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时间:2024-04-24

刘新 常烁婷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缴纳税款、促进经济发展均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小企业难以应对,以至于大多数企业的寿命都不长。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们在内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深度剖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以期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6-0114-03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会计信息质量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决定了其对于自身经济活动的控制是否有效。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员工的工作职责有着明确的规定,从制度上杜绝了员工工作上的操作不规范、徇私舞弊,从而避免中小企业的信息虚假错乱现象,确保会计资料在标准合理的流程体系下加工处理成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大大增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也极大程度上提高企业会计账目的可靠性和会计报表的决策性。

(二)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中小企业的资产总量虽然不大,但是各类资产比较细小繁杂,管理起来也不够规范,漏洞百出。随着中小企业内控的推进,对其的各类资产的管理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规定。在资金方面,全面的内控制度能够做到库存现金的账实相符,银行存款也能够与银行方面保持一致,对于各类应收账款及时计提坏账损失。在存货方面,内控制度要求员工按时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防止出现存货盘盈盘亏现象。统一成本核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计提跌价损失,准确核算成本。在固定资产方面,员工须按月计提折旧,据实核算固定资产的维护维修支出。如此规范的制度控制就防止了员工暗中操作从中谋取私利,侵占企业资产,保证了资产的安全性。

(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而且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数量很多,相互之间的竞争自然很激烈。加上现在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要想存活下来就更加困难。完善的内控制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这样一来,相比于内控不足的其他企业,就凸显出了自身的优势,也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注资加入。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较薄弱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足,首要的原因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太薄弱。第一,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管理人员大都是家族成员,往往把家和企业混为一谈,处事决策武断专权,随意性大,主观性强。由于管理人员之间的亲属关系,很難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来执行管理,导致企业从源头上就没有内部控制。要不就是企业的创立者就是管理者,而企业的所有者一般对内部控制的知识了解很少,认为内部控制只是单纯地加大管理力度,觉得单凭自己的严格管理就可以实现。第二,很多中小企业只看中企业的营业利润,把精力都投入到生产销售经营方面,忽视企业的内部管理,没有重视企业的资金使用、财务管理的问题,也缺乏时间的价值观念等。管理者们一心只想增加利润,却没有考虑通过内控制度来更好地管理手中的资产。第三,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往往会招聘业务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有的企业还会安排自己的亲属担任会计,还有企业直接让非会计人员兼职会计。不专业的会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难以将内控制度贯彻落实下去,导致整个企业的内控环境薄弱。

(二)人员配置不合理

一方面,管理人员岗位的设置太少、太随意。有的企业根本没有管理团队,董事长和总经理是一个人,企业的大事小情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而这样的管理者大多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易于做出错误或者有偏差的决策;而且管理半径过长,管理难度增加,很难实现有效管理。还有一些企业虽设有管理机构,但是层级太少,是简单的垂直管理模式,只是简单的董事长到总经理再到各部门负责人。这样的话,还是会导致权力过于集中,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员工岗位设置混乱,不规范。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尽量减少企业的岗位设置,精简企业员工数量。这样就会导致一人多岗,难以实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致使职务分工不明确。比如,会计和出纳是一个人,填制凭证的同时还代理记账,既保存凭证也保管印章。而且企业为了节约资金,不愿意支付更高的薪酬,很难聘请到专业的人才,还会造成人员流动性大,给企业管理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内部监督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制度严重缺失,没有形成成熟的内部监督体系,致使企业内控制度很难落实。首先,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董事会和监事会,使企业决策从法人治理结构上就脱离了监管。而且企业的各部门都归总经理一人统一管理,包括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和监管部门,从而让企业内部监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内控机制也近乎失去作用。其次,中小企业大多数管理者有重效益、轻管理的思想,不愿意投入人力资金来建设企业的内部监督体系。因此,很多企业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内审工作大多由企业的会计负责,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而且审计工作的专业性也达不到要求,内审工作只停留在形式上。各部门没有独立专业的监审岗位,导致一些重要敏感的岗位和关键控制的环节很容易出现贪污舞弊现象。最后,由于中小企业的家族性质,成员相互之间都是亲属关系,或者内审的重要对象是领导的亲属,这样一来,要么是相关人员搞特权、不配合,要么就是内审人员顾虑太多、敷衍了事,导致内控监督工作很难按照规定正常进行,失去了独立公正的原则。

(四)风险意识不足

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单一,更注重利益,缺少长期发展眼光,自然就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但是,企业自经营开始就一直被风险包围。在内部,有存货风险:货品的生产流程、库存的积压量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影响;有人力资源风险:员工的去留交接问题,新员工的培养问题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率产生影响;还有最重要的财务风险:企业的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各种应收应付账款、资产负债率等等,都存在不小的着风险。在外部,行业市场的环境瞬息万变,技术产品淘汰更新,加上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方针和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的影响,都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和压力。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防控体系,只是在风险发生时企业的管理者才会被动地应急处理,往往是手忙脚乱、亡羊补牢,补救的效果不佳。企业缺少风险管理制度,没有事前的风险预估,事中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缺少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标准,会使企业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却不自知,很容易让企业被各类风险吞噬。

