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西养老保险业需求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4-04-24

姚知声 杨露 先海林 刘舒节

摘   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老龄化比率已达到14.8%。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使深化区域内养老服务改革,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必然之势。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适应性和强制性,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突出,现有的养老保险尤其是商业养老保险业必须进一步创新发展。鉴于此,从广西养老保险业现状入手,具体探讨广西地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多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广西地区养老保险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包括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养老保险业务的互联互通、加强养老金储备意识与养老保险认知以及保险机构方面增强养老保险业务核心经营能力等,从多角度探讨如何寻找保险业新型养老金融服务发展之道。

关键词:广西老龄化;养老保险;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6-0063-07

引言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社会要想方设法建立健全以政府、企业和个人为主导的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竭尽全力解决当下养老供需矛盾中“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迫切社会问题。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对养老服务的供需问题解决有重要作用。2016年以后,证监会等部门相继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不断鼓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牢抓“银发时代”发展机遇,从资金、产品、服务、业务等方面为养老产业、养老服务和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而在所有养老类金融服务中,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适应性和强制性,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突出,现有的养老保险尤其是商业养老保险业必须有很大发展。目前,广西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737.5万人,老龄化率为14.8%,到2020年则升到了16.69%。2011—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232.7万人[1]。此外,广西劳动力外流特征较突出。区内整体建设落后,人口老龄化超过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老而不备”的特点逐渐显露,缓解养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数据收集与定量分析,探讨广西养老保险业的需求及其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西养老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养老保险发展迅速

2018年10月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颁布的《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任务。近年来,广西基本养老保险发展迅速。2020年广西总体养老保险保费增速达10.4%,领先全国。广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但基础养老金低等问题突出。表1是2012—2020年广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状况。从表1中可以发现,广西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2年的1 586.4万人发展至2020年的2 437.73万人。领取待遇人数逐年增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从55.45亿元增至138.56亿元,基金支出由37.24亿元大涨到95亿元。这些数据说明,广西整体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有了很大提升,保障人群数量持续增加,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规模大幅扩张,养老保险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2020年,我国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分别为4.45%和3 233元;而广西保险深度为3.3%,保险密度仅有1 503元。2021年,全国人均保费支出3 180元;保费支出占GDP3.92%;而广西保险深度为3.2%,保险密度为1 558元,两项指标均跑输全国平均水平,且处于弱势地位。①

(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

柯瑞(2019)指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基于个人意愿和完全积累制,为更多客户提供追加性保障,但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相关规章制度,仍处在探索中。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主体多以“养老”产品的形式推进业务创新,如保险公司发行的商业养老保险,銀行发行的养老储蓄、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信托公司发行的养老金融信托产品等[2]。保险公司是养老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方。广西商业养老保险初具规模,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但人均保费很低。2020年广西人均保费仅有1 503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整体水平低且参差不齐,服务发展十分滞后。

税延养老险,即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商业险。该险种自2018年试点以来保费收入及参保人数一直增长缓慢,因其实际适用对象为中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者无法参与。2020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 859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高收入者占比少,与实际需求有所偏离,其实际税优力度较小,吸引力较低。从全国趋势来看,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市场规模攀升速度较快,但在长期养老规划、补充养老保障体系方面的作用较有限,与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保险市场上推出的商业养老保险尚未基于一致规范,产品的养老保障属性往往趋向模糊,缺少以养老保障为目的支持终身领取的产品;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住房反向抵押保险还处于探索期。广西也不例外,对于其他如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新型产品并未有所尝试。

二、广西居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分析

(一)养老保险的需求意愿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非常旺盛,因此对养老保险金融服务知识的宣传也就愈加重要。通过调查发现,不同收入群体对不同档次的养老保险的需求不同,这也就需要在当地推出不同层次的保险业务,实现养老保险的个性化服务。因此,本文将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都分为不同的档次。本次问卷将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划分为300—1 000元(不含1 000元)、1 000—2 000元(不含2 000元)、2 000—4 000元(不含4 000元)和4 000—6 000元4个档次。企业职工每月社保(包含养老保险)缴费的档次分为4档:最低档(40%)、一档(60%)、二档(80%)、三档(100%)。社会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问卷中分为15年、15—20年(不含15年)、20—25年(不含20年)和25年以上(不含25年)4个档次。居民每年进行商业养老保险缴费的额度划分为5个层次:500元及以下、500—1 000元(不含500元)、1 000—2 000元(不含1 000元)、2 000—5 000元(不含2 000元)以及5 000元以上。根据调查分析,广西居民对养老保险的档次需求主要受年收入情况和居住地(市、县、乡)的影响。

