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的提升途径

时间:2024-06-04

沈林+吴倩茹

【摘要】随着社会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然成为新时期思政教育面临的新环境,也是可运用的新载体。作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理应转变认识、创新方法,提升思政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知、解析、运用、评判、监管能力,以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媒体素养;途径

作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新媒体已然成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实施教育影响的新载体。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在促进思政工作者新媒體素养提升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优化组织设计、推进机制创新,把握工作主动权、实现工作常态化;而对于思政工作者,则应该转变思想认识、强化知识普及、融入社交网络、注重沟通方式,以保持和增强舆情敏感度、舆论引导力、信息对称度和对话亲和力。

一、优化管理队伍,把握工作主导权

组织设计是组织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其有效性的基础。提升思政工作者新媒体素养作为一项工作,也必然需要对其组织架构进行设计。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其关键在于领导“提升”这项工作的干部队伍。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包括学工部、宣传部、思政部、团委以及各分院的学生工作负责人),合理有效地调配人员、最大程度地利用组织资源;建立科学的通气机制,定期召开工作碰头会、研讨会、通报会,形成互联互通、严密高效、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牢牢把握思政工作者新媒体素养提升的领导权、主动权和主导权。

二、完善机制体制,实现工作持续化

按照系统论,任何组织都有其独有的机制,否则就难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运转。机制是一定体制表现出的功能和作用,体制则是在一定制度上建立起的架构。针对提升思政工作者新媒体素养这项工作而言,就要把涉及“提升”的各个要素、环节都纳入规范管理之中,实行目标管理,同时强化资金、物质、人员等方面的保障,用制度规定它的目标和责任,用机制保障它的运行和发展,努力实现“提升”的稳定性、规范性和强制性。比如,可将思政工作者新媒体素养的提升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列入思政工作者的考核、评优评先、晋级晋升之中,通过内在与外在、物质与精神、环境与情感等方面的激励和评价,使这项工作得以常态化、持续化。

三、转变思想认识,增强舆情敏感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思想认识则决定人的行为。新媒体素养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思政工作者对它的重视程度。若从发展和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思政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与现实需求的不同步,主要是因队伍和观念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需要,才被动地去提高相关能力,从而导致其管理和应用能力明显滞后于现实工作需要。基于此,思政工作者应从工作发展的前瞻考虑,变“旁观者”为“行动者”,变“要我怎么做”为“我要怎么做”,主动地去提升相关能力。思政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是思政教育不可回避的新环境、尚可运用的新载体,积极、主动、深入研究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敏感度。

四、强化知识普及,提升舆论引导力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表现为人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等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它们的均衡协调发展。因此,思政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相关知识,还要及时面对新环境、新技术提升新的能力,新媒体的运用能力便是其中一种。针对新媒体素养的提升,高职院校要分类别、分层次地对思政工作者进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思政工作者而言,则首先要主动学习与媒介特别是新媒体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涉及新媒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要做到“知法、懂法、用法”,以教育、引导学生在应用新媒体时“知法、畏法、守法、用法”;其次,深入学习新媒体的信息搜集、在线互动等基本操作方法;再次,尽快掌握运用新媒体进行互动交流的技巧,借助网络思维去激发、吸引、凝聚大学生;此外,还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正确面对学生来自新媒体的抱怨、质疑甚至拷问,注重信息的传播策略,掌握“及时发声与适度发声”的技巧,不断提高新媒体舆论的引导力。

五、融入媒体场域,保持信息对称度

第一,要搭建多层级、网格化的新媒体工作架构,构建由学校、学院(职能部门)、思政工作者、学生干部队伍组成的体系,以充分融入各类新媒体场域;第二,各层级主动开通并经常使用QQ、微博、微信、博客、微视、人人网、陌陌、易信等应用软件或平台,以“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生活”为宗旨,打造集思想、知识、趣味与服务为一体的平台集群;第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分享交互功能,运用分众化的非线性传播,将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资讯、制度等进行广泛推送,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阅读率;第四,在新媒体场域里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直言不讳、建言献策,收集、整理、报告、反馈有关信息,获得在现实对话中难以捕捉的真实信息供有关部门参考、决策,并及时通过线上、线下进行教育和引导;第五,保持发布信息的锐度和鲜度,要找准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以消融矛盾冲突、力求心理统一为前提,注重及时、准确发布信息,从而做到与教育对象保持信息的对称。

六、注重沟通方式,提高对话亲和力

传统的思政教育是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实施的单向度的教育,主客体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因此缺乏实效性。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沟通是平等的,“传”与“受”的界线日趋模糊,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改变传统的“身份概念”,要求思政工作者以平等身份、平等姿态、平等语调与受教育者开展交流、进行互动。同时,在交流沟通时要注意学生的接受心理,注重语言表达艺术,适当、适时地运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以缩小对话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满足学生期望被关注、渴望受肯定、希望被赏识的心理预期。

总而言之,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环境以及可运用的新载体。高职院校理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转换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工作队伍、改进工作方法,引导思政工作者认真思考、深入研究,认识、融入、运用和管好新媒体,不断提高思政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切实提高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项目,项目编号:382)“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6年江西省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16099、1641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 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 索秋平. 辅导员新媒体素养及提升途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5).

[3] 范 威, 孙 宁. 自媒体视阈下高校辅导员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研究[J]. 中国报业, 2014(1).

[4] 张羽程. 社交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方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24).

【作者简介】

沈林(1988—),男,湖南道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吴倩茹(1990—),女,江西永新人,硕士学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