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培养独立精神
丰子恺育有子女七人,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战国策》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
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
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善于对孩子发问
有一天中午,北宋著名哲学家邵康节与12岁的儿子邵伯温正在院子里乘凉。这时,院墙外边有个人突然探出头,朝院子中扫了几眼,又缩了回去。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在干什么?”儿子说:“八成是个小偷,想偷点东西,看见有人就走了。”“不对。”邵康节启发儿子道,“如果是小偷,见到院子里有人,肯定会立刻缩回头去。但这个人明明看到院子里有人,却还是扫视一番,这说明什么呢?”儿子想了一会儿说:“他恐怕是在找东西吧。”邵康节又问:“是的,但是他只扫了几眼,那是找大东西还是找小东西?”儿子回答:“是找大东西。”邵康节提示儿子:“那么,什么东西会跑到我们院子里来呢?那个人是农民打扮,他会来找什么东西呢?”这回,儿子肯定地回答:“他肯定是来找牛的。”邵康节笑着点点头道:“说得对,他很可能是来找牛的。以后遇到问题,你要多动脑筋才是啊。”
人不教不懂,
钟不敲不鸣,
树不修不长,
娃不管不成。
——俗语
钱锺书挨打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锺书读小学时,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去父亲的办公室自修或学习古文。1926年秋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也没有回无锡。此时,16岁的钱锺书正读中学,少了管束,他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次年夏天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锺书因为过不了关,挨了一顿痛打。这次的经历,激起了钱锺书发愤读书的志气,遂广泛涉猎 《古文辞类纂》 《骈体文钞》 《十八家诗钞》 等,打下了坚实的古诗文基础。1929年,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
全方位的爱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和引导下,个个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长子梁思成、考古学家次子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五子梁思礼。另外,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梁启超对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方面,而且在为人处世、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写信时,梁启超常常毫不掩饰自己的爱,在1927年6月给孩子们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在求学这方面,梁启超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他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同时,梁启超经常对孩子们强调责任的重要性。在1923年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他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