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业融合视域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时间:2024-04-24

韩征强

摘   要:采用SWOT分析法,从产业融合视域的背景下分析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果发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有着稳固的合作优势,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大,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且文化习俗相近,四市六县景区呈现互补优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在宏观层面上有非常有利的政策支持和机遇等优势,但体育旅游相关配套设施落后、体育旅游人才缺乏、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缺乏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除此之外,收益率依然较低。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为该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产业融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体育旅游;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6-0023-03

引言

产业融合是指几个不同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其中,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是“十四五”期间需要大力发展的五个幸福产业中的两个重要产业门类,产业融合形成的体育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包括运城市、临汾市、渭南市和三门峡市,处于我国中西部接合带和欧亚大陆桥重要地段,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建筑与设施类和人类活动类,这些人文和自然资源为体育旅游开发和实施提供了资源。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构成的新兴产业形态叫做体育旅游。该形态的核心在于体育运动,其形式主要包括现场观赛、参观旅游以及参与体验。从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在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过渡的过程中,以文化、体育运动为代表的旅游细分市场将更适合成熟旅游客群的需要。它提高了专业进入门槛的需要,为旅游提供了新消费内容。对于体育产业来说,旅游为体育提供了新的消费形式,旅游地为体育提供了绝佳场空间的同时,激发多元消费,更能为体育产品提供投入产出的价值闭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三门峡市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以产业融合、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体旅融合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爱思唯尔、SCI-HUP、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然后对相关文献整理和筛选,并做好记录,从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实地考察法

笔者在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期间实地走访晋陕豫金三角区域20多家旅游景区进行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本文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专家访谈法

笔者对三门峡市、渭南市、晋城市、运城市有名的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并做好笔录,专家来自地理领域(5名)、文旅领域(6名)、体育领域(10名)、政府相关管理人员(4名)。访谈形式包括面谈、电话访谈、问卷星以及邮件等。访谈的问题包括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体育旅游资源现状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对策及建议等。

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实现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位置独特,若能率先形成新的体育旅游经济集聚区,则必能为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带动中西部体育旅游经济发展起到表率作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是打破地域分割,促进相互合作的新办法、新思路,可以为远离中心城市的省际边缘区域的资源整合提供模式参考,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第二,体育旅游业与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产业息息相关,同时又可以带动市场需求、拉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对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产业间发展具有润滑剂作用,对促进第三产业及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也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第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有助于促进该区域四市六县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增加大量就业机会。体育旅游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保护,还有利于形成特色文化,为城市树立起良好的主题形象;同时,体育旅游也成为城市和城市之间进行科学技术交流和商务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来自外部的机会、威胁列举出来,然后按照矩形阵式排列,对体育旅游協同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素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针对这些结论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优势

1.晋陕豫区域稳固的合作基础

国家在2012年正式批准建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此之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四市六县携手努力,共同推进区域内经济建设,把周围省市的资源进行整合,将该区域打造成为我国省际交界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为推动整个国家的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21年9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体育文化旅游区域协作会在三门峡市文博城召开。此次会议充分展示晋陕豫三省四市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点和最大公约数,推动区域体旅协作向更多内容、更广范围、更深度迈进。2021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第五届省级协调领导会议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以“新阶段、新机遇、新使命、务实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加强三省四市的合作基础,为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蓄势增效。

2.便利的交通优势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地处黄河最大的转角处,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包含山西省的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的渭南市,以及河南省的三门峡市,是河南、陕西和山西三省交界处。其中,陇海铁路、同蒲铁路、侯西线、礼垣线、侯月线在其境内通过,连霍高速、青兰高速、林延高速、京昆高速、运永高速、云风高速、呼北高速、临兴高速以及大运高速在本区域内里程数达1 000多公里,108、310、522、209、309、520、521等国道里程数达3万多公里。临猗黄河大桥及运三高速三门峡公铁黄河大桥通车后,两条新通道打通,从山西省运城市至陕西省铜川市、河南省三门峡市,车程将大幅缩短,山西省与中部省份、沿黄省份及周边省份的区域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由此可见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交通网络覆盖面之大,在这样一个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的条件下,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将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存在差异互补性优势

