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老子“清静寡欲”论

时间:2024-06-04

娄婉莹

【摘要】老子的“清静寡欲”论不简单地等同于“禁欲主义”,而是一种人生哲学、处世之道,这种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对于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清静寡欲;处世之道

“无为”是老子及整个道家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也是道德经中所表述的中心思想。无为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乃至人们的一般的观念及行为均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就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依托浅谈下对“清心”的理解。

一、何为“清静寡欲”

清静寡欲,通俗点说就是保持心地清静,减少欲念。要谈“清静寡欲”,便有必要解释一下“欲”,《说文解字》中“欲”,本义为欲望,愿望。在异体字中,“欲”由“谷”、“欠”、“心”三部分组成,可知欲由心生,是因心有所需,情由所好所致。但若欲望像两山的沟壑一样既深且宽以致“欲壑难填”,那就非人之正常欲望了。人有欲望是人的本性,欲望分为生理和心理两种。而人作为高等动物,生理欲望不仅仅限于食欲。肚子的问题解决了,就会产生衣、住、行等愿望。如此这般,欲望的气球就膨胀起来了,气球到一定的极限会爆炸,而欲望膨胀的人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需要“清静寡欲”的时候就到了。《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想尔注》释曰:“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从而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学道修道应做到无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亦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太平,人们则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人修大道,体行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静之道意。教条式地理解清静,或把“死寂”、“静止”看做是清静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二、浅谈清静寡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简单说就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人的欲望是一点一点堆积最后才爆发显示出来的。当你所处的环境与你的初心不符,慢慢的当时的新奇和排斥感或许就会变为一种接受和理所当然。然后就沦陷在一个与自己背道而驰的世界里。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这段话很明显的表示了,纵欲无度的人最终心会不受控制而狂乱。

纵欲一出便狂躁,躁则心不清、智不明,“清心”的重要性呼之欲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第二十六章)是说,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厚重是清心的根本,这样才能沉下心去。何为君子?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而老子文中”君子”与“君主”比较,显然他的矛头指向是“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国王,认为他们奢侈轻淫,纵欲自残,即用轻率的举动来治理天下。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这与“清静寡欲”四字不谋而合。

三、清静境界

怎样的修行才能进入真正的清静境界呢?《云笈七签》中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真仙直指语录》中也说:“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其核心的法则就是少思而寡欲。然而,人生在世,名利声色不断挠得人们欲望滋生,浊动不已。这就要培养我们的定性了。

《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灾祸的发生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欲”。所谓寡欲,就是要求人们对世俗的名利、声色、财货的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用极端的行为去猎取,不要有非分的念头和过分的奢求,嗜欲过重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复杂人际关系,成为社会恶害的根源。要以寡欲为行为准则、最终达到“道常无欲乐清静”的最高境界。如此看来,清静者必先寡欲。而寡欲则必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天使之所以能够飞起来是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自然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权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当和周围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心胸自然就宽了。

四、“清静寡欲”的现实意义

我们今天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社会已经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因素极大地干扰了社会的正常发展,更有甚者已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所谓和谐与不和谐是就关系而言,当前不和谐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而其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人的自私与贪婪。今天我们要解决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重新调整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人类自身来找原因,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人类自己造成的困难,就必须由自己来解决,而解决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人们明白“知足者富”的道理,从而能够适当地节制自己的欲望,达到某种程度上的“清静寡欲”,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最终走出困境。

古有周敦颐之《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今有笔者之《爱道说》;“诸子百家之言,治国者甚多。秦皇嬴政独爱法。自武帝来,世人犹尊儒术。予独爱道之出乱世而不争,经宠辱而不惊,顺其自然,不轻不躁,静心寡欲,万物相生,可粗读而亦可细品焉”。就笔者而言,儒家是行为方式、处事方式;道家是心态;法家是原则。儒家讲究中庸,道家讲求自然,法家苛求严谨。三者跟性格联系就是外圆内方,淡泊得失,严于律己。其实人的性格是多面的,单一的性格只会使人偏执或者说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单一的性格基本就是单一的认知,因为无法接受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所以盲目排斥,这对其是很不利而且会伤害到他人。所以,性格的多元化,各个方面的互相弥补就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上更好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参考文献】

[1] 饶宗颐. 老子想尔注校正[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2] 张君房. 云笈七签[M].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3] 杨伯峻. 论语注译[M]. 中华书局:北京古籍出版社, 1958.

[4] 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价[M]. 中华书局, 198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