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4-04-24

苏旭东 韩建民

摘   要: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依然面临着相对贫困问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目前要摆脱这一难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无疑是最根本的方略。因此,在厘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关系的前提下,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为例,采用实地走访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对甘南州临潭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科学剖析临潭县当前存在的一系列现实困境,并试图从制定前期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风文明、加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路径选择,以期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临潭县;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6-0010-04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方针,作出了“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部署[1]。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积极响应党的大政方针,并在全县人民艰苦卓越的努力下,赢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甘南州临潭县将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继续落实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要求,寻求下一阶段前进的奋斗目标,这对于甘南州临潭县后续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一)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

战胜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全国上下一心,凭借愚公移山的决心,使脱贫攻坚取得如期的胜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穷和农村贫困的世界性难题,使得农民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活有坚实的保障,农村条件有所好转,农业基础设施大幅改进,从而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丰厚的条件。只有清除农村落后的弊病,才能在借鉴脱贫攻坚胜利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保证乡村振兴的顺利开展。脱贫攻坚不应该停留在过去的辉煌历史,应发扬脱贫攻坚精神通过国家引领、社会支持以及人民群众的努力,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宏伟愿景。

(二)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

现阶段虽然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篇章,但仍有部分地区相对贫困,且存在返贫的重大难题,需要乡村振兴来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对脱贫攻坚的补充,是稳步推进贫困地区持续向上发展的良药[2]。因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如果将二者合理衔接,则既能让贫困地区做出的不懈努力得到认可,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开端;若二者出现断层,就会使得之前的脱贫工作成果付之东流。

(三)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互融合,战略目标一致

我们用5年时间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有4年的近期安排和15年的长期规划,其中2018—2020年是两大战略时间上的融合期,二者有两年的交互重叠,保证了发展中各系统要素的不间断性。脱贫攻坚战通过动用全国力量,坚持不懈清除贫困障碍。乡村振兴则是从解决农村重大疑难杂症、保证人民高质量生活等方面出发,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二者交互融合、目标一致,两者都体现了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决心。

二、临潭县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做法

临潭县位于甘南州东部,全县共有16个乡镇、141个行政村,常驻人口16.12万人,绝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3]。同时,它又是甘南州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和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2013年底,临潭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到1.25万户,总计4.9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7.6%。而僅仅6年时间,临潭县就消除了1.222 8万个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降到0.72%,78个贫困村已全部达标,完成了巨大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赢了首战[4]。脱贫不是终点站,是下一阶段的开始。2021年,临潭县的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较上年增长1 666元,增长率14.58%。因此,应坚持不懈地继续奔跑,持续推进临潭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环境。

(一)统筹兼顾搞谋划,责无旁贷担责任

为尽快落实上级指示,临潭县五级书记齐抓振兴,促进农村发展。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局,并且成立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专项组以及区域协调、资金保障、合作发展等12个专题,先后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临潭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方案》及相关行业部门针对性文件,做到了统筹协调促振兴,真抓实干搞产业,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做到责任到人[5]。

(二)兜底保障惠农民,动态监测固成果

临潭县为切实保证农民住房安全以及用水方便,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解决群在这两方面的众急事难事。其中2021年排查动态新增危房34户,总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22万户,现已全部改造完成[6]。为巩固健康扶贫重大成果,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质量,全县的16个乡镇18所卫生院以及141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验收通过,重点困难人群的家庭医生全覆盖。为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农村低保对象从2013年的1.55万户4.21万人下降到目前的3 249户8 847人,低保覆盖面下降到6.63%,切实保障了贫困农户的利益。

(三)整合资源带产业,多筹并举提收入

临潭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做大做强传统产业。自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农牧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达10亿元以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74个、示范家庭农场121个,创建国家和省州级示范社48个,逐步形成了“431+”肉羊养殖、“633”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模式,带动1.2万户群众不断增收,占比52%。随着新兴产业逐步发展,临潭县建成3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200座,带动700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人均增收3 000元以上。以奖励补助、技能培训、劳务输转等为抓手,开发公益性岗位6 373个,落实脱贫户务工奖补资金1 300万元1.19万户。为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临潭县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挖掘本土旅游资源,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被重点发展。例如,“青藏之窗·冶力之舟”“关驿”等精品民宿脱颖而出,池沟庙沟农家乐集群、庙花山花庐田园综合体、古战花海等新业态不断丰富。在产业和就业的双轮驱动下,贫困群众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持续增收,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四)高强度有效衔接,补短板促进振兴

