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形势下高校适应性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4-06-04

肖朝霞 马卓群 杨永鹏

摘要教学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应及时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将传统的行政型管理模式转变为科学的适应性管理模式。适应性教学管理模式强调适当分权、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变动采取灵活应变态度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

关键词行政型教学管理;适应性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改革

高校教学管理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保证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以顺利给实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预定目标。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研究教学及其管理体制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高校教学管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也需要给教师施展创新教育的空间。这一切必然要求对已有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运行模式和僵化的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此外,新时期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内容更加综合化,加之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随着社会对用人标准的变化、学生和家长求学需要的提升等,都使高校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环境中。原来注重维持规范化条件下常规运行的行政性教学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的变化,必须进行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它强调按照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对教学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具有集中统一、有章可循的特点,但也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和计划的封闭性。行政型教学管理强调行政管理者的权威性,往往根据上级指示,依据权力意志作出教学决策,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标准,而忽视了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的参与。决策的民主参与性差,透明度低,甚至存在“暗箱操作”。同时,决策和计划缺乏完善配套的宣传、咨询、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从而呈现为封闭状态。

2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性。按照行政命令和国家计划,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和统一的评价方式。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呆板、选择空间狭窄、教学内容陈旧,不利于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3计划执行的强制性。实行从上到下的垂直管理方式,强调权威与服从,上下级之间,管理者和师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往往成为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和主体,处于教学一线的师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

4评价分析的形式化。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强调以决策者为中心,被管理者的评价往往只是一般的信息收集,并不是作为参与决策的重要手段。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欠科学、信息收集不全,加之有的学校将教师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简单化为单纯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对教学的全程评价更少,使评价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计划的学年评价和整体评价就更少。

二、适应性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适应性教学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一是建立开放性的决策计划体系。管理者通过适当分权,如扩大专业院系决策和管理权,教师和学生有权参与教学的决策、计划和管理等;二是管理者只在宏观层面进行指导,各系室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选定教材,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三是执行弹性化计划。允许在计划执行中根据信息反馈、中期评价等,对课程组织、课程难度、教学要求等进行及时调整,以随时适应教学的需要;四是采用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程序,并在师生参与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教学。

三、适应性教学管理模式的效果

1通过减政放权,提高了专业院系教学管理的自主性。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决策机构上,仍然是按照等级制设计决策的来源和分配。一般管理层次由上而下: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务科、教研科、教改科等)-二级学院(系)。工作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地下达指令和自下而上请示汇报的。校长享有一般教学事务的最后决定权,教务处是作为协助和落实校长决策的职能部门存在的,这两级机构有相当大的决策和管理权力。相反,二级学院(系)的权力相对较小。应对这种集权式的体制作出改革,转变校长和教务处的职能,增强其宏观的规划和指导职能,将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允许二级学院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2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增强了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与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相应的机械性思维同时又是一种经验性思维,管理者注重的往往是传统的延续、历史的类比、经验的积累、单向的回忆,以及主观的判断和想象等,缺乏对现代新兴管理方式的运用。适应性思维则是要求本着一种开放的态度,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3师生参与管理,实现了教学管理的民主性。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明显的权力失衡,特别体现在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适应性思维指导下的新型教学管理尊重管理对象的主体性。教师和学生,拥有充分的决策、监督等参与权力。管理者从过去的“大包大揽”转变为加强引导和服务,大力倡导师生参与管理。这并非削弱管理者的权力,而是建立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制衡关系,以促进教学管理更加良性和高效运行。应当注意的是,教、学、管三方的权力制衡具有目的共同、手段互助、交往平等等特征。学生要多一些谦虚、理智和建设性,管理者和教师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支持合作。

4推行弹性学制,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了适宜的环境。

弹性学制克服了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教学计划统得过多、培养模式单一、专业面窄等弊端,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安排教学,在保持必要的统一性的前提下,突出了学习的个性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适应性教学管理模式将极大的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