三、解决措施及建议

(一)强化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企业的所有人员都要强化内控意识。尤其是管理层,要摒弃家族式的专制独裁的传统落后的制度模式,减少企业中担任虚职和能力不足的家族人员,聘请专业的经理人管理企业,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赋予企业“社会人”的属性。管理层需要接受培训,学习内控制度的相关知识,从而意识到内控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管理层树立内控意识之后,要在企业下大力宣传内控对于企业各项工作和每位员工的必要性,聘请专家为员工普及内控知识,让他们从心里真正接受内控制度,以便于企业日后顺利推行落实内控制度。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管理层要深入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各个业务流程,明确企业的优势和问题所在,并和外部的专业人员一同制定详尽有效的内控制度,听取企业各个部门负责人的意见,确保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环节和流程能够被重点管控。此后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随时改进完善内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最后,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是企业实行内控管理的主力军,是决定企业内控落实效果和质量的关键一环。企业要舍得成本,招聘具有财经类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或者具有会计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同时,要聘请专家为会计人员培训,更新其财务知识,使其了解最新颁布的政策法规,从而强化其内控意识,更好服务于企业。

(二)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

首先,建立三会制度,即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制度。由总经理负责企业管理,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制约,实现权力的制衡,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将内部控制融入其中。如果企业的规模不足以建立三会,也要安排执行董事和监事,对管理层进行监督,避免一家独大、家族治理的混乱现象。其次,不相容的岗位要相互分离。中小企业规模小,岗位设置不需要很详尽,有些岗位可以删减合并。但是不相容的职务一定要分离开来,尤其是财务部门,会计和出纳不能由一人担任,记录和稽核不能是同一人,票据和印章要分开保管,一定要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最后,要设立审计部门。设置内审岗位,聘用专业的审计人员。内审人员不光要对财务部门的凭证、账本、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审核,还要对企业的每项业务、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审计。如果企业规模小,可以不设置单独的机构,但是要有独立的审计人员。企业还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将各类审计资料分类整合起来,便于监督,提高工作效率。

(三)强化内控监督和评价机制

第一,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审计部门应该直接由企业中最高级别的管理者管理,确保其与其他部门相互独立。如果企业的规模不足以成立单独的审计部门,也要聘请外部的会计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第二,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审计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类会计资料进行核查。對于每一笔资金的来源、流向都要认真核实,确保企业资金安全,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第三,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监督。对于应收和预付账款,应定期核查并评估其坏账风险,及时调整账款的回收期,减少坏帐损失。对于物资的采购环节,审计人员要不定期抽查采购的物资,核实物资的型号单价数量等是否和采购单据一致。对于存货,除了要定期进行实地盘点,还要重点关注存货的收发两个环节,要求每次入库出库都要记录,并要有负责人签字,以便日后核查。第四,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审计部门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内控目标为依据并制定考核标准。每月末都要根据考核结果分别给予奖励或惩罚,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员工的加薪和晋升的考虑范围。同时,还要有反馈机制,听取采纳员工的意见,及时改进企业内控的缺陷,完善内控制度。

(四)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第一,领导层要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大作用。由于企业规模限制,就算不能成立风险管理部门,也要有专门负责风险评估的专业人员,并且要对负责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专业程度。第二,要借助信息系统来构建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企业可以引进ERP系统,借助该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收集到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以便建立信息平台,进行风险分析,找到风险点,并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对于不同级别的风险,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相应的负责人员要随时关注风险的发展走向,并及时作出调整方案,最终形成企业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第三,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估。企业需要评估客户信用度,据以预估应收账款等债权的回款风险;对于难以收回的账款要提前做出准备,计提坏账,调整回款制度,尽量减少损失。要认真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根据各项数据、比率等找出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以便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方针。企业还要全面实行预算管理,运用科学的预算方法,制定合理的财务和非财务的预算方案,从中分析出可能出现的风险。第四,重点关注外部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现状、产品的特点和竞争力,评估企业在与其他同行竞争中存在的风险,并根据经济形势、市场行情和企业的发展方向,评估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存在的风险,若外部风险评估难度较大、企业能力有限,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或者人员为企业进行系统全面的风险评估。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在目前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其面临的外部风险和竞争压力也在日益增加。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冲击的一个有力办法。为此,企业应该加强内控工作,强化内部控制的环境,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健全企业内控监督、评价和风险预估机制,力求实现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内控管理,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   程小康.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浅析[J].经管空间,2019(16):136-137.

[2]   伍方英.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管理创新,2019(12):26-27.

[3]   鹿文革.探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要点[J].中国集体经济,2021(35):147-148.

[4]   叶晓燕.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及完善研究[J].财会管理,2021(9):68-69.

[5]   林嘉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2021(14):109-111.

[责任编辑   柯   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