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早熟的大学生

时间:2024-06-04

吴烨宇

“没有了人与人的交往。就没有了这个世界的一切”,这是一条公理。对于所有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是学习,是生活,也是获取新知的过程。今天,处于世纪末的大学生活与十年前有了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行为和观念方面。这种差异被人称之为:早熟。

今天没参加过社团的,就等于没上过大学

交往空间的逐步扩大是大学生们感受越来越深的一个事实。这种空间上的变化既是大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的结果,又是整个社会生活状态发生质变的结果。

进入大学首先要面对的往往就是寝室和班级的人际交往。寝室交往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并不惬意的事情。因为,现在独生子女现象及其越来越觉醒的自我意识十分普遍,使狭窄的寝室几乎难以容身。班级交往同中学相比,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大学,班级只是读书的场所,而非人人惟一的生活环境。虽然,寝室和班级仍是现在大学生交往的首选场所,但它们犹如“围城”,更多的大学生是想着要冲出去。

承载这些念头和需要,也就自然地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校园交际环境。今天,社团已成为大学生交往的一个最主要的校园场所。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没有参加过社团的,就等于没有上过大学。有一个学生,是学国际企业管理的,也是学校国标舞协会的会长。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更大的相关性,但按他的逻辑,跳不好“国标”,就学不好“国企”;管理不好协会,将来就管理不好企业。他认为,做会长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因为社团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同他们交往,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得到更充分的信息,也能认识更多的朋友。由此可见。在很多大学生眼中,今天的人际交往已不再是传统简单的自我需要的满足,而是一种全面的社会需要的满足。

一个学法律的二年级学生,每周有两门功课是必须要做的。一是每周三晚上去外校选修一门“海事”(航海事故)课程,二是每周五晚上去留学生楼参加老外们的沙龙。他告诉我,与外校的同学及其老外们交流,受益匪浅,可以从中品味不同学校、不同区域和不同国别的生活和文化。其实这类大学生如今比比皆是。他们愿意或更主动地在与各式各样的人群、各种潮流的文化沟通中实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可以说,如今的大学生已很少把交往看作一种“存在的需要”,更多的则是“生活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成功的需要”。

打工,培养“准社会能力”的首选方式

从校园直至社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大变化,主要还是体现在方兴未艾的打工热。近几年,打工已发展为大学生培养“准社会能力”的首选方式。除了获取报酬外,扩大交往圈是重要动机。一位在“麦当劳”打了半年工的“天之骄子”认为,“现在大学生打工所受到的礼遇不是太好,劳动价格与一名职校毕业的熟练工没什么区别,而且也不能有太强的自尊心,不想干可以立刻走人,想干的人多的是,但我还是拼命地做好自己的事,因为我并非为钱而来,我需要的是在实际环境中学会做事,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什么事要做好,首先还是要学会与做事的人沟通,与成事的人沟通。”

无论在何种空间中与人相处,今天的大学生们已经不再受单纯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的驱使,而是逐渐由接受体验向接受学习的过程转化,它不再是被动的和适应性的,而是趋于更主动、更自觉。这种大学生交往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变化正是社会高度开放和迅速发展所必需的。现在社会上流行读《学习的革命》,我认为真正的学习革命,倒是要强调更积极地在与人、与社会的交往中进行学习,这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学”概念。

当然,大学生的交往也存在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交往中的恋爱和高消费现象。如今,大学生恋爱似乎已无可厚非,但它的成功率基本上是社会各类群体中最低的。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归为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但这似乎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因为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的扩大。我教过的两个学生,他们从大二开始恋爱,两人是同班同学,很不错地度过了两年。但到了大四,由于找工作不太顺利,双方发生了不少口角,矛盾也就开始多了起来,最后刚毕业就分手了。一年之后,各有所恋。很多人为此感到十分惋惜,倒是两人并不在意,还常常说,那时他们只是一种“伴”的关系。从不相识到相互吸引并恋爱,这是个异性交往的特殊结果。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的感情是相当真挚和朴素的,根本没有社会上那么多的复杂性。但为什么成功率会这样低呢?问题在于,这种交往并不完全具备“社会性”特征,尚经不起社会各种压力的挑战,交往的可抗拒性和稳定性仍然较差。

