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把我的一切留给你

时间:2024-06-04

李彦春 刘 琦

1999年3月21日,山西省肿瘤医院。

刘鹏,一位不幸患上颌窦癌的北京林业大学的大学生,见到来访的记者,吃力地挪挪身子,试图坐起来,却没成功,于是无奈地闭上眼睛。他的父亲,太原市铝材厂供销科的刘凤涛,心疼地望着面无血色、骨瘦如柴的刘鹏,喃喃地说:“他疼得实在没有办法时,就闭上眼睛,却从来没有哼过一声。”顿了顿,他又说:“这孩子眼下惟一的愿望,就是在他死后,能将遗体捐献出去,他说,只有这样,他的生命才能得到延续……”

刘凤涛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了……

志做“绿色守护者”

1997年3月30日至4月28日。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在紫竹院守护大雁孵蛋的行为引起社会关注。29天里,同学们搭起帐篷,日夜看护大雁安全地延续生命,以防再发生连续两年大雁被人猎杀的悲剧。他们,被人称为“绿色守护者”。

——《北京青年报》

1997年5月,山西太原市高考生刘鹏看到这则消息后,填报了高考第一志愿——北京林业大学,他要成为“绿色守护者”中的一个。他的父亲刘凤涛感到一向听话的儿子,一下子变得非常固执,非要把北京林业大学选为第一志愿。刘凤涛原想让独生子学医或计算机,在这之前,刘鹏未提出异议。刘凤涛不理解一所呵护大雁产子的学校为何使儿子变卦和执著。当刘鹏郑重其事地说:“我已经长大了,你们应当尊重我的选择”时,父母点点头,默认了。

刘鹏如愿以偿。成为资源与环境学院97(1)班的学生。他给父母的第一封信是:“校园很美,我选对了学校……”

刘鹏对自己的专业有一种由衷的热爱。他热爱大自然,热爱每一株有生命的植物。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学校提倡不用一次性筷子,刘鹏立即响应。并从我做起。有几次他从食堂里还没有吃饭便一溜烟跑回宿舍,同学们都有些不解,还以为发生什么事情,一会儿见他举着不锈钢餐具折回来,急着问,还有饭没有了。

上大学以后,刘鹏的简朴节约一度几乎成为同学们的笑柄,因为他给自己订了一个记账本,每日的花销记得分毫不差,每周结算一次,若超出预算,他会注上“失败了”、“该自杀了”等批语。而刘鹏确实也经常“大方”。学校里几次福利募捐活动,他总是踊跃地慷慨解囊。一次期末,一位同学的钱花光了,找到刘鹏说其他同学都无能为力,不知你有钱没有救救急。刘鹏二话没说。当即从宿舍里拿出200元钱给他。后来,这位同学才得知,刘鹏是牺牲了自己计划买英语资料的钱帮他。

去年夏天,就在他病重卧床时,听到长江洪水泛滥,刘鹏急着打电话吩咐一位同学赶紧将他的100元钱寄律灾区。

生命这样得以永恒

1998年4月,酷爱运动的刘鹏打完篮球后,突发鼻出血,复止复流。大考前,出血频率加快,血量加大,同时伴以腰疼。“像拧开的水龙头。”同学们这样形容。考试过后。刘鹏回太原之前,接家信:“既然腰疼,就乘卧铺回来吧。”刘鹏仍乘硬座返回。第二天,父母亲带他去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认为上颌窦癌。病魔,袭向了20岁蓬勃的生命。

七八月,刘鹏一面积极配合治疗,一面盘算9月开学后,升大二的他要做的种种事项。他对母亲说:“太原太脏了,毕业后,我会为太原做点事的。”7月30日,班里20多名同学来晋看望他。刘鹏坐在沙发上,尽兴谈笑。说到毕业去向,同学复述他的原话:“我去大西北,学咱这专业的,那儿最能派用场。”细心的同学发现他谈笑间有戳腰的动作。癌魔在一天天蚕食他的肌体,他一天天衰弱下去。原想9月返校的他等到叶落草黄,人也从站立、坐下到卧床,每天靠杜冷丁减缓疼痛。10月,父母决定不再对他隐瞒病情,而是与他共同探讨如何配合治疗。出乎父母意料的是,他平静地接受了噩耗。1999年1月21日,20多名同学再次来看他,他嗔怪一位同学:“当初你知道我的病情,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还可以再回去一趟。”同样的话,刘鹏责怪父亲多次。刘凤涛后悔:“早知他这么坚强,当初真应该告诉他,我可以陪他回学校。如果说21岁的他在这世上有遗憾的话,就是没有正儿八经地告别北京林业大学的同学、老师,以及那里的一草一木。”

