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6-04

◆摘  要: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主要有,自我评价不精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自我体验水平较低,以及对就业形势把握不准、自我职业定位不清晰等。应从加强自我认知教育、增强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心理辅导和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等方面来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认知;大学生;就业

自上世纪末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今年毕业生人数超过800万人,同时受到疫情以及国内外等宏观环境等的影响,今年等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素质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因为对就业的认知偏差,导致毕业生焦虑、自卑、就业压力过大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从认知方面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改变毕业生的认知,探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一、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心理自我认知方面

1.就业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不精准。是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对自己的生理和物质特性的意识)、心理自我(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社会自我(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的认识,主要涉及“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错误的自我认知,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评价不精准,导致其不能够顺利实现就业,由此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就业过程中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积极性不高、就业意愿不强,目前的毕业生以95后独生子女为主,这部分学生大都家庭条件优越,经济压力较小,在就业方面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会产生自卑或消极的情绪,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就业结果。

3.就业过程中的自我体验水平较低。一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就业不順会让部分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在经历多次之后,会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本身的才能无法发挥出来。二是由于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同的个体,就业时所适应的岗位也不尽相同。但由于受到周围群体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思想不够独立,在就业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特点,趋于大众的选择就业岗位,进而导致就业失败,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

(二)社会自我认知方面

1.就业过程中形势把握不准。以2020届毕业生为例,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中美关系的恶化,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我国的就业环境,于是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就业的举措。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部分大学毕业生并没有认识到形势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调整就业预期,其结果必然是就业过

2.就业过程中职业定位不清晰。“职业定位,就是清晰的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它是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它是职业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职业定位错误或是偏差较大,个人职业生涯将受到挫折和失败”。我们的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是单纯上课下课,与社会实践接触的太少没有制定符合自己个人特点的职业规划,就业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盲目追求高薪或工作舒适度等现象,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二、对策分析

(一)加强自我认知教育,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从就业的角度加强自我认知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合理的进行自我评价和定位,培养积极的就业态度,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岗位。首先,要在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强化自我认知教育,在这些课程中充分运用个人特质、能力倾向、职业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评量表,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自己的兴趣、需求、能力、理想、信念、气质性格等个性倾向。其次,鼓励学生通过家人、老师、同学、亲密朋友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人来更清晰的认识自己,诚恳的与这些人沟通交流,征求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达到正确的看待自己的目的。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的认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生通过兼职、认知实习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的个性特征,有助于合理的进行职业定位。

(二)增强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提高服务学生质量

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对职业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决定了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因此,作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实施者而言,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需要不断的提升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培养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过程,从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为了解不同时代学生的特点打下基础。从高校的角度来看,要为提高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搭建平台,制定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养体系,让辅导员掌握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制度,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服务学生。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对就业的认识

就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而言,一方面,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毕业生人数和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之间存在着矛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较为明显,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高新产业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对高素质人才具有较大需求。因此,在指导学生就业过程中,要根据学校、专业的具体情况,对目前的就业创业政策、现状进行详细的解读,以便于学生准确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认识就业状况,做出客观的选择,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四)强化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就业体验感

因为职业选择不符合预期、就业压力大等原因,毕业生的就业体验水平较低,打击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可通过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的方式,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干预。一方面,提高对就业心理问题的免疫力,预防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塑造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构建释放就业压力的有效渠道,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面对就业问题时采取积极的态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就业体验感的目标。

(五)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就业课程效果

首先,强化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目前的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的构成以专职辅导员为主,而大多数辅导员在上岗前虽说有业务培训,但针对就业指导的培训相对较少,因此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其次,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理论知识、实践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提高课程效果。最后,提高课程内容设置的针对性,从社会交往、求职面试、专业素养,心理调节、就业安全等各方面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效果。

三、结语

认知偏差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应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就业心态,从容不迫的应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顺利的实现就业,为个人的成长铺平道路,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慧,晏心,李素梅,等.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研究——以文华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3):233-234.

[2]关顺贤.大学生求职前职业定位分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19(01):98-99.

作者简介

董波(1984—),男,汉族,安徽泗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合肥学院2020年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论语》价值的再开发——大一新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RW09ZDB)。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