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综述

时间:2024-06-04

【摘要】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方面介绍了西方和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和领域作了综述。在总结社会空间结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并重点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和研究热点。

【关键词】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综述;西安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选题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也比较低。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10.64%。建国后,计划经济主导下的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干预,导致中国的城市发展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城市化进程也比较缓慢。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17.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1979—1996年间,中国城市化水平由17.92%增长到30.48%,年均增长0.7个百分点。1997—2006年间,年均城市化增长更是高达1.33%。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对西安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分析,了解西安市社会空间的发展状况,揭示其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要素,为我国城市社会空间整体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种案例铺垫,以期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做有益的补充。

(2)实践意义

本文对西安市的城市社会空间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历程:

(1)20世纪50年代以前(探索阶段)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对曼彻斯特社会居住空间模式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古典社会学家更多是依据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研究来探讨城市问题,关注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由乡村到城市的社会变迁,着重于现状与现象的描述。

到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形成被认为是现代城市社会地理学创立的标志。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肇始于芝加哥学派及其相关的三大古典模型: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和多核心模型。

(2)20世纪50—60年代(研究范式发展完善阶段)

20世纪50年代,城市社会地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要属美国社会学家谢夫基、威廉姆斯以及贝尔等人开展的城市内社会区的研究。贝尔利用1940年落杉矶和旧金山街区6方面人口属性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归纳出社会经济狀况、家庭状况和种族状况是上述两城市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因子。城市社会区分析也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范式之一。

(3)20世纪60—70年代末(实证研究案例积累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基于“社会区”这一概念,对北美和欧洲主要城市的社会空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量革命”的兴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因子生态分析方法。

(4)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末(实证研究比较总结阶段)

Murdie利用1971年加拿大多伦多街区人口属性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的技术对原始资料加以提取,发现种族属性、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是导致多伦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分异的主要因素。Rowland通过比较研究1979年、1989年两时间界面莫斯科城市区的街区人口数据,认为民族、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是造成莫斯科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主因子。Anthony等采用因子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城市广州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其主因子构成与社会区空间结构特征与欧美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明显不同。

(5)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多元化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技术路线发展成为一种成熟范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的各个主要议题。

2、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历程:

(1)1980—1995年(研究兴起阶段和缓慢发展阶段)

1986年,虞蔚率先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社会空间及地域分异进行研究,开创了国内此类研究的先河。1989年,许学强、胡华颖和叶嘉安对广州城市社会空间进行了因子生态分析。1992年,杨旭采用1985年北京房屋普查数据和1990年四普数据对北京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

(2)1996年至今(研究丰富和学科逐步独立阶段)

王兴中等人所著《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一书以西安市为例,对城市形态空间、社会空间及其宏观和微观形态与结构、城市生活质量空间等作了扎实的研究和总结。

2000年以来冯建、周一星采用北京1982年三普和2000年五普分街道的数据,对北京社会空间结构进行划分。李志刚、吴缚龙采用上海市2000年五普以居委会为基本单元的数据,对上海市社会空间展开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已对其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己做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西方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相比较,国内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 于涛方, 李王鸣, 等. 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2] 康少邦, 张 宁, 等, 编译. 城市社会学[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3] Burgess E. W. The Coneentric Zone Theory. In: Park R Eed. The Growth of the City, 1925[M]. Chieago: University of Chieago Press, 1925.

[4] Hoyt H.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ean Cities[M]. Washington DC: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1939.

[5] Harris CD, Ullman EL. Thenature of cities[J]. Annals of the Ameriean Aeademy of Political Seienee, 1945:242,7-17.

[6] Shevky E, M Williams. The social areas of LosAngeles[M]. Los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49.

[7] Bell Wendell. Economic, family, and ethnicstatus: An empirical test[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55,20:45-52.

[8] 徐 旳, 朱喜钢, 李 唯.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回顾及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9,28(1).

【作者简介】

李康(1992—),男,汉族,山东青岛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2014级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与社区规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