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孵化器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时间:2024-04-24

朱雪蕴

摘   要: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商业竞争环境下,孵化器能够减少科技型新创企业在初始阶段中遇到的阻力与风险,协助创业者在复杂的创业过程中提高成功创办新生企业的可能性,使他们少经历不必要的曲折,还可以聚集特定区域内的创业者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区域内创业者的整体创业成功率。基于对近年来与孵化器发展轨迹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对这一主题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结合其理论与实践前沿展开分类阐述,以期加深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器;前沿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9-0034-03

一、研究背景

孵化器作为扶持创业者创业成功、改善当地区域经济结构、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持特定产业的服务机构,具有社会政策工具和经济盈利手段的双重特征[1]。孵化器为新生企业提供的初级服务以物理空间为基础,为创业者提供生产经营空间和电话、打印、复印等商业服务。同时,随着导师制度的建立,咨询、培训和融资等服务的不断增加与完善,孵化器的股权投资业务也作为增值服务成为孵化器的标配。如今,孵化器将多类服务融为一体,聚焦于特定产业,将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连接创新链主体作為重点任务,在特定生命周期内,尽力为创业者提供高效保质的全方位全要素支撑,与新创企业利益密切捆绑并形成命运共同体,双方建立股权关系和面向全球化的创业生态体系。目前,我国孵化器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呈现的主要缺陷是利益机制的缺陷、结构与模式的单一性、孵化器载体过多、大规模众创空间难以盈利、缺乏资源和谋划,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业整体发展不足。在此背景下,建立运营孵化器的要点是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区位特征判断集聚价值和盈利水平,逐步落实网络化和细分领域垂直孵化,循序渐进展开创业扶持以及培养专业化团队。因此,我国孵化器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孵化器、产业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并行发展,推动加速器和大企业投资运营孵化器共同发展,辅以跨境孵化和行业整合,兼顾培养孵化器经理人的素质[2-3]。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理解和归整,以期进一步探究当前关于孵化器层面的理论框架。

二、孵化器的内涵

孵化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新技术产业革命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孵化器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振兴区域经济所产生的巨大积极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而在中国,孵化器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历经30多年的发展后,正逐步展现出本土化的个性特色和多元形态特征,并不断朝着形式多样化、功能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组织网络化方向发展[4-5]。

对于孵化器这一基本概念,有关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索,美国孵化器专家鲁斯坦·拉卡卡提出,企业孵化器是具有特殊用途的设施,能为特定的科技型新创企业提供培育服务,直到这些企业能够自力更生顺利运营,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其主营产品或服务在其特定细分市场创造效益[6]。孵化器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带来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的支持,还会为新创企业资助一整套系统的服务,从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推进创业成功和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出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吴文清和赵黎明认为,孵化器的成功运营必须具备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孵化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和优惠政策这几类要素[7]。基于以上观点,该领域的学者们几乎一致认可孵化器的宗旨是服务大众创新创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创业人才,尤其是面向科技型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

三、孵化器前沿研究综述

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有关孵化器文献的收集、整合和归纳分类,将近期相关文献分为孵化效应的提升、孵化网络风险传播的影响、孵化器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创业孵化平台数字化动态能力构建路径、孵化网络的层次结构与动态演化规律和孵化器政策六个方面,并从这些角度对孵化器的前沿探索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

(一)孵化效应的提升

王冬冬和段景伦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制度转型必然导致其他市场要素随之产生重大变革,由此应运而生的制度型市场和制度创业者的个体特质又再一次共同催生了制度创业,而制度创业不同维度制衡合力增强了孵化器的孵化效应;其中制度创业影响孵化效应的深层机制是建构创业基因实现辐射,这也是孵化效应得以增强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强化场域构建、鉴别制度创业者、塑造良性企业文化等管理建议[8]。

