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时间:2024-06-04

摘要:培养创新思维最好的训练方式是写作,能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写作过程中,诙谐、幽默,或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收到交际中的应有效果,这都是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让学生懂得“人云亦云的,我则不云”,避免俗套。写作,回归真实生活,让学生的写作“活”起来,才是语文教学课改的宗旨。

关键词:作文;创新思维;自主

在新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渐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外,还应该把重点放在自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核心能力。写作是培养创新思维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日常人们喜欢诙谐、幽默的说话方式,这样可以收到口语交际中应有的效果。比如,“节外生枝法”也是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

当然,要有创新,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工作中似乎有点难。要懂得写作是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属于精神产品。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作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是主题思想上的创新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的核心及最本质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单纯的主观认识,“发前人所未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奇特作用。所确立的主题一定贴近生活,让作文创新回归真实生活,这样学生进行写作时不会感到无从下手,这就是说的“活”。

多角度思考,同一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原因就在于对这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以《我看到了大海》为例,有的学生写犹如大海一样的胸怀;有的写到了自己对生活的希望;有的写执着精神;有的写个性与韧劲;有的写人生一路凯歌等等。使学生懂得写作角度的不同,体现在所涉及的不同的知识上。但回归生活,反映生活是真的,要对之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有所发现。

选择主题的角度,要有创新。那么,如何回归社会真实生活呢?可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修养、理想与前途、学习经验、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等;也可从社会生活和材料中发现出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的本质和规律,让学生懂得写作越贴近生活越感人。

二、选择材料上的创新

选择材料的创新即选择新颖的,别人不注意的,或不了解的材料,且具有典型性,能准确地为主题服务。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周围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物随处可见。生活不是缺少新颖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那些平日最不引人注意的素材,往往是最能表现生活的东西。最佳材料的选用,需要独具慧眼,颇具匠心。

此创新也体现在多注重无人涉足的“短缺”材料。“新”即体现它的价值,要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教师应在其教学中,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实用的新信息。

一篇好文章的鲜明特点即选材的创新,但并非任何新材料都能写出好文章,还要看它是否具有内在的价值。因此既要抓新材料,又要重视深入挖掘材料所具有的价值,使下笔的文章既避免了俗套,又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

三、写作方法的创新

写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表现方法。诸如常用的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只要有利于文章的表达,什么方法好,就运用什么方法。如节外生枝法: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生活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读来新鲜有趣。

四、是语言表达的创新

大凡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是认真下过一番语言锤炼的苦功,都力求语言的创新,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语言魅力。教师指导学生语言创新先要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反复吟诵,仔细品味,以语言大师的代表作品为养料滋润自己。同时还要向生活学习。如写感恩类文章,学生拟下了《妈妈,您别发愁》等。让学生多学习日常用语并借鉴使用,常常能收到奇效。

语言要创新必须使语言鲜明、生动。“鲜明”就是要使文章的语言感情色彩褒贬分明,不能含糊其辞,要充分发挥它的表达效果。“生动”就是指语言的艺术性,这表现在语言运用中要具有最大限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生动的语言能够真实而恰当地再现说话人的语气、声调、感情、神态;能够注意句式的选用和变化;能够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和表现方法,使语言自然和谐,富有创造性。好文章的语言独特之处,就在于灵活自由的词语搭配方式及修辞手法的自然和谐。语言的创新需要大量的积累,只有做到“厚积”才能“薄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在于日常的培养训练。

1.让学生在表达与交流方面,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2.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思维;力求让学生作文表达有个性,有创意,让学生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3.写作创新还应鼓励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好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点对于语文教学很重要。

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断地创新,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真正体现作文创新,回归真实生活,从而让学生的写作“活”起来,不再因写作而苦闷。

参考文献

1.《职业技术教育》.

2.郭根福,周秀琴.《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郭根福.《高中语文教育评价》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

张玉清,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职中教师。毕业于河北师大。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高中语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