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重大时政热点专题

时间:2024-06-04

李天赐

热点1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背景材料】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8月15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好的重要责任。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命题角度】

1.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企业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是对立的。抓安全生产要采取一定措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二者又是统一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抓安全生产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企业的发展又为抓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③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企业一定要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绝不能为一时的眼前利益去铤而走险,漠视安全。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劳动者:①树立劳动安全意识,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重视安全生产问题。②提高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企业经营者:①诚信经营,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②加大对安全保障的投入,切实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3)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②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检查力度,争取消除隐患。③制定、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事故的处理力度,防止失之于宽。④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创新试题】

1.下列古训名言与漫画《我们一直很重视安全生产》体现的人生哲理相一致的是[我们一直很重视安全生产]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B.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

C.博学而无穷,笃行而不倦(《礼记》)

D.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5年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事故现场并强调,要公开透明、权威充分地发布相关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实情。这表明

①享有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1.D 2.C

热点2 中共中央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

【背景材料】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建议》,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命题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给你的启示。

①中共中央提出《建议》,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共中央在通过《建议》前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表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③“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既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④“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五大发展理念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③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⑤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创新试题】

1.《建议》要求,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提高,消费结构在改善 ④我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建议》指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这表明

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④我国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建议》要求,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这表明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作用 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④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建议》指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这表明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D 2.A 3.B 4.C

热点3 “习马会”翻开两岸关系新的一页

【背景材料】

2015年11月7日,***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对于两岸关系的昨天,***表示,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然而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对于两岸关系的明天,***指出,我们今天坐在一起,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命题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是什么力量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

①中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两岸同胞虽然隔海相望,但两岸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使两岸最终冲开了封锁的大门。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两岸同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团结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是两岸的主流民意,促成了两岸冲破封锁的大门。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必然要求冲开两岸封锁的大门。

2.运用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开创两岸美好未来。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创两岸美好未来,要从两岸关系的实际出发,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两岸应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创两岸美好未来,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紧紧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创新试题】

1.两岸领导人走到一起握手,不仅对中国人、对两岸民众,对地区、对世界也有一种深远的影响。两岸领导人走到一起握手,有利于

①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发展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基本立场 ③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④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其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两位领导人都展示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在两岸仍旧存在政治分歧的情况下,首先要稳住和平发展的大局,再逐步寻找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先解决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后解决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才能解决矛盾 ③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相互制约的 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两位领导人历史性的会面,证明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是能够切实把握历史机遇的,而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共创中华民族的未来。这启示我们

A.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

C.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

4.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第二,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三,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第四,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四点意见的理解。

参考答案:1.D 2.C 3.C

4.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离不开两岸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能有任何的动摇,这也体现了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立足于两岸当前实际,着眼于未来,提出要不断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③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两岸尚未统一的当下,两岸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积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两岸同胞同属于中华民族,唯有同心同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热点4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

【背景材料】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举行。***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机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指出,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命题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当今世界怎样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

①主权国家要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主权国家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努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②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必须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③发挥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必须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的角度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③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现了我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国在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出,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借鉴意义。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发生了改变。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创新试题】

1.***指出,法国作家雨果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我相信,只要各方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巴黎大会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不辜负国际社会的热切期盼。这表明

①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③社会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等重要原则,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愿。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表明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愈演愈烈 ④国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协调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贡献要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和要求。“但也要看到,在‘区别之前强调‘共同二字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是大家的共同责任,都不能置身事外。”这表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之前,美国艺术家谢泼德·费尔雷创作了一个名为“地球危机”的大圆球作品,圆球直径8米,重2.3吨,表面面积达200平方米。该作品旨在唤醒世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生物灭绝等问题,呼吁人们保护自己的家园。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作为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材料一 国际社会目前对全球温室效应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达成普遍共识。目前,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每年2.2%的速度递增。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21世纪末,地球温度将比工业革命前夕高出4摄氏度。专家指出,如地球温度的增长不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将给地球上许多地方带去灾难性后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全球温室效应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

材料二 回溯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历史进程,每一次谈判都伴随着分歧、妥协与共识。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达成《京都议定书》,从巴厘路线图的形成到《哥本哈根协议》,从坎昆会议到2015年的巴黎会议,世界在变化,气候协议也在进化。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苏伟指出,“国家自主贡献”将成为巴黎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展示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重要行动。

