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刘英丽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地理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开展人性化的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地理课程时,就需要建立以“自主探究知识的模式、课堂合作教学模式以及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还要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成为主动、个性的主体。
关键词:初中地理 有效指导 主体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111
初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基础学科,是集趣味性、挑战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对初中生的发展而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地理知识需要建立有效教学理念,要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有效教学转化成一种实际行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笔者将结合实践进行探究。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创设和谐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当中。过去秉承着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既束缚着学生的思维,消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将逐渐被淘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有效的提问、小组交流和讨论以及开展辩论活动等方式把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为他们探究新知创设较为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也要主动参与进来成为其中的一员,与学生展开交流,和学生做朋友,以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也可以借助插图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地图的能力。众所周知,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现行地理教材中的图表数量也比较多,对于一些没有文字说明的图幅,学生需要自己去观察、分析地图,然后再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性。因此,教学生阅读地图,要把重点放在方法的指导上。结合问题,借助看图、拼图、画图等,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借助地图学习,既能丰富他们的地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生活促“互动合作”教学
地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在此发掘出与地理知识相关的问题,使生活现象“进入课堂”,引导学生展开“互动、合作”,有助于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例如,在探究《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二节《气候》这一知识点时,先要求学生结合本市的气候特点,尤其是结合本市2015年上半年的天气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再思考:我国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这个特点在我市的气候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也能很快结合本市2015年上半年的天气——5、6月份细雨绵绵,多日不见阳光的具体情况分析、理解。接着,教师再组织学生一起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结合实际,理解、记忆,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发生明显变化的风。这样的教学比起教师单纯地口头叙述效果要理想得多。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只要能结合当地的实际生活情况,发掘出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展开互动合作,探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既能让学生感悟地理知识,又能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突破常规,发散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从过去的“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方向转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学习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实践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结合每节课的知识特点,设计出多种形式的互动,通过引导、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他们结合知识规律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在适时、适当的时机给予点拨,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在讲解“地球运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不要急于简单地介绍自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等内容,而是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地球不是自西向东转的,而是自东向西转,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假如地球转的速度比现在快一些,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麦哲伦的东西航行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如果是南北航行呢?地球如果不公转了,是否还会有四季变化?这种逆向提问,别开生面,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改变学生单一的思维习惯的同时,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也是地理综合性思维的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以及解答规律,切实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才有助于当学生遇到新问题时,能迅速确定正确的解决思路。例如,在分析《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这一章节内容时,当讲到中国地理位置这一知识点时,我先将半球进行有效划分:经纬度变化规律、七大洲的一些重要分界线,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地球五带的相关知识,在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没有忘记或者正在忘记的情况下及时复习一遍,再讲解新课,效果很好。然后再将中国地理知识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对比、学习,及时“温故而知新”,有利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效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顾钻德.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新校园:理论版,2010.
[2]孙智慧.乡土地理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学为例[J].现代阅读,2012(5).
[3]段玉山.地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江流.影响合作学习实施的因素分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