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形势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内容与时机选择研究

时间:2024-06-04

◆摘  要:随着技术的进步,线上教学逐步兴起,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学形式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线上教学以地点灵活、形式多样在一段时间内颇受欢迎,但是大规模的使用信息化手段和线上教学也让高职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部分学生沉迷于玩手机,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下降;大量的线上教学容易让学生疲惫并产生厌倦心理,加上教师远程监管困难,教学陷入了一些困境。此外,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加上美国的战略打压等各种因素,如何在高职英语课程中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变得十分迫切。如何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实施课程思政引起了笔者的深思。本文拟从困境和途径两方面分析课程思政,提出从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和时机选择几个角度着手探索课程思政的新思路。

◆關键词:心理;时机选择

教育乃国之大计。课程思政,关系着培养什么样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众多课程中,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开设范围广(全校各专业全覆盖),开设时间早(大一开始),从客观条件上说,这是一个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平台。

但是如何思好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信息化在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入推进,传统教学模式迎来了巨大的改变。不可否认,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让教学形式有了很多创新之处,也有利于更加精确地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反馈信息,以便于更好地教学。但是大量的线上课程和信息化手段的推行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学生自控能力不够,对手机过分依赖,长期看手机容易用眼疲劳等,老师监管困难等问题。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冲击,以美国为首的不少西方国家对中国 进行战略打压,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英语课程必然会面临各种文化和思维的碰撞,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引起了笔者新的思考。

一、新形势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

本文拟从问题和途径两方面分析课程思政。当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心理问题

由于信息化手段的大量使用和线上课程的过度推广,加上今年疫情原因,传统的上课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而传统课程思政更多把方向放在文化上,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度不够。课程思政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情绪不稳。由于管控措施的实施,学生长期呆在室内,作息紊乱,加上全部课程都集中在线上进行,上课压力倍增,加上网络畅通性、管理不便等原因,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这种情绪极容易带到课堂和学习中去。

2.学习意愿降低。由于信息化手段的推进,很多教学环节都需要使用手机,有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热衷于玩手机或做其他与本节课内容无关的事情。此外,有些学生时间观念差,通过学习通平台签到、作业完成情况和章节视频观看情况的数据统计发现,迟到早退现象经常发生,知识掌握程度下降,作业完成不是太理想,拖沓现象比较严重。

3.使命担当的缺失。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美国处处打压中国企业,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英语?”“我们是不是应该抵制苹果手机?”面对复杂又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突围?学生往往感觉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对自己用处不大,对于为什么学习英语容易迷失方向,对于英语的学习动力不强。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教育学生既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又要正视对手,以英语为窗口认识世界,以英语为手段向对手学习。如何利用好英语课堂这一平台,通过时事新闻分享与思辨讨论的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任重道远。

(二)时机不当

中庸之道强调“过犹不及”,凡是皆有度。笔者认为,传统课程思政之所以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在于为思政而思政,时机没有把握好。当前的大学生多是00后的一代,个性鲜明,思政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获得了学生内心的认可,思政教育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才能够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高职英语在课程思政方面时机选择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为思政而思政。很多老师在英语课堂中过于强调课程思政,出现了整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思政,比如讲中西文化的碰撞,整堂课程90%的时间都是在用中文讲中西文化对比,导致学生一堂课下来几乎没有学到语言知识。笔者认为这背离了英语课堂的本质。高职英语首先是英语课,不是文化课,课程思政不能脱离英语课程本身,而应该选择巧妙的点进行切入,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让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中成为“画龙点睛”之笔,让思政成为特色,而不是让各门课程都成为思政课。

2.对开学第一节课的课程思政重视不够。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第一节课往往是吸引学生的关键之战。如果最开始没有在课堂上获得学生的认可,后面的课程要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难度可想而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鲜有老师对第一堂课如何课程思政进行精心设计,也鲜有关开学第一课如何课程思政的文章。

