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王阳明心学体系分析

时间:2024-06-04

【摘要】王守仁,别名王阳明,是明朝中期伟大的大儒。王阳明在明朝中后期,清朝乃至中国近现代社会和甚至到整个东亚地区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而其为后世所留下的种种传奇的故事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王阳明门下弟子更是不计其数,甚至在王阳明去世之后分化成了诸多学派。而他自己更是成为了伟大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

【关键词】知行;本心;心外无理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因其曾经在会稽山阳明洞修炼讲学,故世人又称阳明先生。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去世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谥号文成。王阳明因为上书反对把持朝政的司礼监刘瑾,遭其迫害,贬至贵州龙场做驿丞,历尽艰辛磨难,终于在龙场彻悟格物致知的道理。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在赴江西上任的途中遭遇了宁王朱宸濠叛乱。王阳明集合义军,大战三次,终在鄱阳湖大败宁王,并在事后因军功被朝廷封为临安伯。而这一事件使得王阳明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及影响迅速地提升。嘉靖六年,广西再次发生少数民族的叛乱,王阳明临危受命,再次替朝廷出征,很快平叛,于归途中突发旧疾,卒于南安,时年五十七岁。

阳明先生年少时,曾受朱子学派氛围的影响,认为成为圣贤应当是人生中头等大事,而要成为圣贤,就应当去“格物致知”。然而在“格”了七天的竹子之后,王阳明不仅没有“格”到成为圣贤的道理,却被一场大雨给淋病了,这件事在王阳明的心头上产生了极大的困惑,从这一刻起,王阳明开始对朱子之学产生了怀疑。在经历了重大的政治挫折,继而又被贬放到龙场后,面对如此的艰难处境,王阳明想明白了长期以来困扰他的一个哲学问题,也就是“心与理”之间的关系。王阳明认为,一个道德境界非常高的人,其知识水平不一定会很高,相反,没什么知识的人,也不能说其道德境界就很低,因而人们应将追求完善的道德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王阳明与朱子的思想分歧就产生了,即外在的客观知识是否是一个人拥有完善的道德境界的必要条件。王阳明将道德人格的追求看作是人生中第一重要的事,但与此同时,他也不抛弃外在的物理世界。随即在悟道过程中他提出了“心外无理”的概念,而“心外无理”概念的提出,则在当时以朱子之学为主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也同样遭受了很多质疑。他认为所有的道德行为都应当由一个作为主体的道德意识发出,而这种意识恰恰是道德主体的自我体现,而不是源自于道德对象。王阳明将“心”作为道德的主体,也就是说所有的“善”这种行为都应被包括在“心”之内,而不应当在“心”之外。王阳明曾经说道:“理也者,心之条理也。”这即是说所有的善都在心的条理内,即“心外无理”,他认为没有自己的心,也就没有了自己的良知,那么人世间的一切就都与本来的面貌不一样了。在“心外无理”的基础之上,王阳明又进一步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哲学思想,即我的心所散发出来的良知,就是世间一切万事万物所具有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就是造化的根本。王阳明对《大学》之中所提到的“心、意、知、物”这四类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即“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这四类概念之中,他尤其以意作为核心。他认为,这个世界如果不存在人和人的心,即使这个世界仍然是客观存在的,那也是不具有任何现实的意义的,正是因为这世界上有了人,有了人的心的存在,才能使得各物为各物,客观世界才有了现实的讨论意义和存在意义。

在朱子之学如此盛行的背景之下,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可以说是要受到很大的质疑的。他所提出的“知行合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他强调“知”与“行”共同的本体,也就是“心”,所以“知”与“行”本身就应该是统一的,而因为人欲的污染,才使得“知”与“行”本身不再变得统一。第二个方面就是他所强调的“真知”。王阳明认为“真知”就一定可以“行”,即“真知即所以为行。”第三个方面就是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是把知行当成是一个连续的从头到尾的完整过程,也就是说行是知的具体的落实的过程,而知则是对行有引导、预测的作用。王阳明认为,即使没有行动,而只是有念头,也是等同于行的,即强调极端的道德主义,企图用极端的道德主义来限制人的活动。人只要有恶的念头,就已经是属于不善的行为,这固然是有一些不妥的,而且也是不会实现的。而在到达这一境界的过程之中,王阳明所强调的“格物”方法也与朱子及二程的“格物”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王阳明并不看重对客观知识的求索,所以在“格物”的方面,其主要是从减轻担子出发,他认为事物的本身无所谓善与恶,而其善恶应当源自于自身道德主体,取决于人的善良的意志,所以王阳明认为,可以做到“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就可以了,就是说纠正事物中不善的地方,使其变为善的一面,能做到这样就已经离圣人不远了。

王阳明在在自己的晚年时期已然名扬四海,他逐渐开始总结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将其渗透到自己的哲学思想当中来,得出了集大成的“致良知”之学。而“致良知”说将王阳明的思想总结的更为简易直接,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也是他的学说传播如此之快,如此之广,以及便于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之一,这也使得他的哲学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认为良知就是一个人的好恶之心,一个人的知是非的心。每个人都拥有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还不足以成为具体的道德实践,因此还需要去进一步的推动与扩充。而“致良知”说正是对其的扩充与推动的过程。在这之后,他又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概括总结为四句话,即“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在即将人生当中的最后一次远征之前,对其弟子所讲的,而这正是历史上著名的天泉证道,此时的王阳明终于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为圣的箴言:“天地之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就是阳明之学为何在明中叶之后有如此巨大魅力的原因所在,因为他给了社会中每个人—无论这个人职务大小,无论高低贵贱的人生活的动力,就是去用生命的激情去肯定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劳,去肯定自己的平凡即伟大,让所有人在努力之中,将道德意志始终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之中,让每个人不至于在枯燥的生活当中不至于迷失自己,让人人在平凡的努力之中皆为圣贤。

孟子曾经说过“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就是心学的神秘主义体验,从孟子到陆王,他们都在心学的神秘主义体验过程当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谛。王学之所以在明朝及后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是因为他突破了传统理学的固有的观念,冲击了宋代以来已经基本成熟的以程朱理学为首的儒学理论体系,其对于心学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使得儒家学派有了新的面貌。王阳明的事业功绩不仅是在古今的儒者中绝无仅有,而且在整个有明一代的文臣武将当中也是十分的突出。纵观古今,阳明一直都是一颗耀眼的星辰,而他的哲学理论也会永世的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 杨立华. 宋明理学十五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0.

[2] 陈 来. 有无之境[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12.

【作者简介】

高尚(1992—),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中国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