(二)孵化网络风险传播的影响

吴田和胡海青预设的研究前提是孵化网络中的风险传播会为孵化网络的健康水平产生消极影响,着力于探究风险传播在特定情境下对不同孵化网络结构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对孵化网络提出了关注结构特性、改善初始化健康分布、提升可视化程度、优化回馈评估等建议[9]。该研究对孵化网络结构、风险传播与网络最终健康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验证,且证明了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对风险传播的影响取决于初始健康分布情景和感染率与恢复率孰高孰低:在高初始健康分布情景下,与随机网络相比,无标度网络在感染率高于恢复率时会增加风险传播而小世界网络则会降低风险传播;在低初始健康分布情景下,无标度网络在感染率低于恢复率时恢复得更为迅速;而可视化水平无论在何种网络结构下对于提高孵化网络风险缓解能力均有促进作用。

(三)孵化器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

夏星和张珍运用DEA与SFA相结合的三阶段DEA方法剖析孵化器运行效率情况。经研究得出,规模无效率严重阻碍了孵化器运行效率的增加,而纯技术效率损失对效率的影响则相对较低[10]。在此基础上,该研究提出了要加大运营投入和规模投入,努力实现规模经济,借鉴并学习国外学者的先进服务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各省份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水平,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产业园区和大学校园相结合,为创新创业提供更高水准的中介服务和行业环境。

(四)创业孵化平台的数字化动态能力构建

周文辉和孙杰认为,创业孵化平台发展经历了蓄能期、育能期、赋能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在这三个重要阶段创业孵化平台会分别出现一定的数量型、质量型与结构型要素失衡问题,与此相对应,其主要问题是拼凑式适配策略能在数量型要素失衡时产生数字化组织能力,内涵式适配策略能在质量型要素失衡时产生数字化运营能力,而协同式适配策略能在結构型要素失衡时产生数字化共创能力。除此以外,数字化组织能力会提高育能期数字化运营能力,且数字化运营能力会提高数字化共创能力[11]。

(五)孵化网络的层次结构与动态演化规律

张海红等主要以T孵化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孵化网络的层次结构与动态演化规律,以创新主体的异质性为基础搭建了孵化网络分层模型,并利用孵化网络实例对知识交互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探索了知识交流情境下孵化网络结构特征与动态演化规律与孵化网络不同层级之间知识交流活动关联特点[12]。从各网络结构指标变化看,孵化器网络密度较小并呈指数下降的变化趋势,网络平均度稳中有升但增幅缓慢,平均路径长度和网络中心势呈对数增长趋势,平均聚类系数在高值区间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从网络结构自组织演化看,孵化器的网络结构经过自组织过程朝着更加有序的方向演化。孵化器网络在不同阶段均呈现出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特性的复杂网络特征,同时孵化器内部在企业与外部服务机构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孵化器内部知识交流、孵化器外部知识交流协同发展,均具备显著正向联动效应。孵化网络在演化过程中具有耦合整体性、耦合多元性、耦合层次性与耦合动态性特点,网络结构表现出趋稳式演化发展规律,知识交流表现出波动式演化发展规律。最终经过以上研究提出了通过政策倾斜等手段促进某些具有重要网络位置节点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保障孵化网络中知识要素流动的高效性和网络结构运行的稳健性;注意增加与其他孵化载体的知识互动,从而为孵化网络链接更加丰富的知识资源;重视孵化载体网络与其他层次网络在知识交流中的协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孵化网络中的知识要素流通效率等管理启示。

(六)孵化器政策

徐梦周等认为,政府在选择扶植孵化器产业时有明显的偏好性,在提供具体支持措施前会考虑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平台型和专业型孵化器往往更容易得到政府的帮扶[13]。李梓涵昕和周晶宇认为,孵化器政策在量上持续增长,其作用效力不断加大,其颁布者由中央变为中央和地方协同,既注重体现中央政策主旨,又强调地方独特性与本土化特征;在政策的文本方面,对原有的税收优惠、财政金融等供给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创新,通过搭配不同政策工具的使用以提高政策效率,以及政策造福对象越来越多,各阶段政策的实施效果日益显著等[14]。显而易见的是党和国家将不断提升孵化器在创新创业工程中的地位,其助推作用备受政府部门的重视是今后孵化器政策发展的趋势之一[14]。然而,如今能够及时调节孵化器的政策不够全面,亟需完善,这也导致我国的孵化器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综上所述,在目前乃至将来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应积极采纳并引用发达国家在孵化器工程建设上先进的实践经验,并使之与中国阶段性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不断促进当今孵化器政策的逐步发展。

