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子女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

时间:2024-04-24

袁霞

摘   要: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子女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养老在老年人养老意愿中占有的地位显著;子女的经济支持、照护支持、精神支持以及同时获得经济、照护、精神三种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显著。子女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支持者,子女支持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密切相关。因此,推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应将子女对老年人的支持纳入考虑范围,要不断完善养老政策体系,创新养老产业发展,强化子女对老年人的支持责任认知。

关键词:子女支持;机构养老;养老意愿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6-0052-05

引言

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0%,与2010年相比提升5.44%[1]。如今谁来养老、如何养老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应对的问题。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规范发展机构养老,鼓励发展机构养老[2]。从此,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建设由“社会帮助老年人养老”向“支持家庭实现顺利养老”转变[3]。机构养老服务弥补了家庭养老方式在老年人照护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养老问题[4]。但是,由于养老机构对老年人需求把握不准,从而出现了“找床难”和“床位闲置”并存的矛盾现象[5]。把握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对发展机构养老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对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具有长足的意义。

当前,家庭照料、居家养老仍是我国老年人养老的第一选择[6]。随着社会中“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渐淡化[7],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等趋势动摇了家庭养老的传统地位[8]。但机构养老依然是老年人的备用选项[9]。子女作为老年人养老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其提供的支持资源无疑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有着密切的关联。对此,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聚焦子女对老年父母提供的经济、照护、精神三个维度的支持,分析子女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以期把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制定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提供参考,从而推进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落实。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调查总样本为11 419份,基于研究需要,剔除主要变量值缺失、不适用等样本后,最终选取7748个有效样本。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的被解释变量为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以问卷中“在什么情况下愿意去养老院?”來测量,研究设计将“需要有人照料、需要有人陪伴、出现家庭矛盾、为了换个居住环境”合并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赋值为1,将“无论如何都不会去”作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赋值为0。

2.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主要从三个维度来测量,即子女经济支持、子女照护支持和子女精神支持。

3.控制变量

由于考虑到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除受子女支持的影响外也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参考既有研究后,本文选用老年人个体因素变量和家庭因素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是一个二分类变量,因此,本文通过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解释变量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产生的影响。

二、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除了老年人的性别、健康自评状态与居住状况外,老年人其他的变量特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产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子女给老年人的经济支持越多,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人数越多。获子女提供中等照护支持水平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数量居多,而获较低水平与较高水平支持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比例较高,占比分别为52.8%、51.7%。子女给予老年人的精神支持越多,老年人越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给予老年人精神支持水平较高的,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占比达到了67.0%,是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数量的2倍。

(二)实证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考察各项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产生的影响,本文采用二元逻辑回归,以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子女对老年人提供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照护支持为解释变量,模型设定如下:

Logit(P)=ln(p/1-p)=β0+β1X1+......+βmxm

其中,P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即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概率;1-P为事件不发生的概率,即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概率;Xm表示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有影响的解释变量;βm是各解释变量对概率的反应系数,即解释变量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程度;β0为常数项值,即其他一些可能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

表2呈现了其二元逻辑回归的分析结果。模型1、模型2、模型3是在纳入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分别纳入子女经济支持、子女照护支持、子女精神支持;模型4为纳入全部变量的全模型。

模型1中,子女的经济支持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呈显著正相关。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会随着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水平上升而增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子女在经济方面的支持越充分,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越强,对于养老机构费用的接受程度随之提升,因此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越大。

模型2中,子女的照护支持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呈正向相关性。获更多照护支持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机构养老,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获较多照护的老年人大多健康状态较差、独立生活能力弱,然而子女的照护能力有限,在养老机构中可以得到更完善的医疗和日常生活的照护。

模型3中,子女的精神支持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相关性结果为负相关且显著。表明子女的精神支持水平越低,老年人会越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缺乏子女的情感支持,而养老机构中有护理人员及其他老年人的陪伴,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机构中更容易得到满足,因而更倾向选择机构养老。

