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张伟 高欣
摘 要:东北抗联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其精神内涵包括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蕴含着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推动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要在深刻把握东北抗联精神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东北抗联精神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价值,把东北抗联精神科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当中,实现东北抗联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红色文化;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D64;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4-0100-04
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精神丰碑。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与弘扬爱国精神的使命,因此,我们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以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支柱、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精神助力和发扬东北抗联精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大批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1]。
一、东北抗联在新时期的精神内涵[2]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价值
大学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必须有继承与发扬东北抗联的自觉担当、永不退缩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3]。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坚定信念、锤炼品质、作出贡献[4]。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铸魂育人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培养和引领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创业基本素质的新时代开放性人才,注重通过教育、引导、塑造等方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大学生。这就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一方面,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主心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坚持将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中,以红色文化“塑魂育人”。
二、东北抗联精神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吉林省作为东北抗联精神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厚的教育史料,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性特色资源。吉林省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将东北抗联精神纳入到其教育体系之中,这既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性工作,同时对吉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也符合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相关要求。
(一)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精神支撑
东北抗联精神内涵博大精深,包含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抗战精神的精髓——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不怕牺牲的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等丰富内容。而创新创业过程充满挑战,更是需要敢闯敢创的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也一直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相互融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精神支撑,从而以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精神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中,以艰苦卓绝、敢为人先的态度打磨创新创业项目,以自觉担当、永不退缩的姿态迎接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思想引领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始终存在着创业项目同质化、创业行为失范化的现象,更多反映的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功利化的取向、社会责任感的缺失[5]。因此,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以革命先辈思想的纯洁性、正确的义利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引领来指导大学生。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始终把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原则,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6]。
(三)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动力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贯穿党领导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历史进程,是我国大学生需要的在创新创业中敢于攻坚克难的进取斗志,是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的指引明灯。大学生应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东北抗联精神,结合专业知识,准确发现市场机会,把握行业趋势,不断创新进取,勇闯新路,激发创新理念,实现精准创业。
三、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1月教育部才确定9所高校为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高校[7]。2007年,教育部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启动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国创计划”[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我国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当前,我国各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创新创业理念认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理念的认知不够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新创业意识模糊,没有系统的概念,主动意识薄弱,更多倾向于固定与稳定的工作。学生整体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次数偏少,大多是为了学分不得不参与。目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被动阶段,认识还很肤浅,还没有将其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对两者的融合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主观愿望,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认知还不够[9]。
(二)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缺乏
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受到专业师资力量的极大限制。就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业学院)为核心的专任教师;二是各二级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三是创新创业教育专家、优秀企业家、创业指导师等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员。尽管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单一化,课程结构还不能适应学生需求。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多为行政人员和辅导员身份,专业更趋向于思政类专业,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现在的创业创新课程更多是融于活动的,如融于学校创办创业大赛、经验分享以及各种模拟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有意识地渗入创新创业的方法指导,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市场发展前景,掌握未来创业所需的基本能力,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尽管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创新创业的方法指导,但是教师更应该做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宽口径、广覆盖的课程体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课和选修课,确保学生接收到最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接触到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创业范例。
创新创业评价体系需要完善,很多创新创业教育课结课时老师只是要求上交一个创业项目,并且没有对成员人数做要求,导致一个项目成员人数过多,基本上都没有实质性开展工作;考核方式方法沿用传统理论考核,没有采用多样化灵活考核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造成课程效果不够理想。校内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还缺乏校外评价体系、缺乏实践检验环节。
