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摘要】内蒙古清水河西岔遗址第三期西岔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填补了内蒙古中南部商周考古的空白。西岔文化的遗迹及遗物,对于研究该遗址的性质和中国早期青铜冶铸技术的起源等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西岔文化;灰坑;陶范;性质
一、西岔文化及其特征
西岔文化由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岔遗址而得名。从1997年至2002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岔遗址共发掘四次,可分为仰韶、龙山、朱开沟、商周时期四段。其中的商周遗存,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被命名为“西岔文化”。另有四塔、扑油塔和碓臼沟等遗址,统称为“西岔文化遗址”。其文化特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石城墙及房屋
石城墙位于遗址1区北部,宽1.2—1.5米、高0.6—1.6米,东西走向,长约150米。未发现城门遗迹。房址发现18座,位于城墙内部,为半地穴式,平面呈长方形,多为单间,仅见2组双连间建筑。多数房屋有夯土墙,地面垫土,屋内有灶台,门道多朝向东或东南方。
2、灰坑
遗址中发现有灰坑132座,其中以椭圆形、圆形的直壁平底坑为主,圆形或方形的袋状坑较少。个别灰坑经过进一步加工。灰坑中多包含有破碎的陶器和其他遗物,少量有青铜器。但有些灰坑中放置被肢解的人骨和填充石块的现象。
3、墓葬
墓葬发现较少,共18座,均为竖穴土坑墓,形制较小,流行单人侧身直肢葬,头朝向北或东南方。随葬品较为简单,多为项饰或耳饰,另外还发现少量管銎铜斧、穿孔石铲、贝等,罕见随葬陶器。
4、生产工具及兵器
遗址中出土有较多农业生产工具,如长方形石刀、石斧、骨铲等。手工业生产工有石凿、陶纺轮等,种类繁多,另有较多的陶范。渔猎工具有网坠、骨镞等。兵器有青铜镞、管銎斧及短剑。
5、生活用器
陶器多为夹砂灰褐陶和泥质褐陶,以绳纹为主体纹饰,水波状划线纹较具特色,少见附加泥条、乳丁及镂孔的装饰。主要器型为鬲、甗和高领罐,另外还有鼎、缽等器物,均为手制,流行鋬耳及外叠唇。
二、遗迹、遗物等所反映问题分析
1、遗址位置、数量和房屋门道朝向
目前所发现含有西岔文化因素的遗址有上述四处,均位于内蒙古南流黄河东岸。可见,该文化遗址数量远低于该地区其他时期的遗址数量。据党郁的调查:永兴店文化——朱开沟文化时期遗址数量虽有所恢复,但之后的西岔文化——西麻青遗存,遗址数量急剧减少,在调查区域内降至为零。可见,距今3000年至2600年间,西岔文化出现,但他们建立的聚落十分稀少,西岔文化仅在南流黄河东岸很小的区域内建立了少量据点,未能在内蒙古中南部实行覆盖式的占领。而进入距今2600年以后,该地区气温回升,这时北亚体质特征的人群大规模南下,浑河南岸的阳畔墓地的人群就是典型代表。
西岔文化的房址门道多朝向东或东南方,而夏家店下层文化、朱开沟文化等遗址中发现的房址门道也都大多朝向南方或者东南方。这是受中国北方季风气候影响所致。门道向东或者东南方,不仅冬季可以避免寒风直入,也可以使夏季凉风习习,并且便于采光。
2、灰坑的用途
西岔文化的灰坑大多形状规则,并且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可见这些灰坑的用途更有可能是祭祀坑或者窖穴。而少量埋有人骨和填充石块的,可能是一种“人祭”或“石祭”现象有关,后者在青铜时代曾经流行于西北地区。
石璋如先生指出:“窖有两种用法:一种为藏种子,当新粮下来的时候,选择佳种,藏于地下,来春即拿出播种。一种为避兵匪,将粮食埋在地下,而留一小部分在外面,供日常之用需,匪将外面之粮食抢去,而地下的粮尚可发开取用。”这一时期,中原商文化与地方土著文化关系复杂,战争多发。结合西岔文化所出兵器居多,可知西岔文化时期的战争较多。因此西岔文化的灰坑大部分应是当作窖穴来储粮的。
另有一些灰坑里出土有残破较为严重的器物和使用过的陶范,推测应是垃圾坑。
3、青铜器及陶范
西岔文化的青铜器多见遗址中,少有随葬。种类有刀、管銎斧、空首斧等。曹建恩归纳如下:(1)器类组合为直柄齿状格剑、管銎斧、弹簧式耳环、锥等,其中剑斧的数量最多,刀及弹簧式耳环占有一定比例。(2)纹饰种类简单,波折纹、镂孔多见于剑柄,而圆圈纹、多装饰在斧身。刀多素面,个别柄部装饰波折纹。(3)制作工艺粗糙,器物形制固定。
西岔文化青铜器群,北方因素显著,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同时受中原文化影响。乌恩先生认为:“北方草原地带与中原地区并非是隔绝的,它们之间的联系随时都在进行。”
