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策略分析

时间:2024-06-04

文/佳木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许春蕾 阎瑞华 张盼文 邹凡娜

科技创新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而创新创业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础。2019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 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体育、专业教育、劳动教育、美育紧密结合”,为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提供政策基础。2020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强调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下称“劳创融合”)的重要意义,认为围绕创新创业,针对学科专业开展专业服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锻炼;高等学校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对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劳创融合”是在我国传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基础上提出的,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1]。首先,能够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从教学实践分析,教育是前提,创新是基础,创业是成果,但如果没有实践支撑,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劳创融合”的目标在于将创新意识与具体实践相融合,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系列创新思维必须在实践中检验,才能够形成发展成果。同时,“劳创融合”会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倒逼效果,让教育群体有意识地提升教育质量[2];其次,能够促进劳动成果转化。劳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实践,只有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教育才是真正劳动教育,而“劳创融合”能够为劳动成果转化提供思想支撑,让实践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提升“劳创融合”质量效益。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关联性和内在逻辑分析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关联性分析。“劳创融合”是顺应社会进步和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内向”与“外向”的融合统一,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特征。首先,教学目标一致性。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目标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机制、方向、内容不匹配问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体系效益,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目标的一致性让“劳创融合”的效果更加突出,能够有效解决教育和实践相互转化和印证的难题;其次,教育过程交互性。创新创业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侧重点,解决思想意识问题。而劳动教育侧重点在于实践转化,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才是根本。因而,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关系,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具体体现[3];最后,教育结果同一性。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教育主体相同,都是为了培养“实干家”,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最后都会殊途同归。从实践入手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思维,在专属领域进行不断的尝试与创新,最终通过实践转化落到实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内在逻辑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要基础,而劳动教育是将理论转化实践的前提。如,在“劳创融合”中提出“将新兴科技与传统劳动项目融合,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将劳动教育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相融合等等”,都是教育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模式[4]。“劳创融合”的内在逻辑分析如下:一是劳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劳动与教育融合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本质。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也是以“教育、学习、实践”结合为核心,做现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观点。劳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如果不能够在劳动中检验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观点,那么创新就是纸上谈兵[5];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升级形态。人类社会是在持续的劳动中完成自我升级的,人们在劳动中不断思考和探索,不断将新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劳动,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本质上就是创新思维的实践融合。相对于创业而言,所有的社会服务和创造活动都是劳动,人们在不同领域的劳作中思考,将自己的思考融合于劳动,不断促进领域发展,从而实现产业升级。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活动本身’,即劳动。”创造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异,人们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一)教育价值导向存在偏差。目前,所有的教育几乎都是忽略劳动教育的,传统教育理论中将“农业、农村、农民”视为社会架构中的底层,部分农村大学生努力学习的目标竟然是为了“走出农村”,说明“劳创融合”教育的价值导向在起点就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国针对“三农”发展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方略,希望大学生群体能够有更多的人回到农村、发展农村,在农村创业,但从大学生流动和汇聚方向来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仍然是首选,说明“劳创融合”教育的价值导向需要进一步优化,纠正思想认知中的不足与偏差[6]。

(二)教育的实践特征体现不够明显。目前,从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法分析,两者都具备实践特征,创业需要实践去实现,劳动必须要在实践中完成,但在教育转化中很少与实践关联。部分高校教师对“劳创融合”教育认识不深,认为教育就是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改造思想、提高认识,忽略了教育的目标和结果最终是要通过实践检验的过程。“劳创融合”实践特征不明显是根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劳动技能、融合技能、思考技能的发展[7]。《意见》中提出“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创新”。如果无法与劳动终端结合,则无法有效创新。

(三)教育评价框架贴近性不强。“劳创融合”评价是必要的,任何教育的效果都必须经过评价才能够确认其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从“劳创融合”效果来看,部分高校尚未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和策略,导致“劳创融合”教育流于形式,无法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8]。高校教育的评价机制大多针对专业学科、学术研究等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相关的评价指标处于缺失状态;加之,教育评价与教师教学关联性不紧,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存在得过且过思想,对“劳创融合”教育重视不够。

(四)教育环境与学习成长需求不匹配。环境是教育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能够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快速成长。但从“劳创融合”教育环境创设来看,高校很少会针对劳动教育设计相应的内容,大多都是将劳动教育实践与实习结合起来,认为学生实习就是劳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但实习本质上是学生综合学习效果的考察与评价,与“劳创融合”相差甚远。从教育情况分析,“劳创融合”必须要在教育中结合实践才能够达到预期,而教学环境的缺失影响“劳创融合”教学计划,导致其与成长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优化策略

(一)深化认知,明确教育融合的价值导向。高校开展“劳创融合”必须在提升思想认知上下功夫,端正教育的价值导向,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和参与实践。首先,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劳创融合”的价值导向,必须将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思想上重视劳动、重视创新、重视发展;其次,完善政策机制。国家应当从政策机制层面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比如在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要求后,应当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让学生能够有下沉农村的途径,并且在农村有不弱于城市的发展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知行合一”;最后,端正价值导向。高校应当加大学生“三观”建设力度,将学生思维由物质转移到精神世界来,形成新的“价值奉献”导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接班人[9]。

(二)优化技能,增强教育融合的实践属性。高校“劳创融合”教育应当突出实践属性,在优化大学生实践技能上下功夫。首先,明确教育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前必须要明确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内容、方法、评价等要素,从而让“劳创融合”教育落到实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够确保一切服务保障机制的正确性;其次,培养实践技能。“劳创融合”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教育对象的实践技能,如创新技能、劳动技能、创业技能、融合技能等等,教育仅仅是开端,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和技能才是根本,学生在进入到就业领域时能够进行适度的创新,让自己的成长价值和效益实现最大化。

(三)加强评价,提升教育主体的获得体验。教学评价是确保教学效果的根本,通过评价结果给予教师和学生中肯的评价,提升教育主体的获得体验,让他们有勇气和信心参与到更多的“劳创融合”中。首先,注重实践转化。在“劳创融合”中,高校必须要将终端效果检验放在首位,即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最终结果都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强调结果性指标的决定性作用,教育是过程,能否在实践中应用才是结果,所以实践转化是评价“劳创融合”重要指标[10]。高校应当结合专业发展设计相应的劳动场景或科目,让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快速成长,同时围绕专业设计创新方向或课题,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和实践的机会;其次,构建评价模型。在“劳创融合”教育评价中,选择过程性和结果性指标相结合方式搭建评价模型,能够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差距,更好地提升综合素养。

(四)创设环境,培育教育对象的自主意识。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校教学环境往往是通过教风、学风来体现。首先,培养正确的教风。教师树立正确的“劳创融合”教育思维,帮助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间搭建桥梁,让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成长。教师要不断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使自己成为“双师型”人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其次,创设实践环境。高校内部应当设置劳动基地或实验园区,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产生活技能,也可以与周边的生产基地或企业协调,合作建设劳动生产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专业相关的实践。如果学生能够经常接触劳动环境,就能够提升其劳动意识,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分析其关联性和内在逻辑,深入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践研究制定相应的策略:深化认知,明确教育融合的价值导向;优化技能,增强教育融合的实践属性;加强评价,提升教育主体的获得体验;创设环境,培育教育对象的自主意识。未来,国家需要更多具备劳动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够为产业创新提供支撑,让国家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