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冯琳 王少慧 李潇涵
摘 要:产业生态化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内涵界定、评估手段、发展对策三方面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目前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产业生态化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研究进展;内涵;评估;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6-0020-0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对经济发展的片面追求给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矛盾关系的深刻认识,近年来政府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愈加重视,以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解决现阶段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严重失衡问题,以推动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五大理念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人地矛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
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产业生态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对国内外针对产业生态化的概念、发展评估、实现对策等方面研究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产业生态化的后续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产业生态化的内涵
有关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资源低效利用与环境恶化问题的产生迫使产业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人们认识到末端污染处理并非长久之计,产业生态化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开始被提倡。1989年,Robert Frosch和Nicolas Gallopoulos通过模拟生物新陈代谢和生态系统循环再生过程开展“产业代谢”研究,在《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文中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引起广泛的关注[2]。在此之后关于产业生态化的研究逐渐增多,许多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做了不同的解释。T.E.Graedel等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产业生态化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闭路循环模式,依据生态规律和经济規律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轻环境污染[3],这个观点强调为实现产业生态化的目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须将产业系统的发展类比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循环的发展方式,利用生态学范式进行产业经济活动。从系统的角度理解产业生态化,Paul Hawken等指出,产业生态提供了一种系统整合的管理工具来设计产业系统基础结构,使其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与自然生态系统密切联系的人工生态系统[4]。黄志斌、王晓华认为,产业生态化是将产业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把产业活动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纳入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推动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将产业活动纳入地球生态系统大循环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5]。从多学科视角来看,彭少麟、陆宏芳认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分析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及其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6]。
目前,国际上对产业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尚未达成共识,但综合前人对产业生态化内涵的表述,可以看到其共同之处:首先,产业生态化基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进行研究,促进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动,提高产业生态共生系统的效率和稳定,维护复合系统的平衡;其次,产业生态化综合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等理念,强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另外,产业生态化的最终目的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废料”的资源化,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综上,可以认为产业生态化是建立在产业生态学原理之上的产业发展高级形态,是一种新型的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的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二、产业生态化的评估
对产业生态化评估的梳理,可从评估视角、指标体系构建、测度方法三个维度入手。
1.评估视角。评估视角方面,学者多从产业生态效率、物质流、生命周期等角度对产业生态化进行评价。如李华旭、孔凡斌认为,忽视指标间的相关性会造成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产生偏差,他们基于对产业生态效率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处理减弱指标间的相关性,后经DEA模型测度得出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生态化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7]。戴铁军等从物质流角度深入探讨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指出针对北京市的资源环境问题,应转变传统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8]。施晓清等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共生设计系统与原有共生系统的各生态环境影响,指出通过构建共生网络的生态管理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9]。这些方法虽被广泛使用,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命周期评价无法解决经济上的最佳决策往往偏离环境偏好的矛盾。
2.指标体系构建。还有学者运用综合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但构建指标体系所遵循的原则尚无定论。陆根尧等认为,传统经济模式与产业生态模式之间的区别在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循环经济“3R”原理建立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诸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了静态与动态分析,指出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十分相似,努力缩小各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差异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10]。张国俊等认为,产业生态化不仅具有产业、生态的双维度特征,而且还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并立足于产业效率和生态效率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产业生态化进行评价[11]。
3.测度模型。对产业生态化水平测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采用较多的有主成分分析法[10]、数据包络法(DEA)[12~13]、IOOE模型[14]、熵值法[15~16]、耦合协调分析[17]等,这些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例如王晶、孔凡斌利用BCC-DEA和CCR-DEA模型评估了2009年和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指出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投入要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冗余,合意性产出相对不足[13]。陆根尧等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客观赋权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根据聚类结果对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分层使得分析结果更直观深入[10]。郭付友等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山东省2005—2016年间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情况,以评估山东省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进程[17]。针对目前中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区域,应结合各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用不同产业生态化评价方法。
三、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对策
