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傍晚回到家,窗外是弥漫的暮色。昏黄的灯光下,老人佝偻的背仿佛是被时光的重量压得直不起来,白发像一道道雪线明丽而刺眼。我的目光停留在他那双干燥且已经开始皲裂的手上:那手掌像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伤痕累累;那手臂像干枯的树枝,皱皱巴巴,毫无血色。然而,他的手却摆弄着一颗颗饱满而亮泽的板栗,那香味仿佛要将这小小的屋子充满。
我坐到他旁边,看着他年过花甲的脸上已有数不清的老人斑,长年的辛勤劳作使他的皮肤被原野上放肆的风吹得愈发的干且皱。而他,用比阳光多一分温柔、比月光多一分温暖的目光看着我。
“我给你剥板栗。”他拿起一颗,认真地找到开口,熟练地剥开油亮的棕色的壳,露出金灿灿的仁儿,然后递给我:“快吃,你从小就喜欢吃的。”我的内心忽然一片温润:原来我从未被忽略。
爷爷竟然还记得我爱吃板栗。香甜的板栗还热乎着,温暖了我小小的心。
那年冬季,我被外出打工的父母留在了爷爷家。那时的我,整个世界满是孤独,一颗充满恨的孤零零的种子在心中悄悄发芽。我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满,认为父母忽略了我,爷爷也只顾着他的农事而不管我。本以为我的心已被冰封在那个冬季,未曾想忽然在板栗香中发现:原来我从未被忽略。
于是我冰封的心融化了。是爱吧,促使我拿起一颗油亮的板栗;是爱吧,让我仔细地剥开棕色的壳,那金灿灿的仁儿像我的心跃动着;是爱吧,让我将板栗递到他面前,放进他嘴里。他笑了,幸福感溢于言表。
昏黄的灯光下,桌上的板栗一个接一个被剥开,那香味不会消散,爱更不会消散……
整体评价:
考生用含蓄但真切的笔法记叙了爷爷为“我”剥板栗的小事,同时用插叙手法交代“我”感到被忽略的缘由,为情感的转变做了说明和衬托,使情节更为完整。文中对爷爷的形象刻画十分细腻,有点有面,描写形象生动,字里行间充满祖孙二人的深厚感情,使文章颇具感染力。
(温志成 评价)
(责任编辑 曹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