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听明月说话

时间:2024-06-04

谢宝琰

听明月说话

谢宝琰

中秋夜,月光明净如水,静静泻于万物之上,安谧又带着淡淡的哀愁。

城郊一户农家小院中,酒盏在光影交错中叮当作响,剥开的橘柚散出丝丝清香。 人们在桌前围坐,欢声笑语在小院的空气中升腾,融入清冷月色,温暖如冬日里的炉火,羡煞一旁的梨花树。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天伦之乐”吧。

就在这阖家团圆之时,爸爸却拉着我,离开这温暖的院落,来到小院背后的小山坡。

“爸爸,为什么带我到这儿来?”我疑惑地问。爸爸没有回答,而是背起双手,在草地上来回踱步,时而弯下腰抚一抚地上的草,时而抬起头望一望天上的月。 月光洒在他皱起的眉上,仿佛那道道沟壑中嵌入了深深的哀愁。

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忽然他开口道:“三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晒谷场。 那时,你太婆常常在晚上带我来这里数星星、看月亮,我听着蛙声,闻着稻谷香,听着你太婆讲故事,常常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我知道,爸爸又在想念他的外婆了。 爸爸曾告诉我,他的外婆是他最敬重的人之一,她教会了爸爸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望了望爸爸,他的眼眶湿润了,眼镜片上雾气朦胧。 在月华的浸润下,他坚强的心仿佛柔软下来。 尽管他的镜片已经不清晰了,但我还是能透过它感受到爸爸眼中的思念和哀伤。 那种无可奈何却又深入人心的想念在空气中蔓延,将周遭的一切都染得分外凄清。

爸爸似乎不好意思让女儿看到他脆弱的一面,静静地走开了。 而我则抬头看着那一轮明月。 月光轻盈地落在树上、房屋上、草地上,单薄、虚无,仿佛一支从远古传来的乐曲,凄切、哀婉,向我诉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我仿佛看见,苏轼披头散发地坐在短松冈上,对着一堆黄土,洒泪写下“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诗句;我仿佛看见,杏花村外的小路上,行人们在清明时节的连绵阴雨里失魂落魄……人死不能复生。 难道,失去了亲人的我们就要一辈子活在思念与痛苦之中吗?

这时,我仿佛感觉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美好的祝愿背后,隐藏了深深的无奈。

真的只能是“但愿”而已吗?我怔怔地望着月亮,仿佛在等待回答。 看着看着,我的心仿佛被月色包围,我忽然觉得月好美,于是忘了周围的一切,伸出手去摸。 月光像一泓汩汩的生命之泉,是那么温柔,却又那么坚定,缓慢而源源不断。

它就这样流淌着,仿佛冲开了我的心结,让我想明白了许多事——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我们应当勇敢面对,并学会承担生命中那些不可避免的伤痛。 生命之河会像月光那样源源不断地流淌下去,我们也要像月光那样平和而又坚定地活着。

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而我想说:“古人不见今时月,明月将照后来人。”我起身绕过小院,来到爸爸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说:“爸爸,别伤心,你还有我呢!”

(指导教师 黄绍文)

(责任编辑 曹 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