为进一步促进产业生態化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已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对策,本研究将其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规模,加大环保资金和科技投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开发新型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创新企业生产新技术,加快创新成果与企业发展的对接过程,改造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18~19]。通过清洁生产、废物循环利用、物质减量化促进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推动对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7]。
2.完善政府作用机制,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的协调发展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导,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善产业生态化政策支撑体系,健全产业生态发展制度。发挥政府行政、财政、法律等职能,加大环境整治支持力度,合理促进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引导产业发展。此外,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要求政府必须进行跨区环境合作,加大对产业转移的生态化控制力度,实现各区域间合作共赢,以统筹地区整体发展[12,20]。
3.推动环境监管体制建设,出台相关制度政策。在产业生态化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环境管制与监督机制对污染防治起着保障作用[21]。从目前情况看,政府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多为针对环境破坏后的治理,不能从源头上遏制对生态的破坏[18]。应采取严格的环境管制措施,整顿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限制“三高”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排放要求,整顿资源开发秩序,控制资源消耗总量以达到从根本上实现环境保护要求[16,22]。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4.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先污染后治理”错误观念引导下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给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应树立绿色的产业发展理念以实现经济健康发展[11]。改变“唯GDP论”的发展观念,建立产业、生态、经济相关指标在内的更为完备的评价机制,实现经济高效集约发展。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理念,加大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供给,是推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结语
本研究从内涵、评估及发展对策方面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得出其研究呈现如下特点。
1.产业生态化的内涵有待清晰。多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得产业生态化的内涵界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存在模糊与不确定性,但从不同角度界定的产业生态化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产业生态化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产业生态化综合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等理念,强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产业生态化的最终目的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的研究需在已有产业生态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其特点,提出更加清晰明确的定义。
2.产业生态化的评估方法存在局限性。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多出现于经济学、管理学领域,但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应突破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扩大评估视角与领域,采用多元化、现代化的数据分析方法;部分学者研究过程中出现数据难以获得的问题[22],可采用现代化计算机算法,深度挖掘影响产业生态化的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基础评估数据的相互补充、多源融合。此外,因内涵的模糊性而缺乏科学完善的产业生态化评价体系,对计算指标权重方法的选择也尚无科学定论。
3.产业生态化的基础理论亟须建立。目前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多借助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而其自身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研究虽涉及水平评估、实现途径等多方面,但尚未建立起综合的理论体系。建立产业生态化自身的完善理论,有助于促进对产业生态化的深入研究,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减轻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指导产业生态化的实践应用。
4.产业生态化的实现措施尚需完善。学者提出了各行为主体在实现产业生态化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和作用地位,指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核心。政府一方面需发挥行政、财政、法律等职能,完善产业生态化政策支撑体系,为产业生态化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应加强环境监管体制建设,制定相关环保制度,为从源头上遏制对生态的破坏、实现产业生态化提供保障。企业、群众要增强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以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总体来看,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产业提出的专门化详细措施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则渊,代锦.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2):38-42+57.
[2] Frosch R.A,Gallopoulos N.E.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9,(3):144-152.
[3] T.E.Graedel,B.R.Allenby.Industrial Ecology[M].Prentice Hall Press,1995.
[4] Paul Hawhen,Amory Lovins,L.Hunter Lovins.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M].王乃粒,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5] 黄志斌,王晓华.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0,(3):7-8.
[6] 彭少麟,陆宏芳.产业生态学的新思路[J].生态学杂志,2004,(4):127-130.
[7] 李华旭,孔凡斌.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生态化效率研究——基于沿江9省(区)27个城市2011—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J].企业经济,2016,(10):101-108.
[8] 戴铁軍,刘瑞,王婉君.物质流分析视角下北京市物质代谢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7,(8).
[9] 施晓清,李笑诺,杨建新.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产业资源生态管理效益分析——以虚拟共生网络系统为例[J].生态学报,2013,(19).
[10] 陆根尧,盛龙,唐辰华.中国产业生态化水平的静态与动态分析——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3):147-159.
[11] 张国俊,王珏晗,庄大昌.广州市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18,(6).
[12] 马勇,刘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效率研究[J].经济地理,2015,(6):124-129.
[13] 王晶,孔凡斌.区域产业生态化效率评价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2,(12):101-107.
[14] 刘传江,吴晗晗,胡威.中国产业生态化转型的IOOE模型分析——基于工业部门2003—2012年数据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119-128.
[15] 赵丹阳,佟连军,郭付友,等.基于结构调整视角的吉林省产业生态化发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6,(9).
[16] 王磊,龚新蜀.城镇化、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增长——基于西北五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3):99-105.
[17] 郭付友,佟连军,刘志刚,等.山东省产业生态化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17地市时空面板数据[J].地理研究,2019,(9).
[18] 刘淑茹,韩世芳.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2017,(3):90-94+99.
[19] 王磊,李黎.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新疆为例[J].经济管理,2016,(2):34-46.
[20] 曾晓文,刘金山.广东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战略与路径[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5):104-112.
[21] 厉无畏.中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实现途径[J].绿叶,2008,(12):49-55.
[22] 谢家平,孔令丞.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4):15-2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