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杨旭光 李爱鱼 李澎霖
【摘要】从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宏观经济的发展环境来看,艺术含量和文化含量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担负着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促使着产业项目与艺术教育向着协调化、合理化的方向转换。面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如何使高职艺术专业建设与产业经济结构协调同步,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能力,这对艺术专业自身的建设和区域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区域产业经济;艺术专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一、区域产业经济结构与高职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区域产业的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产业经济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层次、规模和水平,产业结构直接或间接的制约着高职艺术教育结构的内部发展与变化,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并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在当今高新技术的引领下,新型文化产业的出现为河北省高职艺术学科的建设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譬如: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保定动漫产业园、涿州影视城、唐山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河北数字印刷产业园等,这些具有相对优势的文化艺术产业,以科技为导向、以创意为核心,在培育和重点发展影视技术、陶瓷艺术、动漫游戏以及文化产业衍生品等方面,有效地带动了各区域高职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我省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建设基础和专业发展空间。据河北省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73%;2013年占GDP的比重3.25%;2014年占GDP的比重3.75%左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产业主导地位的不断加强,代表着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北省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校企联合办学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因当下高职艺术院校大都缺乏与企业之间的基本互动沟通,不能充分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导致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盲目跟风,造成毕业生就业质量普遍偏低的现象。二是立足于产业特点,新兴专业与交叉专业建设的欠缺;艺术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我省现行的艺术课程的设置过于重视单一学科的纵向排列,忽视了各个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其结果是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综合能力不能真正适应当前新型产业的需求。三是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社会各界认为高职艺术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替补,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企业用人单位一味注重高学历,这使得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得不到社会认可,已严重影响到高职艺术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
二、产业结构背景下高职艺术专业建设路径
高职艺术专业建设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区域产业经济效能的发展,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点,建立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职艺术专业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设置。
1、根据区域产业特点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与行业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现实观念,确立新的教学课程体系,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设置不同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并结合高职院校艺术学科的优势,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进行相应的设计,这对原有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新专业的建立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推广性。例如:秦皇岛玻璃行业发展较好,可以开设玻璃旅游纪念品设计,吹制玻璃工艺、拉丝玻璃、镶嵌玻璃等技术型专业课程。当然,专业设置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程设置应该紧密结合产业现状灵活调整更新,这是高职艺术教育稳步提升发展的首要环节。
2、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效交流合作机制
坚持高等职业技术的教育观,建立高职艺术院校与企业合作实践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高等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在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以产业需求和岗位需要为重点,围绕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模式,重构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理念,建立职业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强化合作互动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转换,以此适合产业的发展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3、构建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资源供求信息对接
高职艺术人才信息与产业的对接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建立互联网艺术专业人才信息库系统,不仅能够促使产业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及时了解产业的供求信息来进行合作交流。这样企业机构也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如此便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专业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高职艺术教育与区域产业的有效对接。
三、加强高职艺术专业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体系
高职艺术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保障體系,这就需要不断提升艺术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构建开放多元化职业教育体系、拓宽学生培养口径,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高职艺术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培养出适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1、提升艺术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就区域劳动力规划的长远角度来看,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高职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进行专业设置,首先要考虑到将产业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在课程中完成项目的设计;其次是实施顶岗项目实习或课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产业项目中,以此提升专业设置和区域产业经济的适应性,实现职业岗位与实际工作零距离的对接。
2、构建开放多元化职业教育体系
基于专业课程相关理论的综合性认识,实践教学则是根据产业需求而形成的技能培训教学体系。课程有目地、有计划的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入到企业参与项目设计,进行产业调查、设计论证、提出设计方案,用以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产业项目实训能力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拓宽学生培养口径,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按照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置教学计划,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使有限的专业覆盖尽可能多的职业岗位,加强专业间的融合渗透,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四、结语
在当前河北省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高职艺术专业改革建设的首要因素,也是优化高职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依据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化教育资源集约化的运行,构建一个与区域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体系,才能带动高职艺术专业健康有序的建设,推进区域产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课题项目: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SZ151234
【参考文献】
[1] 周建松, 盛 健.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成效[M].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5.1.
[2] 张延平. 区域人才结构动态适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8.
[3] 谭志云. 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新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9.
[4] 彭静雯.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学科规训的突围[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1.
【作者简介】
杨旭光,男,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管理、美术学。
李爱鱼,女,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
李澎霖,男,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