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时间:2024-06-04

韩志领

第一部分 考点分析

【考点一览】

【考点解读】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①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②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5)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时代精神。

(1)哲学来源于时代,即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4.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6.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局限性。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7.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②客观唯心主义。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都是错误的。但是唯心主义也包含了一些认識论、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思想,可以吸收和借鉴。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它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归纳拓展】

1.哲学史上的两大阵营和“两个对子”。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认识和实践辩证的统一;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易混易错点】

1.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简析: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追问和思考,但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认为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简析: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认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简析: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4.认为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

简析: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但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5.认为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简析: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即真正的哲学才能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6.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简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正确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认为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

简析:从根本观点上说,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根本观点上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但唯心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因而也有其正确、进步的因素。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认为二元论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大哲学派别。

简析:关于什么是世界本原的问题,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回答外,还有一种二元论的观点,它把物质和精神看作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二元论其实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它要么走向唯物论,要么走向唯心论。

9.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简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和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两个方面。

10.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简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就存在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即使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历史观上也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开始出现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11.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科学性。

简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1.***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解读:(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因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哲学社会科学无论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还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國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第二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论坛”召开。

2016年8月20~21日,第二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方松华研究员在致辞中强调,当前创新不易,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研究进展缓慢。因此,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本论坛的方向和重点领域。

解读:(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以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高考真题】

例1 (2016·上海政治卷·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

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不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因此A、C、D说法错误,都不选。答案为B。

例2 (2016·江苏政治卷·25)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进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②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材料体现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③说法正确,都入选;④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答案为B。

例3 (2013·福建文综卷·34)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解析:试题要求回答唯物主义的演进顺序,①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含①的选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人是机器”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因此C符合题意。答案为C。

例4 (2014·山东文综卷·33)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解析:朱熹观念中的“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可见,“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入选。答案为C。

例5 (2016·上海政治卷·23)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

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

解析:A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没有体现实践性,不选;B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学性,不选;C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学性,不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符合题意,入选。答案为D。

例6 (2011·全国文综卷·39)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解析:本题结合一段历史材料,要求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设问指向明确,巧妙地介入了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这一重大时政热点,答题时可依据教材,结合延安时期和今天的实际,运用哲学的作用等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即可。

答案: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基本國情,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第二部分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8月18日,北京CBD核心区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尊”大厦成功升至70层,高度达333米,成为北京第一高楼。有人认为,“第一高楼”是城市的地标建筑,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人认为,脱离本地实际热衷于盖“第一高楼”,暴露了追求“政绩工程”的思维陋习,是地方经济的隐患。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指导人们的行动

C.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D.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2016年5月26日表示,2017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落月采样并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完成2~3题。

2.空间探月技术是

A.社会科学 B.具体科学

C.逻辑学 D.哲学

3.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在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4. 2016年2月,LIGO正式宣布直接探测到引力波, 6月再度发布引力波探测成果,依托引力波研究宇宙的窗口已被正式打开。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它的发现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至此,100年前广义相对论的所有主要预言被一一验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问题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5.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这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016年5月17日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完成6~7题。

6.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

A.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D.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7.我们之所以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C.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理论成果

D.马克思主义是永恒不变、处于最高端的科学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结出的丰硕果实 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5月5日至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主题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材料二 10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改变了历史进程和亿万民众的命运。历史已经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面对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宣告“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呼吁“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幽靈们了”;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马克思依旧是当今不可超越的思想家。巴西著名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则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仍然是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和变化的真正的、卓有成效的工具。

(1)结合材料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及其基本特征。

(2)结合材料二,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