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而言,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同时对于在新的阶段到底要学什么充满困惑,学生的三观仍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笔者通过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学生更是无法理解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更不知道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到底要学什么。因此,如何加强老师的方向引导意义重大。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对学生进行三观的引导。这也正是在开学第一课进行程思政的意义所在。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那么这些问题到底要怎么去解决呢?接下来,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后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如何实现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高职英语课程中去。

二、新形势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途径

(一)以时事和案例分析为切入点,加强心理建设

上文提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学习情绪不稳、学习意愿降低、使命担当缺失”三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应该首先加强心理建设。针对学生普遍情绪不稳的现象,可以通过讲好我们身边的故事,用真实、鲜活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专注学习。笔者所执教的班级使用的是《高职国际进阶英语》这套教材,在第二单元第二篇阅读课文是,“Steve Jobs,the Apple tech titan”,课堂上英语老师通过设置口语环节,让学生讲述疫情期间身边的英雄。很多学生谈到了木里火灾,“最美逆行者”,通过这样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此外,老师还可以结合身边的故事,以情动人。笔者就给学生分享了疫情期间一位来自黔东南州的学生一边在家学习,一边在大山深处砍柴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分享,很多学生真正明白了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不负韶华”,从而克服上课耍手机等学习动力不够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丰富课堂内容,培养使命担当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传统高校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我们在运用这些手段的时候不要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而应该以此为载体,充分利用好网络和多媒体的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疫情期间,教师充分运用了抖音和CGTN等网络平台搜集资源,并寓教于乐;运用金舟录屏、快剪辑、剪映等制作课程资源。例如:在学习Unit 3 Manufacturing,通过“大国工匠”等视频激发学生不要单纯学习语言,要将自己的专业与语言结合起来,学英语不是用来崇洋媚外,而是推动祖国的科技的进步,传递中国的声音。通过华为的例子,教育学生要热爱和支持民族品牌,更要推动我们的制造业前行,推动我国的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长足进步。在讲第五单元food的时候,通过播放李子柒的视频,让学生深入思考饮食背后的文化,用英语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道中餐,让学生自己当起博物馆的讲解员、导游、服务员,将课程思政毫无违和地嵌入课堂之中。

(三)做好开学第一节课的课程思政

笔者认为,在英语课中,最为重要的事是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目的所在。尤其是当下国际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弄清楚学习学习英语的意义所在。国家开设任何一门外语课程,都是服务于国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因此我们学习英语正是为了国家的强大。我们学习英语只有两个目的:一是向世界优秀的文明学习(learn from the outside world),二是傳递中国的声音(convey the voice of China)。那么这样的目的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传递呢?笔者在第一节课便进行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有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回答学习英语的意义,而是将这样一个翻译题抛给学生。请翻译:“香港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同学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其中最多的是 “Hong Kong is a part of China.”老师通过讲述a part of(一部分)和part of(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区别,并引证官方的翻译,不仅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还让学生明白了小知识里的大学问,怎样才是理智爱国,怎样从点滴做起,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来讲,其实他们心里并不清楚大学应该怎么过,怎么学。他们的思维或是停留在高中英语之上,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记知识点,背单词;或是传说中的60分万岁,从此不思进取,浑浑噩噩过日子。因此老师在学生非常迷茫的时候一定要最开始做好引领工作。例如,笔者在第一节课精心准备了一个英文小视频《新学期的期待》,通过四个步骤,让学生在看视频、记要点、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的方式,同时达到了听力、口语练习和课程思政的效果,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大学英语是什么样子,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学生明白了在英语课中不再是单纯的记单词、背短语和句型去应试,而也应该培养三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会面临越来越多挑战,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在英语课程思政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程舒通.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诉求、价值和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5):76.

[2]蒋洪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外语,2010,7(03):10-13.

[3]康莉,徐锦芬.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自觉及其实现[J].外语学刊,2018(04):70-75.

[4]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8(03):49-58.

[5]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3).

作者简介

曾光(1987—),男,汉族,四川邻水人,助教,翻译硕士,单位: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英语口译、英语笔译、英语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