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题十五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时间:2024-06-04

孙国华

第一部分 考点分析

【考点一览】

【考点解读】

1.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客观性: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多样性: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③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①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②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途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②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準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①概念: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②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任何矛盾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③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使矛盾不利的一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④斗争性与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①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我们既要全面地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7.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汲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其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做到“五新”(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归纳拓展】

1.联系、发展、矛盾、辩证的否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发展为核心进行说明。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发展的条件: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要建立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具体联系。

(3)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对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5)发展的原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7)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蕴含了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转化,量变与质变的变化。

2.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整体与部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1)矛盾的普遍性有三種意思:①与一分为二、全面的意思一致,如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②指矛盾普遍、客观存在,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③与特殊性相对,体现共性,如世界上没有两粒完全不同的沙子。

(2)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还要分析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3)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部分寓于整体之中,并通过整体的作用显示部分的作用。

3.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5)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6)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7)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易混易错点】

1.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简析:联系是普遍的,是指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但并不是说任何事物之间都一定存在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

2.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简析: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认为事物的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简析: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联系。

4.认为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简析:整体功能确实可以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但是这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5.认为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简析: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可能是量变,也可能是质变。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构成发展。

6.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简析: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曲折性,但不能说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7.认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简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量变引起质变是有条件的,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8.认为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简析:自在事物的量变只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即可引起质变,而不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

9.认为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

简析:质变是由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引起的,而量变包括了数量的变化、场所的变更以及结构的变化等。

10.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简析:矛盾具有普遍性,意味着任何事物确实都有两个方面,但不能将事物的这两个方面简单地理解为优点和缺点。

11.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但离开人类的矛盾双方的转化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2.认为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当中。

简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该观点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13.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简析:整体是各个部分的总和,它包括了所有的部分。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但不是特殊性或个性的总和。

14.认为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简析: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15.认为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简析: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即经过了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实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6.认为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简析:既往和现实中都存在着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因素,创新否定了既往和现实中的不合理因素,又发展出了新的东西。

17.认为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简析: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但不是源泉。社会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理论联系实际】

1.我国将打造“八纵八横”高铁路网。

2016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修订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主要包括:(1)高速铁路网。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2)普速铁路网。重点围绕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完善东部网络布局,提升既有路网质量,推进周边互联互通。(3)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优化铁路客、货运枢纽布局,形成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解读:打造“八纵八横”高铁路网,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具体联系的表现。普速铁路网重点围绕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抓住了主要矛盾。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发挥铁路网整体效能,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和系统优化的方法。

2.网约车终获合法地位。

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针对备受关注的私家车参与网约车运营,新规明确私家车符合条件可转化为网约车运营。新规给予网约车合法身份,将网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

解读:网约车新规出台,承认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坚持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尊重了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网约车背后蕴含的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大数据运用的胜利,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针对备受关注的私家车参与网约车运营,适时出台网約车新规,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明确私家车符合条件可转化为网约车运营,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稳、进、新、好、难。

2016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发布会上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概括为“稳、进、新、好、难”五个字。“稳”是指经济运行平稳,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长率都是6.7%,呈现出阶段性企稳的态势;“进”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力度加大;“新”主要是新经济发展的态势良好,新的动力在增长;“好”主要是表现在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积;“难”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国际环境看,仍然复杂严峻,二是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实体经济运行比较困难,宏观调控的两难和多难问题有所增加。

解读: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稳、进、新、好”,体现了发展的前进性,而“难”体现了发展过程的曲折性,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五个特点,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实体经济运行比较困难,宏观调控的两难和多难问题有所增加,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4.“国字头”石墨烯材料创新平台力推石墨烯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7月30日,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国首个“国字头”石墨烯材料产学研平台成立。该联盟旨在整合协调产业资源,建立上下游、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提升石墨烯产业链的整体创新水平和竞争力。根据该研究中心规划的石墨烯产业技术路线图,未来五年,中国石墨烯产业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复合材料、可穿戴、热管理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并形成若干项颠覆性技术。按照《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规划,我国石墨烯产业总体目标是“2020年形成百亿产业规模,2025年整体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解读:石墨烯产业应用于多个领域,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通过创新形成若干项颠覆性技术,坚持了辩证的否定,树立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借助创新平台力推石墨烯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百亿、千亿级产业,体现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高考真题】

例1 (2016·全国文综卷Ⅰ·23)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学习先进经验]

①学习他人经验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②先进经验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事物的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的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是漫画型选择题,要坚持“字画要看全、褒贬弄明白、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结合画面和漫画主题,可以看出漫画讽刺了一些人在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时,只是照搬照抄别人,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④符合题意。学习他人经验有利于更好地发展自己,但不是“就能”,①错误;漫画主旨是要正确学习经验,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漫画主旨。正确答案为D。

例2 (2016·海南政治卷·19)***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强调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唯物辩证法根据是

①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 ②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同等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在材料中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一定要先分清材料中谁是部分,谁是整体;其次还要弄清楚材料重点强调的是部分的功能与作用,还是强调整体的功能与作用。材料强调了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又不能相互替代,强调了部分功能受整体的制约,各个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①②正确。题干中没有强调关键部分,③不选。④说法把整体与部分等同了,错误。答案为A。

例3 (2016·北京文综卷·28)“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

A.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

B.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

C.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

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解析: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于他对社会的贡献,而不能由主观体验来决定,A错误。生命的意义主要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社会对个体的肯定只是生命意义中的次要部分,B错误。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体现了在量的积累中可以获得精神提升,C正确。人的意志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意志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D不准确。答案为C。