1998年8月23日,刘鹏在给同学肖朝明的信中,流露出他对学校的想念与牵挂:兄弟近来病情加重,不得已,休学一年,希望你及时向班主任说明情况,现有几件事拜托——

1.帮我还封永明20元钱。

2.如果向灾区捐款,代我捐上20元或50元。

3.把我这个学期的各科作业、笔记本保管好。

4.我北医的同学大概29日或30日来取自行车,你帮她找一下。打点气。

5.帮我看好书等东西。

1999年1月27日,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处长全海来到他身边。全海痛惜入学时1.80米、70公斤、青春俊朗的刘鹏眼前只有50公斤了。刘鹏对全海微笑:“5月,咱学校最美,什么花都开了,我真想回去看看。”全海紧握他的手:“你会回去的。”刘鹏没松手:“我会过完这个春节的。”刘鹏生命中的第21个春节在医院中平静地过去了。病毒在他青春的肌体上蔓延开来,渐渐,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3月30日。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他笑着对父母说:“来生,还做你们的儿子。”

4月9日,全海带着胡汉斌书记、贺庆棠校长、吕焕卿常务副书记的慰问信和北京林业大学画册,还有一大抱院内的春花再次来看他。刘鹏在一层的鲜花中,追逐、凝视着北林的春天,沉默无语。他的床头放着《相约星期二》。“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么幸运”,他引用书中老人的话。当他看到班主任陈巍胸前的校徽时,抬抬手,“陈老师,这个给我吧。”然后,他望着一只签满《山西日报》记者名字的足球说:“这个。带给同学们吧。”“还有,”他请全海转告他对全班同学的祝福和学业上的希望,“考过英语四级,关心环保。”

刘凤涛说了他4月6日捐献角膜的事。刘鹏凝视着全海和陈巍。语言断断续续:“花了学校十几万……没什么可报答的……想用身上的器官给老教授用。”

留下眼睛关注世界

1999年3月30日,刘鹏接到了太原市肿瘤医院给他开出的病危通知。

他渴望生命,所以懂得如何去爱,他得重新安排自己短暂的日子。他不能俯首帖耳地听凭死神的处置。剩下的,他还要作一次修改,他想应该给自己短暂的篇章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刘鹏安排了后事,他将自己精心选购的书籍、磁带等分别赠送了同学,想想这还不够,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幸福而美好地生活了21年,得到的太多了,他想应该给他深爱的生命们做点什么。

一天,他郑重地告诉父母,我要

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希望你们能理解。

刘凤涛面对儿子的眼睛,愣了两分钟:“你的想法太突然,容我和你妈商量商量再说。”母亲想不通。隔日,刘鹏逼问:“跟医院说了吗?”父母再与刘鹏二舅商量,最终达成一致:“这是孩子最后的心愿,就应了他吧。”之后,刘鹏请父母带来录音机,他要录下捐赠的心声,他怕命若游丝的他一旦……再添遗憾。于是,录音带里记录了他留给世间的声音——“我心里不服,才活了20岁,大学还没有上完,没孝敬过父母,尽一点孝道,也没为社会做什么贡献。我的病治不好了,只有把身上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此生也算是为社会出过一点力。我爱祖国,爱爸爸妈妈,爱老师同学,我留下自己的眼睛继续看他们,看世界。”刘母抹泪道:“这个孩子,总是替别人着想,从小没让我们操过心。他捐献自己,救济别人,也算是他生命的延续。”刘凤涛认为:“儿子在用自己的行为唤起大家对捐献遗体的重视。”而这境界的由来是否有家教的影响,刘凤涛说:“我跑供销,长年不在家。在对他的教育上没下过大功夫。他的好思想主要来自学校、社会、书本的教育。”

刘鹏的同学认为刘鹏此举并非空穴来风。入学不久。他是全班第一个交入党申请书的人。他在一本藏书的扉页上,写下“做一个高尚的人”。患病前,他说过:“我也要学周恩来,死后捐献遗体。”同学听了,当是兴之所言。

4月6日,省红十字会在刘鹏病床前办理捐献手续。“我自愿把眼角膜捐献给省红十字会眼库”这17个字,刘鹏已无力书写,但他没有放弃签名,这一生命中最后的承诺,刘鹏一笔一画地完成了。

4月12日,北林授予刘鹏为“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学生”。

最后的奉献

山西省眼科医院医教科韩医生说:“要是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学习刘鹏这种精神该多好啊!”据悉,山西省每年有300-400例角膜需求者,而医院只有角膜100余例,就是说,3/4的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复明的希望。山西省红十字眼库的史大夫告诉记者,省眼库成立近一年,填写志愿书者仅20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离退休干部和军人,而他们还要承担社会上风言风语的压力。

北京红十字会业务部部长沈德煌说,中国人因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给捐献遗体带来困难。

日前,由北京红十字会牵头的“遗体捐献管理办公室”成立。捐献者可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登记站实现“遗体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之心愿。21岁的刘鹏无疑以一个当代大学生的情操给后来者率先垂范。

刘鹏,你将留下的眼睛里会映出你希望的:自然环境——“让我们的世界更干净一些”;人文环境——“如果大家都愿把器官捐出来,让更多的人受益,这个世界就越来越好了。”

编者注:年轻的刘鹏已于5月7日不幸病逝。

(怀特摘编自1999年4月16日《北京青年报》、1999年4月12日《太原晚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