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郑友敏 郭婷 曹瑞 周云若 曹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闲暇时间大幅延长,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闲暇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积极从事各项闲暇活动以满足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城市中心是大量闲暇产业的空间集中地,通过对宿迁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实地考察、问卷调研与量化分析,了解消费者对城市中心闲暇空间的功能感知,探讨城市中心闲暇空间的一般性利用特征,对宿迁城市中心闲暇空间进行功能定位并提出优化布局策略,以期为政府对城市中心闲暇空间的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闲暇空间;功能定位;优化布局;宿迁市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6-0096-05
社会经济的进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产生了更多从事闲暇行为的动机。闲暇产业的构建不仅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推动当地闲暇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还无法做到充分开发潜在的闲暇资源,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闲暇氛围,因此合理定位城市中心闲暇空间的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闲暇空间相关理论
马克思的闲暇时间论。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就是指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一类是“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另一类是“用于娱乐和休息”。闲暇时间是人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追求目标[1]。
休闲中心地理论。该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他认为不同的商业服务中心都可以根据门槛人口分为不同级别的序列即中心地等级序列,这也同样适用于闲暇空间的布局[2]。
生活结构优化理论。该理论是列维逊(Daniel Levinson)提出,他认为休闲业的结构布局及空间布局都应该是在调查居民生活现状和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休闲计划,在区域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社区规划中,科学地布局居民的户外生活空间[3]。
纳什的休闲层次理论。纳什将积极的休闲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促进身心恢复的消遣性活动,另一类是促进身心发展的消遣性活动。随着个体参与程度和创造性的提高,人们通过休闲活动体验自我实现和发展的满足感,提高自身的开拓程度[4]。
二、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宿迁,位于江苏北部,面积8 555平方公里,人口151.52万,是徐州都市圈、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同时也是“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其商业圈主要集中在幸福路、洪泽湖路商圈以及新兴的发展大道。宿迁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商业圈具备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交流、康体等各种服务功能,实现了闲暇空间从商业区的附属功能到主体功能的跨越。但由于宿迁市立市较晚、发展较为滞后、都市旅游业起步较晚,其闲暇空间的功能定位布局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研究区域现状
学者们通常把城市休闲的物质空间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种类型。通过对宿迁城市中心闲暇空间的实地考察与量化分析,根据其表现形式、地理区位、空间形态、发展历程等,确定苏宁中央商场,金鹰宝龙广场以及万达广场三大商业圈作为调查地点,均属于商业性闲暇空间。
苏宁中央商场商业圈位于宿城区幸福路,是宿迁市较早的商业街,形态多样,产业新兴,地面带状布局与地下的环通式立体布局相结合,各类商业服务设施沿街布局,形成了居民从事闲暇活动的“长廊”,是居民生活的大“客厅”。金鹰、宝龙商业圈位于西湖路和青年路的交会处,属于中心型的闲暇空间。其主要商场呈东北—西南走向,隔街对望,周围分布着各式各样的闲暇业态与设施,呈组团式块状布局。万达广场位于宿豫区“金三角”商业圈,与项王故里景区隔河相望,运河两岸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万达广场的建立不仅满足了运河西侧宿豫区居民的闲暇需求,还分散了节假日商场人流,缓解了商业区的交通压力。万达广场商业圈对于周边商业设施建设有强大的辐射性,在推动宿豫区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宿城区与宿豫区交界处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消费者是闲暇空间被利用的主体,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其休闲行为日趋复杂多样,闲暇空间的开发要从市场和居民的消费行为出发,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前提,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为进一步了解宿迁城市中心闲暇空间的功能特性,我们对宿迁市居民休闲行为进行了调查,并选择金鹰宝龙广场、苏宁中央商场、万达广场三个地点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随机发放问卷共1 100份,有效问卷905份,平均有效率为82.3%(见表1)。