临潭县健全返贫监测机制,识别“三类户”1 593户计6 548人,制订“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户均享受产业、就业、住房、饮水、健康、教育、低保等帮扶措施3—4项。2021年投入各级各类资金6.2亿元,统筹使用涉农资金8 600万元,落实特困供养人员和孤儿生活用品购置资金831万元,举办外出就业活动543场次4 600人次。同时,为打造“五无甘南”,提升人居环境,开展环境整治活动。自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333个,创建清洁村庄110个,农牧村改厕2.3万座。

(五)加强劳务输出,拓宽农户收入途径

临潭县的农户以农牧业作为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种收入方式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已不足以养活一个家庭。因此,临潭县为增加农户收入,应培养农牧民的技能,教他们学习电焊、种植养殖技术,并加强青壮年的劳务输出。随着各种业态越来越多,农牧民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一项技能,用所学技能撑起一个家。同时,临潭县乘坐东西部协作发展的便捷东风,鼓励当地农牧民赴天津市参加技能培训,定点培养新型牧民,以助经济增长[7]。自2015年以来,临潭县累计帮扶技能农牧民2.9万人,每年输送当地青年劳动力4.5万人,净收入7.04亿元。

三、临潭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现实困境

临潭县农牧民经过艰苦奋斗,不拖国家后腿,如期退出贫困县行列,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问题,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新时期。但在现阶段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境。通过分析临潭县巩固脱贫攻坚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找到相应的路径选择,对今后进一步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专业人才匮乏,人口老龄化严重

专业化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但是,由于临潭县自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以及当地一些固有的思想观念,使得当地人才近年来外流严重,招考引进的专业化高素质的优秀年轻人才也会因为恶劣的条件和不适应当地文化习俗选择离开。故而,临潭县目前缺乏大量专业化技术人才,人才组织结构严重失衡,特别是乡镇青年干部队伍不健全,政府机关和村委会的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老龄化人对信息化产品的操作能力欠缺,也对外界新事物缺少兴趣,这与信息高速发展、电子政务以及电脑技术学习的进步形成巨大反差。总之,乡村专业化人才已成为临潭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阻碍因素。

(二)扶贫资金衔接落后,公共利益分配不均

资金是扶贫的重要保障。要将扶贫资金落实到每一位农户手中,用到实处,用到好处,切实保证资金不流失,以达到国家对于农户精准帮扶的效果。但是,由于临潭县个别领导班子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农户对扶贫资金没有用在脱贫攻坚上,造成了资金衔接落后,使得临潭县部分贫困地区资金投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导致扶贫资金的严重浪费,影响了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临潭县对扶贫资金性质及来源认识模糊,给衔接定位的归属形成了阻碍,村集体管理不当,对农牧民公共收益分配不均,使得衔接资金陷入分配混乱的局面,不利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三)文化水平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临潭县地处偏僻,大部分人从事农牧业,对文化教育事业认识不够深刻也不够重视,致使临潭县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4年,甚至有一部分农牧民不足4年。这才造成了当地群众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较少,学历普遍偏低,加之当地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外界的一些想法很难接受,只满足于耕种自家的田地及饲养牲畜,缺乏市場交流、投入先进技术以改善配备,用知识创造更大价值的想法。

(四)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

临潭县山川险要,地理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海拔高,平均海拔2 825米,山大沟深、高差悬殊,干旱少雨气温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虽然临潭县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人均收入得到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并没有改变临潭县气候干旱、高寒阴冷、四季不明、冰雹霜冻的县情,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时常发生,给临潭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十分大的压力。

(五)城镇化率偏低,城市带动不明显

临潭县城镇化率为18.33%,相较于同类县,其城镇化率偏低,发展速度缓慢,大城市带动作用不显著,城乡收入差距明显。2021年,临潭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 300元,农民人均收入仅为城镇的31.93%。总体看,临潭县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带动乡村迟缓,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

四、临潭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同源之水、同本之木,要统筹协调、无缝衔接。不能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应互相鼓励,共同书写农业农村伟大繁荣的亮丽答卷。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期目标和准备,而乡村振兴为脱贫地区再发展提供良好温床,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最终检验。

(一)主动出击,坚持规划先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首先,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坚持规划第一,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临潭县在各项规划实施之前,要做好实施意见、具体做法及应急措施的预案,把规划落到实处、落实到个人,确保按照实际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其次,要发挥临潭县乡村振兴主力军的巨大作用,引导村民共同参与一些具体的规划,贡献农牧民的聪明智慧。最后,要根据临潭县具体情况,尊重地域差异性,做到精细规划,充分发挥每个乡村独有的特色。同时,应安排规划经费,做好对规划资金的保障,这样不仅做到了整体的规划,又能保持了原有的乡土气息。

