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灵性课堂,让语文教学彰显思维的厚度

时间:2024-06-04

刘佳

[摘要]思维是课堂的灵魂所在,思维的提升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彰显。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思维中,在活动的参与中训练思维、提升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炼正确的思维方法,促成渐进的思维能力,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思维;课堂;小学语文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常常会流于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能依附于教师的教学得出结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很难获得深刻的感悟和体会,也很难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思维的厚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从而构建充满灵动色彩的语文高效课堂。

一、媒体辅助,创设思维情境

激活学生的思维,构建灵性课堂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多媒体作为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可以让学生听其声,观其色,将文本中抽象的文字以具体直观的形象画面展示出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在人睛入境中感受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在课堂的导人部分,教师为学生播放了深情的旋律一歌曲《母亲》。这首歌曲一下子将学生们的情绪带入到伟大的母爱情境中去,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情感朗读。由于有了音乐的感染,学生们的感情非常充沛,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把握较好。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同时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想一想,自己在和父母交流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自己是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的。这样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课堂的结束部分,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勇敢的心》,同时教师深情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细心体会,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高涨,思维也被很好地激活。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这和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之中深入体会,获得最直接的感受。而且,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多媒体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宣泄和抒发,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意识。

二、思想共享,促进思维沟通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追求热闹的形式,还要注重教学的实效,这样的课堂设计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也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让学生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同时明确这样的问题不要求统一的答案,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然后一起互动交流。经过大家的努力,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说从中看见了一个智慧的苏格拉底,教育方式非常新颖独特,引人深思;有的学生说从中体会到我们要学会珍惜现在,不要好高骛远;还有的学生说这是在向我们展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一生命只有一次,机会也只有这一次,我们要好好把握,才不会错失眼前。

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学生思维交流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的分享,促进思维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收获更加丰富,这样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语文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分层融合,构建梯度目标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在预设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重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有效推进课堂的快速融合。之所以设计梯度教学目标,就是要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组成小组,然后分别布置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预设任务时,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任务是这样的:1.完成教师所发的预习单中关于字词的部分,同时将文本中自己不认识或者理解存在困难的词语找出来,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2.将文本中自己认为描写最为精彩的语句画出来,并且进行批注,写一写精彩的理由是什么;3.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体会一下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概括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特点;4.对于文本中的内容,自己有什么感受或者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或者解决;5.和文本内容类似的文章你还读过什么?和大家讲一讲你读过的故事,同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这样阶梯状的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可以完成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和兴趣进入文本的学习,得到自己的收获。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指定任务的引领下进行更好的学习。这样层层推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四、強化指导,完善对话过程

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对话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有效对话,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的对话真正围绕文本的深度解读进行,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抓住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进行朗读。有的学生抓住了文本中关于阿炳借二胡对着茫茫月色抒发情怀的一段进行深入体会,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细致深入的解读。在学生朗读结束之后,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在刚才的朗读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这时,教师播放了《二泉映月》的曲子,让学生在这样的乐曲声中再次体会,学生们被如泣如诉的音乐声深深感染,仿佛看见了阿炳流落街头受人欺辱的镜头,听到了阿炳内心的呐喊,这样的对话过程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和文本自主对话,同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帮助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更加有效地进行。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了个陛化的解读,获得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也是对话教学的成功之处。

五、动态生成,荡起课堂涟漪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过程,抓住他们回答问题的关键点,有效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高潮迭起。

例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时,初读课文时,很多学生容易将文本中的“拨草寻蛇”读成“拔草引蛇”,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辨别这两个字的差别,这样顺势纠错:首先教师将“拨”和“拔”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来读一读,并且鼓励学生演一演这两个动作,结合学生的表演,教师鼓励学生想一想这两个动作有什么区别。教师让学生注意两个字相差的一小竖,学生对于这两个字的区别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处理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机智引导,这样就能借助“生成”生发出别样的精彩,同时也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课堂设计必须建立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让语文教学彰显思维的厚度,让语文教学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灿烂天地,实现灵动课堂的构建目标。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