(二)影响居民对养老保险档次选择意愿的原因分析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国家和社会的强制推行下,养老保险有一定的社会广泛性。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来说,尽管他们了解养老保险的时间不同,但大部分人都知道社会养老保险,为了给自己的未来老年生活增加生活保障也都有意愿购买。但是广西经济欠发达、城乡差距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悬殊,这些极大影响了居民养老保险的档次选择。根据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数据,在商业养老保险方面,年收入在6万—15万元的调查对象倾向于每年缴纳500—1 000元,而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有41.67%选择每年缴纳1 000—2 000元,5 000元以上的商业养老保险基本无人购买,如图1所示。

从居住地角度看,县级以上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需求档次比乡镇农村地区居民的需求档次更高。李静萍(2014)的观点是,收入和物价方面的影响是根本原因[3]。城市居民的收入相对较高,可支付较高档次养老保险的费用。且城市的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也比较高,老年人的生活开支比农村老年人的大,所以也需要更高档次的养老保险的支撑,以期未来获取更高的保险金。

不管是社会养老保险还是商业养老保险,都分为不同的档次。主客观原因导致不同的人群对不同档次的需求不同,从而决定了未来退休之后所领取的养老金会有巨大的差别,也变相拉大了不同条件的老年人口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改善的地方。

三、广西养老保险业需求Logistic 回归分析

(一)研究假设

从上文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广西养老金融保险业普遍存在一定的需求和意愿。从黄文杰(2019)、王聪(2017)以及吕卓洋学者等的研究发现,客户个人特征[4]、认知情况[5]、养老投资理财偏好[6]等因素对需求意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具体影响程度如何,还需通过模型加以研究分析。

1.个人特征

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可知,人们为满足不同时期的财务需求会进行阶段性养老储蓄投资。目前,各阶段的养老储蓄投资均以保险业投资为主。个体特征包括学历、现有经济收入情况和未来预期收入、职业等,这些都会影响对养老保险的选择。孙瑞婷与熊学萍(2020)对武汉市中心城区调查发现,较大年纪、较高学历和收入水平对养老投资活动具有較大促进作用[7]。芮菁和尹媛媛(2018)对江苏省内7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居民进行养老理财需求影响因素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养老理财需求有显著性影响,且在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8]。由此推测,年龄、居住地经济发达程度、学历、年收入、未来预期收入等因素可能对广西养老保险需求的类型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个人特征对养老保险需求档次和类型产生显著影响。

2.认知特征

王李岩(2020)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指出,认知能力、财富积累和家庭行为会对金融市场参与产生影响[9]。叶文馨(2020)在教育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分析中指出,金融素养尤其是认知状态对于家庭金融行为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10]。因此,以“了解时间”和“认知程度”作为认知特征影响因素作出如下假设:

H2:认知特征对养老保险需求档次和类型产生显著影响。

3.养老投资理财风险偏好特征

一般来说,将选择存款储蓄、保本理财等产品的投资者视为稳健型投资者,热衷于股票基金、信托产品的投资者视为风险偏好投资者。马丽丽、李泉(2011)指出,投资者的财富水平、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和是否抚养小孩都是影响其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群体风险偏好的表现有差异[11]。张宇(2020)在工薪阶层个人理财规划与策略研究中得出,“现金流量、现有资产配置、风险偏好会影响养老投资理财的风险选择”的结论[12]。所以,养老投资理财风险偏好对居民养老保险业务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偏好对应不同养老保险需求类型。故提出如下假设:

H3:养老投资理财风险偏好对养老保险需求档次和类型产生显著影响。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本章内容旨在研究不同个人特征、认知特征和养老投资理财风险偏好对广西养老需求类型(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需求档次(低档、中档、高档)的影响因素。

1.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与赋值

本文的设计问卷将广西养老保险需求类型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类。将社会养老保险需求意愿设置为因变量Y1,后者则为因变量Y2。同时,针对于广西经济发展条件,创新性地提出了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档次,设为Y3:最低档为1 000元以下,中档为1 000—5 000元,高档为5 000元以上。为保证模型建立有意义,结合养老保险需求类型和档次调查结果对被解释变量进行赋值。被解释变量的具体赋值及含义详见表2。