(二)防患未然,筑好返贫藩篱

目前,脱贫攻坚已取得完全胜利,但是仍然不能放松,还要切实做好临潭县脱贫攻坚后贫困户的日常检查,落实返贫动态预警监测,防患于未然,筑好返贫藩篱,牢固树立起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因此,要做到整合各类资金,做到政策与资金相配套,保证脱贫地区各项事业的有序开展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大力发展临潭县农业合作社及特色产业,并且开展好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麻痹大意,继续为创造美好明天而奋斗。

(三)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应培育发展壮大产业,发展临潭县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打出品牌,做出名气。要推动绿色农业、规模养殖、中药材经济林连片种植,延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实现扶贫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动员临潭县农牧民将土地、房屋、经济林地等以入股、租赁等方式流转给承包者,获得股权租金来增加收入。同时,要利用好东西部产业协作的好政策,为脱贫地区引进东部发达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且为东部到来产业提供场地、免除税收、融通资金等方面的绿色通道,实现东西交流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发展。

(四)践行生态第一,保证发展底色

坚持发展底色,践行生态第一的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严守生态红线,创造碧水蓝天的底线,用绿色引领乡村振兴,增强生态建设意识,实现水清草绿、鸟语花香的人居环境。同时,做到不乱丢垃圾,切实做好贫困地区生态修复工程,既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贡献,也可获得较为稳定的财产性收入,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辟出一条绿色的康庄大道。

(五)团结组织队伍,永葆红色基因

组织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后盾,是前进的火把,是红色基因延续的保证,这就要求临潭县建设一支团结组织、青春向阳、奋发有为的年轻队伍,形成强大的战斗堡垒。推进“党建+”模式,充分调动基层级党组织活力。同时,各级组织力量与乡村振兴衔接,发挥各自效力,合理利用团体组织振兴的力量,提升振兴战斗力、向心力以及治理的能力,形成共享共建共治的良好风貌。在继承脱贫攻坚治理的伟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突出特色重点,抓好组织建设,以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六)改善乡风文明,弘扬优秀文化

乡风文明是脱贫地区综合面貌的体现。临潭县要有效整治乱丢垃圾、乱涂乱画、随意滥垦、乱搭乱建的不良习气,要树立文明新风,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摆脱懒散落后的思想,建成崇德向善的邻里关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8]。可结合临潭县具体实际发展情况,学习借鉴先进村集体建设乡村文明的成功经验,形成富有本村特色的村庄文化。经济发展上去了,腰包鼓起来了,文化软实力要跟得上。因此,要重视村民的思想文化建设,实施以精神扶贫为核心,兼顾传统文化学习的新举措,深入开展临潭县评选文明个人、文明家庭、文明村集体的创优争先活动,做好文明标语、影视活动以及文明进万家的宣传力度,引导村民“我要文明,文明有我”的思想意识,补齐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短板,营造你追我赶争当先进个人、文明知礼、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塑造文明乡风,传播先进文化,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引领新风尚。

(七)补齐人才短板,注入新鲜活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但临潭县专业人才奇缺且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是一直困扰其发展的难题。所以,应加大人才资金投入,提供优惠政策内育临潭县乡村发展的专业技能型和生产经营型本土人才;同时,通过外引高素质优秀毕业生,通过内育和外引双管齐下的解决措施来缓解临潭县人才短缺的重大难题,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发展注入新鲜活力[9]。

参考文献:

[1]   张月,钟松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古蔺县为例[J].山西农经,2021(12):28-29,64.

[2]   葛茹,曹娴,杜立格.内外因视角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基于7省25个村庄的调查[J].山西农经,2022(6):84-88.

[3]   李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策略[J].农家参谋,2022(9):75-77.

[4]   田安雯.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对接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巴东县为例[J].中國农机监理,2022(4):25-27.

[5]   潘浩.推动新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22(2):50-56.

[6]   夏延芳,王国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4):101-107.

[7]   谢治菊,李恺茵.我国脱贫攻坚政策的变迁特点、实践经验及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J].公共治理研究,2022(5):1-10.

[8]   朱冬亮,殷文梅.内生与外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防贫治理[J].学术研究,2022(1):48-55,177-178.

[9]   马超峰,肖龙.条块结对: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阐释[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78-87.

Path Choice of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Northwest Ethnic Regions

— A Case Study on Lintan County Gannan Prefecture

Su Xudong, Han Jianmin

(School of Management,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as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northwest minority areas are still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relative poverty and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regional development, but at present, to get rid of this problem,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alizing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fundamental strategy. On the premise of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takes Lintan County, Gannan Prefecture, a minority area in northwest China, as an example, and studies the actu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Lintan County, Gannan Prefecture, in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solid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chievemen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means of field visi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and scientifically analyzes a series of realistic difficulties currently existing in Lintan County. The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path sele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making preliminary planning,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moting rural culture,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 and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minority areas.

Key words: northwest ethnic minorities;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Lintan County; path selection

[责任编辑   柯   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