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李振龙
【摘要】打造好民风增强企业文化的软实力,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它需要把准切入点和灵活多样的载体。它既需要清明的政治环境,更需要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逐渐形成的自治意识。只有综合治理、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培养出自强、进取、友善、和谐的好民风。
【关键词】好民风;企业文化;软实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风之要,不可不察”,“民风之变,迁染民治”。民风就是民俗,顾炎武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不同的地域民风不尽相同。总体上讲,民风是一定地域和时期内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认可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和行为习惯。总体上看,黑龙江农垦的民风主流是向上、向善的。多数的职工依旧秉承着先辈们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和优良传统,为推进农垦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职工群众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大局利益、只为自己的利益不顾集体的利益、只求自己舒心不管别人过得闹不闹心等等正呈现呈凸显趋势,这是个不能忽视也无法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采取积极措施,最终将形成垦区职工群众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标准不相兼容甚至背道而驰,是垦区实现小康、和谐社会实现的拦路虎。
一、清正的官风是带动好民风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毛泽东说过,只要我们党的作风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改正它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到全民族。***指出,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了,干部是决定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明显提高,却逐步淡化了人们的精神追求。黑龙江农垦的土地实行双层经营体制后,家庭农场成为垦区农业生产的主题模式,单纯去追求经营利益,致使人们的集体观念逐渐淡泊,自私自利、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情绪逐年凸显。一些单位正常的职工大会很少开了,对职工群众正面的引导和灌输工作很少做了,党员干部原有的“三位一体”责任架构发生了严重扭曲,只对上级负责,只对自己的前程和利益负责,忽略了群众的需求,造成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教育和引导严重滞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集体相继开展了“三严三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等系列专题实践活动,相继出台了多项准则和条例,就是要唤醒党员干部的良知,就是要扎紧制度的笼子,就是要重新荡涤干群的鱼水之清。
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了风清气正,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那你做的事就会让职工群众信服,职工群众就会听你说正事、讲道理,就会慢慢跟上你的思路和引导,自然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功效。
二、建立健全场(区)规民约是促进好民风的关键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旁说过,这个地方就是立规矩的地方。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做出关于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增强纪律性。***指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国家有国家的法律,党有党的规矩,群众应该也有群众的约束,这个作用可以通过场(区)规民约(以下简称民约)来实现。民约应当属于群众自治范畴,介乎于国家法律和党规条例之间,主要适用于普通的职工群众须遵守和奖惩的事项,与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主题不尽相同,规章制度约束的主要是职业道德。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农场层面上应当分为场直民约和管理区民约,以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管理区民约可适当增加土地经营管理的内容,并通过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实施。
民约应当属于法律外的区域性法律,它跟纪在法前有异曲同工之效。它应当明确职工群众哪些事应当做,表现突出的能得到什么样的鼓励,哪些事不应当做,违约了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一来,即可以加强管理依据,又可以增加职工群众的自我约束能力,必将对提高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弘家风传家训是打造好民风的着力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训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作为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是国人立规、教子的首选。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传立家训家风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留给后人们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中国人和中华文化中最为朴素的沉淀。它是集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情趣、生活习惯等多种成分为一体的综合体。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重视家风的文化传承至今。关于家风的文字记载更是灿若繁星。《颜式家训·慕贤》中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曾国藩的家训家风,诸葛亮的《诫子书》主要强调修身养德、立志成学,《朱子家训》主要强调坚守伦常道德、谨守礼仪,“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邓小平的家风。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青少年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修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好的家训家风应从未成年人抓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情感,塑造良好的人格,推动家训家风落地生根。
家风纯才能民风正,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家训和家风,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四、综合发力是打造好民风的落脚点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综合修养是好民风的核心内容。好民風的内涵博大精深,好民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培育和打造一个好民风,仅以官风带民风、没有群众的自律和主观能动性,这种民风很难见到实效;仅仅依靠约束力规范群众的日常行为而缺乏强有力的正面灌输、引导和带动,这种民风很难得到群众的实际践行。打造好民风需要综合发力。
一是主要领导应当增强政治责任意识,真正认识到民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形成合力,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打造好民风增强企业文化的软实力,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它需要把准切入点和灵活多样的载体。它既需要清明的政治环境,更需要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逐渐形成的自治意识。只有综合治理、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培养出自强、进取、友善、和谐的好民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