三、宿迁市中心城区消费者闲暇行为特征分析
(一)消费者空间功能感知差异
1.消费者前来的目的差异。根据消费者前来中心闲暇空间的动机统计结果发现,专程来此的比例要高于經过顺便逛逛,说明宿迁中心闲暇空间能从较多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而经过顺便逛逛的行为也有50.87%的较大比例,闲暇的需求在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体现闲暇空间的功能被消费者认可。消费者的目的是多元化的,其中,专程来此的消费者占70.3%,大部分消费者来此的目的是吃饭,说明餐饮闲暇空间的功能较为突出;休息放松的比例也较高,体现消费者的一种需求和心态。而工作和商务活动的比例较为靠后,表明商业闲暇空间不发达。
2.消费者消费情形的差异。对消费者在中心闲暇空间休闲消费进行了统计,其中花费在餐饮上的比例最高,这反映闲暇空间的餐饮部分能满足消费者并吸引消费者前来,而商场购物和娱乐的消费比例紧随其后,说明购物和娱乐也是人们一种较为频繁的休闲活动;虽然康体文化仅占13.24%,但不能否定其闲暇功能。
另外,从消费者在闲暇空间消费的金额看,58%的人消费额度在100~500元之间,消费金额在100元以下的有28%,其次是500~1 000元和大于1 000元的。这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频次等因素有关,也体现了整个城市的消费水平。
3.消费者功能感知差异。在消费者对调查点总体功能感知的统计中发现,大部分的消费者认为闲暇空间具有综合功能。休闲功能和购物功能占比也较高,说明闲暇空间中的购物与休闲的空间较完善,能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同时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餐饮功能比例不算高,仅有12%,但是根据主要消费的调查,餐饮功能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商务功能在调查中所占比例最低,反映闲暇空间的这类功能未达到一定的规模,还有待开发的潜力。
(二)消费者基本属性特征差异
1.消费者特性差异。根据消费者特性调查统计,宿迁中心闲暇空间的消费者基本属性可以总结为:其一,女性前来的比例为60.63%,近乎是男性前来比例的两倍,说明中心闲暇空间以女性消费者为主,闲暇空间是重要的闲暇活动场所之一,并能够满足女性这一群体的需求;其次,年龄结构调查以30~60岁的居多,占比46.69%,30岁以下的消费者比例为46.69%,60岁以上的仅有3.48%,体现宿迁中心闲暇空间的消费对象较为年轻;其三,闲暇空间服务于各阶层的消费者,职业结构以学生为主,自由职业者和企业普通职员紧随其后;其四,在收入方面,由于受调查者职业的影响,2 000~5 000元的收入区间为主力消费群。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者对闲暇空间的需求会随之而增加;其五,文化教育程度以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为主。综上所述,宿迁中心闲暇空间的综合功能,能够吸引年龄层次低、有稳定收入、有一定文化教育程度的消费群体。
2.消费者选用交通工具的差异。由于交通的便捷和中心闲暇空间所处的地理位置,闲暇空间的可达性有所提高。据调查数据表示,在消费者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中,私家车使用频率最高,这与消费者的出行时间、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等因素有关。中心区的周边都设有站台,因此公交车比例也相对较高。其次是徒步,这符合现代人的绿色健康理念。
3.消费者休闲时间与频率差异。据调查,消费者在中心闲暇空间停留的时间大多为白天,50.87%的消费者白天停留的时间为1—3小时,16.03%的消费者白天在闲暇空间停留的时间为3—6小时,说明宿迁中心闲暇空间吸引消费群体的时间大多分布在白天。相对于白天,消费者在夜晚停留的比例较低,占比为27.18%,这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作息有关。仅有5.92%的消费者选择一整天在闲暇空间逗留,说明闲暇空间发挥了其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对于调查点的休闲频率而言,由于受到职业结构的限制,大多以学生为主,“每月不到1次”的比例最高。紧随其后的是“每两周1次”。绝大部分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时间为周末,在工作日前来的比例相对较低,体现出消费者会选择在时间较充裕的周末时间或假期来休闲放松,以结束忙碌的工作日时光。由于交通的便利导致前来消费的时间中,“不一定”的比例也较高。