2.解释变量的选取与赋值

将影响养老保险需求类型和档次的各类因素设为xi。通过上文文献梳理和调查结果可知,个人特征方面,在本调查中具体包括年龄、居住地、学历、年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5个因素。一般而言,城镇居民相对非城镇居民,其养老金融需求趋向多元化,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投资理财风险识别能力越强,从而会影响其养老金融业务需求。据前文调查分析可知,上述5个因素不同,对养老金融业务的需求也有所差异。认知特征方面包括了解时间和认知程度两个自变量。在不同认知特征的养老保险需求分析中得知,了解时间和认知程度与养老保险需求类型和档次有一定关联性。因此,将“了解时间”和“认知程度”作为自变量。养老投资理财偏好方面,将养老投资理财现状、预期养老保险满足程度、商业保险购买档次3个因素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前文分析已得知,养老保险的需求特征受到不同风险偏好特征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年龄、收入等数据无法预估且情况复杂,所以将此类自变量设为连续变量进行等比例分割成区间后再进行赋值。而学历、了解时间和认知程度以及养老投资理财现状、预期养老保险满足程度、商业保险购买档次等自变量无比较意义,只用作分析影响需求意愿的因素,故将此类自变量设为分类变量,并将在回归分析中设置为虚拟哑变量进行参照对比。对选取的变量分别进行赋值,具体如表2。

(三)模型选取与设定

Logistic模型一般被用作研究导致某一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用其进行预判,包括二元、有序多分类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在本研究中,养老金融业务需求意愿这一因变量满足定性变量的研究条件及要求,且因变量为连续且排序明显的分类变量,因此,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个人特征、认知特征、养老投资理财偏好对养老保险类型和档次的影响程度。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适用于研究分析有序多分类因变量Y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可预测分类变量中各分类发生的概率。模型一般常用Logit作为连接函数且需要对模型平行性(比例优势)、模型似然比等进行检验,检验通过模型建立方可有意义[26]。具体模型如下:

(四)实证结果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24.0对影响养老储蓄类业务需求的显著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更准确地了解影响养老保险类型需求的显著性因素,首先将所有解释变量全部纳入模型,并采用Backward:LR(极大似然估计)向后筛选变量的方法:剔除t检验值最小的解释变量后重新建立回归方程后进行检验。按照此类方法依次不断剔除最不显著的解释变量,直到再也无可剔除的解释变量为止,并在最后步骤中输出通过检验的解释变量。其次,剔除不相关因素后,将通过单因素检验的剩余解释变量全部纳入二元Logistic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得到影响养老保险类型需求的显著性因素。通过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的解释变量有:年龄X1、居住地X2、学历X3、年收入X4、认知程度X7、养老投资理财现状X8、预期养老保险满足程度X9、商业保险购买档次X10。

生显著性影响,其相关系数为0.357,说明年龄越大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越高。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关注程度会一步步提高。除年龄外,其他个人特征均不会对社会养老保险需求产生显著性影响。这说明广西关于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具有普遍性,不同居住地、不同学历、不同年收入的人群均认可社会养老保险的意义,并对此有持续性需求。在認知特征和养老投资风险偏好维度上,认知程度和养老投资风险偏好不会对社会养老保险需求产生显著性影响。

2.商业养老保险需求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知,在个人特征维度上,年龄(β=0.309)、学历(β=0.218)、居住地(β=-0.137)、年收入(β=0.065)均会对商业养老保险产生显著性影响。在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上,年龄越大、学历越高、居住地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年收入越高,其需求会越大。这与前文中孙瑞婷与熊学萍的观点一致,即较大年纪、较高学历和收入水平对养老投资活动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从认知特征维度上,认知程度会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产生显著性影响,这说明人们对养老保险的认识越深刻,其需求越大。从养老风险投资偏好维度上看,只有商业保险购买档次(β=0.126)会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产生显著性影响,其他养老投资理财现状和预期养老保险满足程度均不会对养老商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从资产组合理论也可得知,居民投资者无论对无风险资产还是风险资产进行资产均衡配置时,都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投资决策。

3.养老保险需求档次

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知,个人特征中只有收入会对商业保险购买档次产生影响,年收入越高商业保险购买的档次越高。结合现实可知,年收入越高,保险花费所占比越小,人们越倾向购买商业保险更高的档次。从认知特征的维度上看,认知特征不会对商业保险档次产生影响。从养老保险风险投资偏好角度上看,养老投资理财现状、预期养老保险满足程度会对养老保险需求档次产生影响。结合现实可知,人们养老投资理财风险偏好越高,其商业养老保险投资越密集。同时,对现有养老保险的满足程度将直接影响人们是否会增加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

四、促进广西养老保险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尽管近年来伴随着养老服务准备窗口期的到来,养老保险业务愈发受到区内保险公司重视,从而在养老保险业务的品类创新以及推广上进行了探索,但是,由于广西作为欠发达地区,保险业的金融服务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未来发展仍面临种种挑战。因此,推动保险业深度参与养老服务,既需要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风向标”作用,还需要养老产业链内多方努力,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打造创新型“金融+养老”模式,解决养老服务痛点。