(四)创新创业实践经验较少,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教师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水平,首先要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形成人人想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目前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也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这对于创新创业氛围形成很不利,将导致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使学生创业项目无法得到施展。
(五)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不合理
有的高校在很多创业项目培养模式上不合理,在很多创业项目上都流于形式,项目立项时审核不严格。还有个别学校要求学生创业项目基数,分摊任务,导致一个班级需要上交十几个创业作品,学生只好临时组建团队,仓促参加比赛,造成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下降、作品质量下降。有的高校将之前参赛作品修改后继续进行比赛;有的高校将教师作品充当学生参赛作品上交;还有部分高校教师未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不能将其同平时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致使创新创业课程效果不理想。此外,也有部分地区高校相关措施和配套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以上情况都造成对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失衡、培养模式模糊不清。
(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需要加强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高校学生创业项目得到实践的场所和载体,基地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多方共同完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缺少创业孵化基地,直接导致学生的创业项目缺少施展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部分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存在定位不清晰、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的现象,创业孵化基地与学校专业设置匹配度不高,整体建设方向不明确,并且缺乏顶层规划和指导。部分高校孵化基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有的高校由团委、学工处进行管理,致使孵化基地管理松散、制度不完善,对入驻的项目缺少审核和监管,导致孵化基地成效甚微。
四、东北抗联精神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一)组织开展丰富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吉林省作为东北抗联精神发源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各种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以充实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组织大学生走进红色基地,重走抗联路,让学生亲身感受在极其艰苦条件下抗联军人奋勇杀敌,夺取战争胜利的英雄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与抗联精神结合,开展红色文化活动。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职高专学生普遍高考分数较低,如果在上大学期间没有经过实践活动锻炼培养较强的创业能力,那么就会造成多数学生就业能力较差、就业意识淡薄。因此,对大学生要尽早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要让已具备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先进入市場摸索前进。因此,破解当前难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体系中去。高校应紧紧围绕新商科、新工科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持续推“专创、产教、思创”融合的育人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基点,联动思创融合主旋律,推动弥合数字鸿沟,弘扬技能价值,适应数字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三)通过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当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局限于课堂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各高校要提出双创教育立德树人新要求,深化双创教育成果导向改革,探索“专创融合、产教融合、思创融合”育人模式,通过重构“‘专业—产业链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三师协同·四步循环立体化育人体系、双创人才输出支撑体系、创业活动运作与创业文化体系、双创生态资源联动平台”五位一体建设实践,立体推进“产学研—育训创”。要整合红色资源,把东北抗联精神与双创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把东北抗联精神运用到创新创业中,开展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10]。
(四)精心指导,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
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是项目选题有问题,没有抓住市场需求,一门心思选择高回报项目,结果导致创业失败,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因此,建议每个创新创业项目都要有专业教师指导,纠正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一些误区,使学生创业项目切合实际,增加创业成功率。与此同时,希望能秉承抗联精神,秉承抗联将士保护一方百姓、造福一方人民的理念,使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后能够造福当地百姓,集中体现抗联精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追求。
五、结束语
综上,用东北抗联精神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途径。因此,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既能为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提供精神动力,也能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提升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推进双创教育立德树人新要求的落实,深化双创教育成果导向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參考文献:
[1] 高兴,王建波.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抗联精神的弘扬与运用[J].理论观察,2018(1):38-40.
[2] 张新.东北抗联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7(17):94-95.
[3] 郭成伟.论东北抗联精神对党性教育的意义[J].党史纵横,2020(2):61-62.
[4] 孙擎.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教育格局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9-112,119.
[5] 刘健,姚鑫,张帅,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7):81-83.
[6] 吕盼.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0-12.
[7] 文君,李景瑜.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助力高质量发展[J].理论导报,2019(11):62-64.
[8] 王亚."双创"示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33):38-40.
[9] 刘继秀,李佳.高等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体系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3):93-96.
[10] 翁灏.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152-155.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League in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Zhang Wei1, Gao Xin2
(1.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Changchun 130028, China;
2. Changchun New Area Beihu Mingda School,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Alliance spirit was formed in the 14 year hard struggle against the Japanese invader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Its spiritual connotation includes the patriotism spirit of loyalty to serve the country and bravely go to the national disaster, the brave and indomitable fighting spirit of going forward and going forward, the unyielding and dedicated spirit of fearing no sacrifice, and the spirit of fearing no hardship and indomitable hard work.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League contains the ideological qualities required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League in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grasp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League, clarify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Leagu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grate the spiritual science of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League into the target system, practical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League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Alliance; red cultur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责任编辑 柯 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