4.消费者的满意度差异。在消费者对闲暇空间的满意度调查中,16.38%的消费者选择了“非常满意”,57.49%的消费者选择了“满意”,23.34%的消费者选择的是“一般”,也有少部分人对闲暇空间不满,希望闲暇空间能够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基于此结果,对消费者关于中心闲暇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对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中,七成的消费者选择了“满意”和“一般”,也有少部分人对闲暇空间不满,希望闲暇空间能够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基于此结果,对消费者关于中心闲暇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调查统计显示,“停车区面积小,停车不便”的问题最为突出,是消费者对闲暇空间不满意的主要原因。39.72%的消费者反映“可供休闲座椅太少”,闲暇空间人流量大,座椅和闲暇设施会出现数量不足的问题。由于空间的规模以及设计,“洗手间位置隐蔽,不宜寻找”也是消费者不满的主要因素之一。宿迁闲暇空间之间的布局相类似,都包含了餐饮、购物、娱乐等区域,因此会出现“商品种类少且重复”的问题,且入驻闲暇空间的大多是品牌,因此“促销率”较低。在调查点中,除万达广场是新建不久外,其他调查点由于建设时间久,管理较为松懈,易出现功能区分布较乱、环境卫生条件差、服务态度不好、商品品质不高等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建设者和规划者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改善闲暇空间的空间布局和闲暇设施。
四、宿迁市城市中心闲暇空间定位及布局优化策略
(一)城市中心闲暇空间的功能定位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结果统计分析,了解了宿迁城市中心闲暇空间的基本特征。三个调查地点均为商业为主,专业功能分区的综合性商业闲暇空间。金鹰宝龙广场商业圈属于城市商务区核心范围内的公益性城市广场和步行街,就其形态而言属于中心型的闲暇空间,满足了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需求。周边配套服务设施较为齐全,是集餐饮、购物、商务、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闲暇空间。苏宁中央商场商业圈是城市中心区开发的地上地下商业性闲暇空间,同时还兼顾着中心通道的作用,实现了中心商圈立体化、规模化、功能化集聚的效应。万达广场则是新兴的商业圈,是以商贸和餐饮为主导的闲暇空间,观光、康体、娱乐等闲暇区块划分较少。万达广场的建立,促进了商业竞争的多样化和购物的多元化,也不断吸引着城市内外休闲者和商业投资者的到来,同时带动了产业设施落后区域的发展。
(二)城市中心闲暇空间布局优化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布局良好的城市闲暇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本文以宿迁城市为例,对城市中心闲暇空间进行探讨分析,结合消费者行为特征的调查,对城市中心闲暇空间进行功能定位,由于研究时间和研究者水平有限,研究结果会有不足和需要深入探讨地方。就目前的闲暇空间,提出了城市中心闲暇空间布局优化的四个策略。
1.完善闲暇空间的配套设施。目前除了新兴的万达广场商业圈,其他调查点都存在地上地下停车位不足,休闲座椅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这也是消费者对宿迁城市中心闲暇空间不满意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城市规划者在闲暇空间开发管理时,应注意“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闲暇空间配套设施,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2.凸显闲暇空间的主要功能。由于宿迁发展起步较晚,导致大量人口流失,商业区存在着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现象,闲暇空间的建设均以综合功能为主,缺少主要功能。主要功能的建设更能有针对性的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也可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分散人流量,減缓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3.注重闲暇空间的资源利用。随着消费者闲暇行为的多元化以及当今社会消费老龄化的需求,闲暇空间的功能还应该增添康体文化、旅游观光等功能,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宿迁市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苏北铁路,合纵连横,宿迁高铁正式运营,闲暇空间的开发若能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现代化交通,将其融入城市生活与发展,更能吸引外来游客,丰富都市休闲旅游产业,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闲暇空间健康发展,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4.构建闲暇空间体系。从城市建设与供给的角度出发,能够更有效地管理闲暇空间。闲暇空间是公共的空间,它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在保护历史文化和环境资源的前提下,构建高质量、高秩序、高水平的闲暇空间体系。
参考文献:
[1] 董瑞华.马克思的闲暇时间理论与休闲经济[J].当代经济研究,2002,(1):60-63.
[2] 陈渝.城市游憩规划的理论建构与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3] 鲁成.合肥市城市闲暇行为及其环境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4] 严亦雄.福州市区居民休闲行为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D].福州:福建大学,200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