该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还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当地大约有40家4 A级以上景区,而且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有人文活动、山水景观和文化景观等,而且该地区同属黄河中游地段,地缘相近、人缘相通,区域文化习俗、自然风光等既有相近渊源又各具魅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资源存在很强的差异互补性。比如,渭南多康体类风景区、运城和临汾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三门峡休闲娱乐的景区多一些,这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劣势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部分景区已经积极引进与之匹配的体育项目,但是在产业配套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产业发展呈现粗放化趋势。比如,在旅游旺季景区存在缺乏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不够用、停车场位置不足等问题。在运动休闲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大约有40%的运动是高尔夫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以及山地户外运动,而要推动其发展,必须有完善的硬件服务以及软件配套。就当前而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体育旅游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相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存在较大发展差距,这也是制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进一步发展乃至迈入国际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晋陕豫体育旅游凸显的最主要问题还是缺乏业务人才。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师不仅仅是旅游行业人才,还应是体育休闲行业的人才,但是该地区高校开设体育休闲等相关专业较少,不足以满足该地区的需求。

(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机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十四五”规划起始于2021年,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这一年,面对新的社会环境,体育旅游也需要进行调整,要推动消费的转型、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并且要充分考虑客户的新需求,结合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来推动整个行业进步。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产物,从无到有,在政策扶持下呈现向优质化方向发展趋势。在2016年,一共出台了三份文件,其中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推动体育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文件。其后,2015年、2016年三省四市旅游局连续在西安市联合举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推介会,从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都是大力支持的,这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挑战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的相关管理者,发现目前该区域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面临三大挑战。第一,资本方与从业者对接的困境。随着整个行业越来越火爆的发展,新进入者越来越多,但是,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资深企业数量较少,所以,从资本方角度来看,还需要达到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第二,资本方和产业对接存在问题和不足。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体育旅游和其他新兴产业具有相似之处,虽然在初期发展阶段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却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盈利效果。第三,体育旅游总体供给不足、缺乏创新、没有特色、生活化不足、配套设施滞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除此之外,收益率依然较低。以上问题有待于解决。

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优化

(一)区内旅游景区之间协同发展

要促进该区域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就需要以三门峡、临汾、渭南以及运城城市为核心,然后依据各自的优势逐渐向周边辐射,以此来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比如,三门峡市周边的天鹅湖景区、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甘山滑雪場、豫西大峡谷漂流、三门峡大坝等景点,在构成该区域体育旅游面的基础上,带动娘娘山、卢氏双龙湾、陕州地坑院、渑池韶山风景区小西天、东岳庙等次一级体育旅游景区的发展,扩大体育旅游区域和覆盖范围。在旅游的基础上加入体育休闲运动、户外拓展,以“体育+旅游”为突破口,利用丰富的素质拓展和体育场地资源,在旅行社安排的行程上增加户外运动、拓展旅游环节,如野外拓展活动、拓展晚会组织、拓展高空项目体验等。

(二)注重特质化,避免同质化

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特色和差异化是关键。要注重立足地区实际,充分考虑当地的发展特色和资源情况等,建立能够凸显当地特色的旅游品牌,从而打造单项体育活动项目的产业集群,同时建设体育旅游产业生态链。差异化大小和协同力强弱呈现正比例关系,所以要突出每个地方的特色,以此来推出产品,建立完善的战略规划。比如,黄河金三角地区的旅游合作需要围绕“黄河情势,文明古国”的核心开发旅游产品;以运城死海为中心,结合恰川湿地、处女泉等打造运动休闲度假产品;以华山风景区为中心,结合天鹅湖和梨山,打造健康健身旅游产品;以三门峡白天鹅观赏区和仰韶大峡谷为依托,树立三门峡“文化圣地”和“自然山水城”的旅游主题形象。

(三)注重生活化,避免观光化

体育旅游项目应独具个性,代表着不一样的文化和精神。这种“圈层”化的项目特性使得每个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都带有强烈的个体IP特征以及对应的社会属性。我们需要体育旅游的精品路线、各种示范基地,但是更需要的是体育旅游的持久性发展。体育旅游发展的核心在于生活化、接地气,走大众化发展之路。比如,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新西兰“探险之都”皇后镇等地都是将体育旅游形成常态化产品,一年四季都有相关体育运动产品,让广大民众都可以参与,做大延伸体育旅游产业链,实现“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同时,发展体育旅游应该积极结合商业模式,促进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助推地区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若骞,王龙飞,范铜钢.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的内涵、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2,36(1):8.

[2]   王灵恩,李浚硕,吴小露,等.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产品转化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4):13-24.

[3]   何桂芳,王明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区域工业经济合作发展: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J].企业经济,2020,39(8):154-160.

[4]   李太平,顾宇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1):78-87.

[5]   唐丽.基于SWOT分析法的武陵山片区民俗体育旅游发展条件分析[J].商展经济,2021(21):35-38.

[责任编辑   彦   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