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协同治理视角下东兰县铜鼓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4-04-24

伍弢 韦云润 刘胜先 杨钧媛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兰铜鼓”不仅仅是“壮族文化的精华”和“壮族历史文化的‘化石”,还是壮族人民的重要文化财产,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东兰铜鼓”集中表现出无形性、传承性、活态性、地域性、多元性等特征,使得其形成了包括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等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价值体系。因此,基于多元协同治理的视角,探讨铜鼓文化在协同治理视角下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协同治理东兰铜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文化;传承;发展;协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4-0138-0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东兰铜鼓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血脉、国家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存续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发展预示着民族的未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到全国人大于2011年颁布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使得非遗保护步入法治化轨道;再到2020年7月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系统部署了“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正在循序渐进地形成并成熟。

(二)研究意义

东兰铜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期。东兰县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形成了独特的铜鼓文化,而铜鼓文化也生动地反映了东兰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这对我国考古、文明溯源事业具有非凡的意义和重要的历史价值。铜鼓作为传承之物,聚集了东兰县人民的精气神,贯穿了东兰的古往今来,可见铜鼓文化不仅是东兰的文化象征,更是东兰人民的精神图腾。因此,东兰县对铜鼓文化应进行多元协同治理,并结合现有资源大力发展铜鼓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这不仅可以为东兰县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增加人民收入,进而推动东兰县经济的发展。

二、协同治理内涵

所谓协同,通常是指系统中各个要素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而协同治理是指在多方参与、多元利益、多层次、多领域的治理背景下,通过各方协同合作,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达成共识,实现治理目标的过程。东兰铜鼓文化发展问题的协同治理需要东兰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民众等相关方在不同领域、层次达成合作共识,形成统一目的,以此实现对东兰铜鼓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三、东兰铜鼓文化协同治理的现状

(一)政府方面

东兰县2020年基本建成了世界铜鼓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且早在2011年就已成功举办首届东兰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这一系列举措促使东兰铜鼓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同时也提高了铜鼓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在民间铜鼓活动中,东兰政府更多扮演的是协助和支持者的角色。

(二)企业和社会组织方面

为了传承和发展铜鼓文化,东兰音乐铜鼓文化传播公司、铜鼓制造厂等铜鼓企业在多年不懈探索下,在传统铜鼓基础上开发出了音乐铜鼓。东兰县政协前主席陈耀灵老先生一手创立了铜鼓收藏馆,目前馆内有藏品133件。为了传播和弘扬铜鼓文化,东兰民间自发组建了蚂拐协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东兰县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铜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民众方面

受千年铜鼓文化的熏陶,东兰县人民对铜鼓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即使面临时代大动荡,人们的爱鼓、护鼓的热情也不曾磨灭。其中韦万义老人是民间收藏铜鼓的典型代表,其收藏的铜鼓有20多面,他不仅熟悉铜鼓文化、善打铜鼓,还热衷于传授鼓艺。

四、东兰县铜鼓文化协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方面

保护铜鼓非遗需要一套跨部门、多组织、全方面的协同联动机制,包括保护政策的制定、执行、控制、评估以及重难点的解决等各程序,都需要一个囊括诸多保护主体在内的联动机制。东兰县铜鼓非遗涉及的14个乡镇各自的财力、风俗民情和重视程度情况不一,也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共识,使得协同联动治理机制更是尚在萌芽中。同时,东兰县政府就铜鼓文化传承和发展一块对年轻人的宣传和教育缺乏足够重视。经走访发现,东兰县当地年轻人对铜鼓文化的认知非常有限,能够较清楚了解铜鼓文化历史内涵和传承意义的人更少。

(二)企业方面

铜鼓艺术品的制作需历经多重复杂工序。目前,东兰铜鼓制造厂使用传统工艺制造出一件铜鼓工艺品需要历时半月之久。而开发新产品需要制作新模具,新模具的制作意味着巨大的成本,一般企业不敢轻易涉足,这也就严重限制了铜鼓文化的发展。加上铜鼓制造工艺大多是家族世代相传,并不会轻易外传,垄断了铜鼓制作工艺和手法,不利于新工艺的产生和發展。除此之外,铜鼓制作企业还面临生存的问题,即缺乏受众和市场。

(三)社会组织方面

目前东兰县有关铜鼓非遗文化保护的社会组织、规模较小,没有起到规模的作用和影响。东兰县以壮族和瑶族为主要民族,以群居为主,受制于地理条件和民族习俗的不同,各乡镇的铜鼓文化习俗也存在较大差异。文化的差异使得铜鼓非遗保护组织间缺乏沟通、交流以及合作的机会。东兰县铜鼓组织发展大都不成熟,组织结构不尽完整,功能发挥也不明显,且各组织负责人或因年老或因生计,难以全身心投入组织和铜鼓事业的发展。东兰县成立针对铜鼓组织的主管部门,给予了社会组织发展空间,但由于受到环境及人才缺乏的限制,组织发展缓慢且功能不明显,使得铜鼓组织并未与政府实现良性互动。

(四)民众方面

随着现代文化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人们逐渐对旧的铜鼓文化产生排斥感,年轻人对于铜鼓非遗的理解和认知是更为浅显,进一步造成铜鼓文化发展的举步维艰。同时,学习、保护和传承铜鼓非遗文化过程的艰苦性和枯燥性,使得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也就做不到对自家文化保护的自觉。此外,从事铜鼓文化研究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数量稀少且影响力小、缺乏权威性,无法影响和带领人民开展铜鼓文化保护事业,起不到领头和示范的作用。