模型4中,子女的经济支持、照护支持、精神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且分别与模型1、模型2、模型3的影响方向一致。此外,在三种支持的共同作用下,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程度均有所加深。

在控制变量方面,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均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产生了显著性影响。从个体因素来看,有城市户口的、低龄的、受教育水平高的、自评健康水平较差的、无养老保险的、了解养老机构的、个人年收入处于6 001元以上的、非在职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更高,性别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从家庭因素来看,老年人的子女数量越少以及处于独居状态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会有所提升,婚姻状况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8年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方法探讨了子女的经济支持、照护支持、精神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子女经济支持水平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有明显促进作用,即获越多经济支持的老年人,其购买力越强,对于机构养老服务的接受程度也会相应增加。但子女照护支持并不能完全取代机构养老服务,即获较多子女照护支持的老年人,其机构养老意愿会有所提升,说明当老年人照护需求较多时,子女的照护未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老年人更愿意到养老机构中得到更加完善的照护服务;子女的精神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产生负向作用,由于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导致家庭空心化、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以至于老年人缺乏子女的关注与陪伴、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出现缺失,因此對于更容易获得全方位关心和陪伴的机构养老的选择意愿会更强烈。此外,老年人由于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的不同,因此其机构养老意愿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具体来说,个体因素中,城市户口、低龄、受教育水平高、健康水平差、没有参与养老保险、对养老机构了解程度高、个人年收入在6 001元以上、无职业的老年人更偏向于选择机构养老。家庭因素中老年人健在的子女越少以及独居状态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会越大。

子女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提高子女对老年人的支持水平对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政策完善应是首要任务。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以政策保障老年人的养老福利,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大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补贴力度,确保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可支付能力,降低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时的经济顾虑。同时,制定养老政策时可将子女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帮助子女提高养老能力,降低子女养老压力,推动养老产业创新发展。在巩固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地位的同时,引导机构养老服务融进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根据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发展不同层次的照护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养老生活圈”,让老年人方便快捷地获取养老服务与养老资源,让养老服务更加多元化、精准化。强化子女对老年父母的支持责任认知。深化积极老龄化理念过程中,侧重对传统优秀孝道文化的宣传,强化子女对老年人的支持意识,建设敬老爱老养老社会氛围,从思想上让子女树立对老年人的支持观念,鼓励子女对老年父母提供经济、照护和精神三种支持并重,从政策上强调子女对老年人的支持义务,以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81.html.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11-25(1).

[3]   杜鹏,王永梅.构建全面小康社会老年长期照护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1-06(4).

[4]   罗亚萍,史文静,肖阳.城市居民养老方式的变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西安市居民养老方式的调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8-84.

[5]   李玉玲.我国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模式发展研究[J].学术探索,2016(9):61-65.

[6]   杜鹏,孙鹃娟,张文娟,等.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现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6(6):49-61.

[7]   褚湜婧,孙鹃娟.影响城市老年人养老意愿诸因素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43-46.

[8]   马跃如,王清,黄尧.代际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影响[J].消费经济,2021(2):47-56.

[9]   纪竞垚.家庭照料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基于CLASS数据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2019(1):17-22.

Impact of Childrens Support on the Willingness of Elderly People to Provide Elderly Care in Institutions

Yuan Xia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2018 China Elderly Social Tracking Survey data,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hild support on the willingness of elderly people to provide elderly care in institu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stitutional elderly ca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willingness of elderly people to provide for the elderly; the economic support, care support, and spiritual support of children, as well as the simultaneous access to economic, care, and spiritual suppor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illingness of elderly people to provide elderly care in institutions. Children are the main supporters of elderly care, and their suppor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illingness of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actively responding to population aging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support of children for the elderly,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lderly care policy system, innov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care industry, and strengthe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upport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lderly.

Key words: child support; institutional elderly care; willingness to provide for the elderly

[責任编辑   兴   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