(一)在政策設计方面,加强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体系建设

广西“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多种深入高层次、多功能领域的高支柱基本职业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引导发展养老第三支支柱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要根据本土需求,加快完善自治区养老第三支柱制度体系设计,提升第三支柱中个人养老金的覆盖程度。一方面,以人社部“个人养老金拟采用个人账户制”政策为导向,借鉴发达省份相关经验,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南柳桂地区率先推行个人养老金积累制度,由点到面,在区内进行推广;另一方面,规范发展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建立完整有效的养老保险产品监管体系。此外,针对广西贫困乡镇多、基层人民个人养老意识较淡薄的情况,各地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特点制定具体的地方性农村养老保险实施条例,为农村居民选择合格保险产品提供政策支持。

(二)在保险行业组织方面,积极推动养老保险业务的互联互通

要发挥自治区保险业协会的平台效应,为行业内高效交流合作创造良性环境,优化优质资源整合流程,打造组合型惠民养老保险。养老事业是一个生态圈,需要金融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多种机构的协同合作。要通过政府引导,依托协会组织,鼓励社会机构投资融资;定期举办产品创新推介会,推广大机构帮扶地方性小机构的经验分享模式,改善以往广西养老金融服务较分散的情况;要实现跨组织、跨业的交流合作,形成新型养老服务需求洞察网络,打造养老金融服务规模效应。

(三)在消费者方面,加强养老金储备意识与养老保险认知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养老需求也将持续扩大。然而,养老需求转化为养老金融需求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培育内生动力。当前,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制约、传统价值观以及养老金融素养影响,居民对于进行养老金储备和管理的主动性不强,回避风险倾向性比较强烈,这些认知偏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养老保险需求的增长。对此,金融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养老金融教育的桥梁作用,推广点对点、面对面宣传,从资产持有情况、风险承受能力、退休规划等多方面寻找民众养老保险的投资偏好。同时,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要加强普及养老保障知识工作,尤其要给予刚刚脱贫摘帽的农村地区的孤寡老人一定的经济补助。要培养居民养老储备意识,提高民众基本金融素养,鼓励更多中低收入老年人群选择合适的养老保险产品。

(四)在保险机构层面,增强养老保险业务核心经营能力

保险机构应当找准差异化客户群市场定位,坚持城乡全覆盖,满足不同类型养老需求。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乃至广西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涌现的“新市民”等不同客户群体设计不同配置的产品,拟定差异化运营策略,提升养老保险业务经营能力。此外,勇于探索惠民创新,既要大胆打造高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抢滩养老市场,又要兼顾“一站式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网上服务”等多种保险服务形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EB/OL].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http://tjj.gxzf.gov.cn/,2021-05-06.

[2]   柯瑞.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9(5):3-6.

[3]   李静萍.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4]   黄文杰,吕康银.我国城市中老年群体长期护理需求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春市为例[J].税务与经济,2019(5):39-48.

[5]   王聪,姚磊,柴时军.年龄结构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J].国际金融研究,2017(2):76-86.

[6]   吕卓洋,杜君楠.农村居民投资理财偏好与风险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9(9):96-98.

[7]   孙瑞萍,熊学萍,张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养老储备的影响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01-166.

[8]   芮菁,尹媛媛.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个人养老理财需求的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市场,2018(31):44-46.

[9]   王李岩.认知能力、财富积累和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的实证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29(8):20-25.

[10]   叶文馨.教育、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分析: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11]   马莉莉,李泉.中国投资者的风险偏好[J].统计研究,2011,28(8):63-72.

[12]   张宇.工薪阶层个人理财规划与策略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51-53.

Demand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Guangxis Pension Insuranc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Population

Yao Zhisheng, Yang Lu, Xian Hailin, Liu Shuji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population aging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issue of elderly car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challenge that affects the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2020, the aging rate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had reached 14.8%.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has made it an inevitable trend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the region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care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pension insurance has universality, adaptability, and enforceability, playing a huge role in ensuring the basic living needs of the elderly and providing them with a stable and reliable source of livelihood. However, with the further prominent issue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existing pension insurance, especially the commercial pension insurance industry, need further innovation. In view of this,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uangxis pension insurance industry, we will specifically explore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aging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Guangxi.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for empirical research,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care insurance industry in Guangxi region, including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 pension system, promoting the interconnection of elderly care insurance business,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pension reserves and awareness of elderly care insurance, and enhancing the core business capabilities of the elderly care insurance business in insurance institutions, exploring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how to find ways to develop new types of elderly care financial services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Key words: aging in Guangxi; pension insurance; requirement analysis

[责任编辑   妤   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