四、对孵化器研究现状的结论与管理启示

结合近期学者们对我国孵化器发展现状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其研究结果已然为我国孵化器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理论层面的突破,并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建构创业基因实现辐射是制度创业影响孵化效应的深层机制,也是关键所在;孵化网络结构、风险传播、初始健康三者之间的分布情景基本呈正相关,且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对于风险传播的影响取决于初始健康分布情景和感染率与恢复率;规模无效率是阻碍孵化器运行效率增加的关键因素;创业孵化平台在蓄能期、育能期、赋能期分别会遇到数量型、质量型与结构型要素失衡问题,分别应采用拼凑式适配策略、内涵式适配策略、协同式适配策略,这三种策略分别能形成数字化组织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数字化共创能力;孵化网络在演化过程中具有耦合整体性、耦合多元性、耦合层次性与耦合动态性特点,知识交流表现出波动式演化发展规律。

孵化器事业在前进的过程中需要由政府、市场、社会三股力量相结合来共同推动,当今孵化器的发展目标不再仅仅是提供物理经营空间和基础性商务服务,更应该朝着如股权投资业务、直接投资等增值服务的普及和连接创新链内部各主体将企业纳入产业链不断迈进,而当今孵化器发展的关键也不再是仅仅停留于企业孵化器,更应该把视野拓宽到产业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以产业未孵化为对象,聚焦产业链,打通产业链,或聚焦某一个技术领域或专业产业,实现专业技术资源的整合,并通过加速器来服务于企业的规模扩张期。

政府在孵化器中的作用,主要包括顶层设计、出好策略、改善环境、发动与规范市场、直接组织。政府作为孵化器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应当及时学习并采纳国际先进政策理念,并使之服务于我国孵化器行业的发展,将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融会贯通,共同促进孵化效应的不断升级[15]。

参考文献:

[1]   黄菊霞.孵化器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2]   林强,姜彦福,高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1):77-80.

[3]   李岱松,王瑞丹,马欣.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特征、问题和发展思路[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3-38.

[4]   吴寿仁.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75-76.

[5]   冯苑,聂长飞,张东.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新创业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1(12):79-90.

[6]   Rustam Lalkaka,张明莲.技术转移:策略评论与方案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7(5):56-59.

[7]   吴文清,赵黎明.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创业企业知识共享和政策[J].科技进步與对策,2009,26(12):116-118.

[8]   王冬冬,段景伦.如何通过制度创业促进孵化效应提升?——基于ZSSK孵化器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11):48-67.

[9]   吴田,胡海青.孵化网络结构、风险传播对孵化网络最终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构可视化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8):16-25.

[10]   夏星,张珍.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0,36(24):156-160.

[11]   周文辉,孙杰.创业孵化平台数字化动态能力构建[J].科学学研究,2020,38(11).

[12]   张海红,赵黎明,吴文清.知识交流视角下孵化网络动态演化与层级关联研究:以T孵化器网络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9):134-143.

[13]   徐梦周,潘家栋,周梦天.科技园区孵化器生态位优化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0,38(4):638-644,653.

[14]   李梓涵昕,周晶宇.中国孵化器政策的演进特征、问题和对策:基于政策力度、政策工具、政策客体和孵化器生命周期的四维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9):20-34.

[15]   施勇峰.企业孵化器的政府激励和政策创新:以杭州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4):103-107.

A Summary of the Cutting-edge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of Incubators in China

Zhu Xueyu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China)

Abstract: Incubator is the accelerator of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in todays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 business incubator can help entrepreneur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to save time, less detours, create a gathering effect of entrepreneurs,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classroom materials and the reading of extracurricular literature i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incubator in the cutting-edge course of management, this paper combs, summarizes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incubator in recent years, with a view to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or; frontier overview

[责任编辑   刘   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