五、东兰县铜鼓文化协同治理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科学规划与引导

东兰县铜鼓文化的保护工作应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统筹。政府在保护和发展东兰县铜鼓文化方面应发挥主导和主体性作用,健全区域协同联动保护机制和传承体系,提高铜鼓文化保护传承水平,完善铜鼓文化保护发展的保障措施,科学协调规划,加强合理引导,为铜鼓文化的保护做好示范性作用。

2.加大对铜鼓文化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非遗保护除了立法保护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保护外,资金的投入也是非遗保护的重要保障。应加大对文化站、博物馆、收藏馆的建设、传承人、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培养资金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保障,促进铜鼓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可持续性。

3.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推广铜鼓文化

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推广铜鼓文化是铜鼓文化走向人们视野的第一步。在现代大数据社会中,利用大数据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推广是非遗文化的宣传趋势。一是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打造铜鼓文化数字馆,以先进的人工智能为基础,实现民间铜鼓文化的高清展示。二是在短视频平台飞速发展的当下,可以利用各短视频平台进行铜鼓文化的传播。三是要着力把铜鼓文化带入世界-东盟文化遗产日的展演,利用东盟平台宣传推广铜鼓文化。

4.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创造可持续动力

数字化转型、多元化传承、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激发非遗文化活力、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关键词”。在开发利用和多元化传承铜鼓文化的同时,保护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属性,防止过度的文化创新导致文化本质和属性的缺失。出台措施鼓励铜鼓文化和数字化融合,推动铜鼓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到保护和开发利用并举,促进铜鼓文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方面

1.设计、开发更多品种、规格、样式的铜鼓产品

企业应加强设计和开发更多品种、规格、样式的铜鼓文化艺术产品,做到大众化、低客单价、通俗易懂,让更多艺术品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对铜鼓文化的保护弘扬与创新发展。

2.重视技术的现代化,提升与工艺品现代化审美的结合

加强铜鼓制造工艺的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传承发展,加大对传统技术的改造力度,引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提高工艺品的制造效益,降低工艺品的制造费用。注意传统工艺艺术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灵活开发和合理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新元素,多样化多元化地把铜鼓文化表现在艺术品上,改变人们对传统铜鼓艺术品的刻板印象。

3.多形式、多渠道开拓市场

合理利用“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经济、旅游一体化发展圈,优先开发利用本地的市场资源,把铜鼓艺术品融入到各旅游品市场。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契机,为铜鼓文化创意产业跨地区融合及走向世界创造新机遇。加强和改进铜鼓文化走出去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社会组织方面

1.鼓励非营利性组织参与

铜鼓文化的保护除了政府和政策的引导,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形成一个由政府主导的铜鼓文化保护的社会组织。铜鼓非遗的形成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对铜鼓非遗的保护也要立足于社会,鼓励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社会组织在保护铜鼓文化方面发挥着守弱济危、保护“小众”的文化保护策略,帮助铜鼓文化衍生的非遗项目、非遗传承团体及个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加大组织、村镇间的沟通、交流、合作

东兰县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铜鼓习俗文化有着“八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之称,每个乡镇乃至每个村落的铜鼓习俗都不尽相同。加强各铜鼓文化保护组织、乡镇、村落间的沟通、交流、合作成为全面保护铜鼓文化的重点工作,使各习俗文化相互融通传承,全面激发铜鼓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3.发挥活动组织,对外交流,对内宣傳功能

社会组织是铜鼓文化保护的重要力量,应该发挥着宣传推广对外交流对内宣传的作用。加强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地优化艺术创作,积极参加各项演出活动。通过各个网络平台来传播铜鼓非遗的表演、手艺和艺术品,充分发挥对外交流、对内宣传的作用,并带动铜鼓文化产业链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促使人们在保护铜鼓非遗发展的成果中取得获得感与成就感。

(四)民众方面

1.勇于创新,敢于参与

目前东兰县的铜鼓表演千篇一律、变化少,缺乏观赏性和趣味性,导致当地群众对铜鼓非遗表演的热情并不高,多数当地民众并没有做到尊重、支持和宣传铜鼓非遗文化。为解决这一现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群众联合协调规划,结合当地群众生活实际,勇于创新表演形式,适应社会需要的变化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吸引民众的参与热情。民众要敢于提出和反馈铜鼓非遗保护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促使保护机制更加健全、完善。

2.与高校合作开展铜鼓文化研究工作

铜鼓非遗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需要人们更加深入地对铜鼓非遗文化的研究、认定、保持和传播。文化来源于生活,对文化的研究要深入到群众的生活实际之中。民众与各高校合作开展铜鼓文化相关研究工作,是铜鼓文化实现有效开发、传承和保护的途径之一。民众与各高校开展铜鼓非遗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以利于改变铜鼓非遗工艺技术落后的局面和解决铜鼓非遗在传承、保护和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纯娣.协同治理视角下的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2]   李莺.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0.

[3]   张晓明,黄江杰.政府主导下的广西铜鼓文化保护研究:以东兰县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3,23(2):79-84.

[4]   高国富,罗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法理思考: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为视角[J].西部法学评论,2013(2):46-50.

[责任编辑   柯   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