现在,社会的很多感情因素正越来越多地增加了某种功利性和消费性的特征,即使原本在校园内培养起来的纯洁感情往往一放到社会的大环境下,稍一煎熬也就难有作为了。继而,我发现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不明白这个简单的社会现实,之所以仍有那么多的人愿意陷身其间,正是把这种感情的积蓄当作了一种“成人的游戏”。我们的确很难去评价现在的大学生究竟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或许成熟永远都是一个可以无限接近但根本达不到的目标罢了。当然大学生恋爱也有成功的例子,只是这种成功并不能最终印证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就没有困惑了。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大学生交往中的高消费现象。作为一群尚不具备经济实力的学生,本来感情投资应是交往的主要方面,但近年来在大学生交往中出现的高消费现象已越来越严重,甚至成为一种交往的痼疾。请客和送礼则是最典型的方式。

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现今的大学校园中可以说无处不在。社会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及其导致的某种非理性消费行为客观上为大学生交往中的高消费提供了样本。本来主要依靠家庭接济的大学生,并不应该具有高消费的念头和实力,但差不多所有的大学生都有过高消费的理由和经历。

一个拿了4000元奖学金的学生拿出一千五百多元用于请客和送礼。奖学金按理是对自我的肯定,为什么反而要通过请客和送礼来体现这种肯定呢?他认为,“这正是一个很好的交往理由。现在大家都很忙,难得有机会碰面,请同学们吃顿饭或打打保龄球,有利于沟通和交流。更何况出点血,也不会招致别人的嫉妒。此外,给老师们送点礼,既感谢了老师的关照,又联络了感情,一举两得。”“虽然这样做需要花一大笔钱,但现在就是流行这个。”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虽然并不十分愿意,但仍视其为不得不为之的“校园时尚”。

我认为我们首先还要承认大学生交往中的高消费现象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要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的确脱离不了某些社会现实的衡量

标准,要面面俱到、八面玲珑,也只能按社会的一般惯例来处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确认“存在的”只能是“现存的”道理。高消费现象并不是今天中国大学生的基本需求,这表明大学生在交往中仍然未能抛弃社会“世俗化”的某些缺陷。作为一个领导未来社会时尚、树立未来社会品质的主要群体,大学生交往中的高消费现象应该值得重视。

“仿真约会”——校园交际的新革命

“仿真约会”是今天大学校园中关于人际交往的一次革命。已有三年网上交友经验的一位计算机系同学认为,在没有Inter网的时候,大学生们比较认同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中期,并有着质和量的双重飞跃,以至于高校辩论赛和那些每晚必行的“卧谈会”几乎成为影响一代大学生的主流交往方式。但随着Inter网的全面介入,大学生交往的方式开始了全新的变革。在网上,你可以与很多朋友交流,你可以随意地褒贬和评论,无需承担好与坏的责任。谈得好的,可以继续;谈崩了,可以重新再来,根本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仿真约会”的出现的确极大地推进了大学生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自由性,虽然交流的内容和精神投射的本质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这种交往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宽容性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其间。对不少隐秘性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正逐步放弃直接交流的方式,原本所需的情景渲染和可能的心理抗拒也都随之消逝,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障碍的可能性也小得多。然而,我以为“仿真约会”绝非是完美和完整的,正是这种交往的“非真实”特点,才使它具有了较大的风险性和欺骗性。毕竟,人类的生活方式仍是集体行为和群体交往,即使未来出现了普遍的“家庭办公”、“网上购物”,也不可能排除人与人的直接沟通。

由此我们在透视今天大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还必须透过诸多的外在现象来挖掘它们的深层次特征。如果,我们询问今天大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时?绝大多数人会回答:“就业。”就业正成为决定大学生各类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瓶颈。因此,交往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就业训练”的任务,这种状况也使大学生的交往行为带有了一定的功利性。

当然,我一直相信只有当今天的大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什么的时候,才能真正在交往中获取知识、情感和愉悦的生活真谛。

(张敏摘自《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6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