(2)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1.C 2.D 3.C 4.B

5.(1)①从“每年2.2%的速度递增”,到“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到“将比工业革命前夕高出4摄氏度”,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如地球温度的增长不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将给地球上许多地方带去灾难性后果”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在新质基础上由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的发展过程。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解决全球温室效应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历史进程,每一次谈判都伴随着分歧、妥协与共识。②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各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积极推进气候协议的达成,体现了联合国在保护环境中的积极作用。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巴黎气候大会,凝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推动各国共同应对世界气候变化。

热点5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背景材料】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命题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消除贫困的意义。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消除贫困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消除贫困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消除贫困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④消除贫困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⑤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2.请结合***关于脱贫的论述,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我国应怎样消除贫困。

①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②实践具有能动性。***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我们要设定脱贫时间表,实现贫困地区有序退出。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强调,消除贫困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创新试题】

1.***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表明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②人们可以建立有利于促进实践活动的人为联系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表明

①党和政府都要坚持对公民负责的原则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政府要接受其领导 ③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指出,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基建投资用于扶贫的资金等,增长幅度要体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的要求。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这体现了

①财政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③我国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国家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A 2.D 3.C

热点6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背景材料】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乌镇举行。与会者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大会主题,共商互联网发展大计,达成多项共识,取得丰硕成果。***出席大会并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四项原则”为: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五点主张”为: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命题角度】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的意义。

①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宽带消费的需求,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人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有利于更好地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各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④有利于发挥投资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2.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怎样应对互联网对文化的冲击。

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②有利于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④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动力。⑤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推进大众创业。

【创新试题】

1.***的演讲深刻阐述了互联网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赢得与会嘉宾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和普遍赞誉。各方应携起手来,使网络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让“乌镇声音”引领互联网未来。要使网络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对于我国而言,必须

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②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④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指出,不论是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应该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予以坚决打击。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这表明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②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③我国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指出,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1.B 2.D 3.A

热点7 供给侧改革

【背景材料】

从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了中国经济领域最新鲜、最热门的词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其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供给侧改革,就是:用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关键看三个供给——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结构性错配,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供给,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制度供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命题角度】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论证实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实行供给侧改革,是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发展的客观需要作出的决策。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实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解放生产关系,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行供给侧改革,能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党、政协、人大、政府该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

①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实行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实惠。②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实行供给侧改革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③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供给侧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④人大应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为实行供给侧改革提供法律依据。⑤人民政协应发挥独特优势,为实行供给侧改革积极建言献策。

3.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应怎样破解供给侧改革的三个供给问题。

①实施就业优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③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通过社会主义改革,科学规范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创新试题】

1.推进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于意识 ②推进供给侧改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要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这表明

①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需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②供求关系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 ③消费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 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去库存、化产能,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需要

①淘汰落后产能与增加消费需求相结合 ②改革投资体制与机制 ③大规模发展高科技产业 ④加强监管,扩大政府审批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六大问题:一是供给体系总体上具有外向型;二是供给体系未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的消费结构;三是现在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较差;四是部分产业产能已达到峰值,产能难以消化,部分产业达到资源环境约束承载能力的峰值;五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六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供给侧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生产和经营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B 2.D 3.A

4.①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使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供给体系总体上具有外向性,企业必须立足于国内和国外的供给来谋划生产。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居民的消费水平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企业要根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升级产品结构。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要树立质量意识,积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④企业要树立市场意识,面向市场,根据供求关系、市场价格组织生产。⑤企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破解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的约束。⑥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内部管理,不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热点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背景材料】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降低融资成本。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命题角度】

1.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人们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中央不仅能够正确认识新常态的特征,而且还能把握新常态的本质与规律。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应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党中央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能够适应新常态。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党中央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积极引领全国人民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新的胜利。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五大政策支柱”的理解。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⑤财政是维护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社会政策要托底,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创新试题】

1.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动力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现在要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动力转变带来变化,其合理的传导路径是

①创造出更高水平的供给 ②不断推进产品的创新 ③新的需求推动产能的扩大 ④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②→④→③→①

会议认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回答2~3题。

2.“稳中求进”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②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要重视量变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求我国政府

①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③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打造阳光型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会议指出,推进结构性改革要完善落实机制,把握好改革试点,加强统筹协调,调动地方积极性,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抓好改革举措落地工作,使改革不断见到实效,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参考答案:1.D 2.C 3.A

4.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推进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改革试点,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为我国结构性改革积累经验。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抓好改革举措落地工作,使改革不断见到实效,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推进结构性改革要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更好地发挥基层首创精神。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结构性改革作为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推进结构性改革,既要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抓好改革举措落地工作,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