例4 (2016·全国文综卷Ⅰ·21)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材料强调了矛盾的主要方面,①④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矛盾的关键,且②强调的是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选。③说明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例5 (2016·浙江文综卷·27) 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该市在“一企一策”办法的指导下,具体分析不同企业的特殊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故排除。应着眼于整体进行系统优化,④错误。答案为C。

例6 (2016·全国文综卷Ⅱ·21)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 275台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体现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①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体现了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在不断发展,②正确。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科技创新与传统技术的关系,④错误。答案为A。

例7 (2015·北京文综卷·38)“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本题的切入点“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并从中找出两个有效信息,一是“通过连接”,可从哲学实践、联系的知识入手来组织答案;二是“新的更强大的物种”,可用哲学创新的知识来回答。

答案:赞同。互联网为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开放的平台,改变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人们在个人和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完善自我,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量的积累产生了“众”的巨大力量,使我们变得更强大。(从互联网将众多的个人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分散的部分有序聚为整体,促进了整体功能的优化等角度回答,亦可得分)

不赞同。过多地沉迷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会减少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互联网上信息復杂,观点多元,有时不易达成共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例8 (2016·江苏政治卷·34)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解析:本题属于评析型主观题,要用全面的观点进行评析,题目已经限定了知识范围——矛盾的观点。电影既要“叫座”也要“叫好”,“叫座”与“叫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重点应该是“叫好”,而不是“叫座”,不能不分主次,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答案:“叫座”与“叫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叫座”固然重要,但离开“叫好”,“叫座”将不能持续,好电影应该既“叫座”又“叫好”。在“叫座”与“叫好”两个方面中,“叫好”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题中观点不仅割裂了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也颠倒了主次。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第二部分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修订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着力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这体现了

①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联系 ②正确建立联系有利于事物发展 ③联系的多样性要求进行系统优化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优化组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海绵城市”是国内外城市规划中的新理念,指通过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的过程,破解城市内涝与缺水并存的难题,是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的新思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A.系统优化,协调发展

B.居安思危,扬长避短

C.分清主次,把握重点

D.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3. 某餐馆规定脏盘子要洗四遍。一位新来的打工者发现只洗三遍也很干净,因为效率高,老板奖励了他。其他店员纷纷效仿,有人甚至只洗一遍。店里的餐具越来越脏,慢慢没有顾客登门了。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②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竞争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亚当·斯密就曾说过:“我们愿意看到两个竞争对手打架,而不愿意看到他们在一起喝茶。”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中国,二者合并之后,市场份额超过了90%。这一合并引发了对其将垄断市场、阻碍竞争的担忧。这是因为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③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优点和缺点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铷原子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但长期稳定度和漂移率指标相对较差;铯原子钟漂移特性低,不过寿命是致命短板;被动型氢原子钟稳定度指标高,但研制难度高。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正在开展铷原子钟和被动型氢原子钟相结合的授时方式。这是因为

A.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各有其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6.下面的漫画启示我们应[对于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否则会成为负担。]

A.恰当选择,把握矛盾特殊性

B.创新思维,摒弃他人的经验

C.分清主流,抓住事物的关键

D.借鉴经验,保证问题的解决

7.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调整结构就要关停一些企业,职工下岗怎么办?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因为职工生活有着落,经过培训还可以重新找到工作岗位。从哲学上看,厉以宁的观点体现了

①综合性思维,注重优化内部结构 ②矛盾的客观性,要求勇敢揭露矛盾 ③批判性思维,敢于突破成规陈说 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海外仓是指出口企业将货物批量发送至国外仓库,实现该国本地销售,本地配送。为了解决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种种痛点,海外仓物流服务应时而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应通过否定既有思维模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B.要以创新思维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C.只有敢于超越客观实际才能突破过时的成规陈说

D.要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斷提高必须重视理论创新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5月25日,李克强出席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时说:“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世界,也让各国站在科技革命的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曾屡次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今天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2016年7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生活。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强调:“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 总理表示:“发展互联网+物流,一定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这既可以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增强物流业竞争力,也能大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

(1)从事物发展的状态角度,说明我国怎样才能抢占互联网技术的先机。

(2)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

10.房地产税真的要来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7月23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会议上表示:应该改革房地产税制,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推出来,除了信息收集困难,还有利益调整的阻碍。下一步会义无反顾去做,这也是我们的任务。

房地产税到底该什么时机收?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人认为,应该缓一缓,先减少或取消了房产交易环节不合理的税费,把征税目的说清楚,这个税到底是想怎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有部分人认为,不该收,因为现在各种税费+土地出让金已经总计占到一套房子价格的60%多了;极少人认为,应该直接收,房地产税不可能照顾所有人的利益。

目前房地产税立法草案仍在起草过程中,困难重重。不过,对自然人征收房地产税所需的信息收集工作正在加快,国土部力推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客观上有利于摸清房地产家底,为房地产税的出台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在全国所有省份推行的金税三期工程,对自然人进行全员建档,包含个人房产信息,也为房地产税改革铺路。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无论从完善税制的角度,还是促进房地产价格稳定的角度,开征房地产税都是大势所趋。但从中国的客观现实来讲,开征房地产税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由于全国范围内推行试点的难度较大,房地产税的试点主要从上海、重庆等个别城市开始。而经济学家认为,房地产税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广泛的讨论,形成基本的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

(1)房地产税需要进行试点,形成基本的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概括其中所蕴含的原理并加以说明。(限答一个)

(2)某班同学就“房地产税是否应该开征”展开辩论,如果你是辩论的一方,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