战争进一步加快了两者之间文化的联系。被统治者与统治者之间的“进贡”与“赏赐”的关系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如杨建华分析朱开沟墓葬认为“早商文化与朱开沟文化的文化交流可能是通过战争的形式来完成的。”西岔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的青铜武器表明,该时期战事频繁,战争交流可能是西岔遗址中原文化因素青铜器来源的主要方式。
西岔文化的陶范散见于遗址中,多为兵器铸范,残损严重。以斧范最多,剑范较少,且未见完整者。另发现有坩埚残片。同时还有一些陶范与青铜器同时出土,包括管銎斧、剑等,并且大体上可以相对应,这说明这批陶范属于当地,并非外来。
在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中,陶范只见都城遗址中,或许因为陶范可以铸造象征王权和神权的青铜容器用于作为维系等级制度的礼器,中原王朝对陶范铸造技术实施专控。而西岔文化陶范的出土,说明商晚期,该地区也出现了陶范铸造技术。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来自于西方。而作为东西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通道,西岔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就显得格外重要,为讨论中国早期青铜冶铸技术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4、遗址性质分析
通过相关的研究得知,西岔文化之前,这里都有农耕活动,而且在西岔时期达到最高峰,与这段时期的温和偏干气候有关。这一时期粮食作物处于高产期。但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存粮显得更为重要。
继而结合出土的遗物遗迹,我们发现,首先,目前西岔文化发现房址较少,仅18座,可推测总体数量也不会过多。其次,墓葬数量较少,遗址中多见青铜兵器,军事色彩浓厚。再次,遗址内灰坑数量较多,共有132座,且多用于储藏食物。因此,推测该地是一处有驻军把守的屯粮之地。
三、结语
内蒙古中南部位于北方长城地带的中段,是研究北方考古学文化的重要区域。商周时期,随着气候的变化,这一地区经历了一个农牧转化。西岔文化正参与了本地区农牧转化的历史进程,不仅在时间框架内填补了本地区的考古空白,亦为北方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的内涵增添了新的内容。
西岔文化遗址的内涵丰富,文化面貌独特,对于探讨早期粮窖问题、中国青铜铸造技术来源等诸多问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清水河县西岔遗址发掘简报,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R]. 远方出版社, 2001.
[2] 曹建恩. 内蒙古中南部商周考古研究的新进展[J].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6(2).
[3]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 朱开沟遗址[M]. 文物出版社, 2000.
[4] 汤卓炜, 曹建恩, 张淑芹. 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岔遗址抱粉分析与古环境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 2004(00).
[5]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浑河下游区域性考古调查报告[R]. 文物出版社, 2013.
[6] 乌恩岳斯图. 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M]. 科学出版社, 2007.
[7] 石璋如. 晋绥纪行[M]. 独立出版社, 1943:53.
[8] 曹建恩. 西岔文化初论[D]. 吉林大学, 2003.
【作者简介】
郝柯羽,男,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北方民族考古、陶瓷考古与鉴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