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时间:2024-06-04

文/贵州大学 欧阳海琴

现代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区块链技术”2016年首次被写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9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创新主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新兴技术,最初应用于银行、金融领域,之后在溯源业务和电子存证方面得到应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践,目前尚在探索中。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都得到初步应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在2019年开始尝试通过区块链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沈阳市档案馆联合区域内的档案馆提供跨馆出证服务等;在国外,早在2017年,英国国家档案馆和萨里大学、英国开放数据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区块链研究项目ARCHANGEL,鞑靼斯坦档案保存委员会则开展了基于区块链的科技档案移交、接收有效性验证应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区块链技术必然会进一步升级并趋向成熟,满足人事档案的管理需求,在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区块链及其特点

要掌握并利用区块链这门新技术,首先需要知道这门技术“是什么?”下面对区块链的内涵及特点进行梳理。

(一)区块链的定义。关于区块链的定义,目前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从记账的角度出发,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或账本系统;从协议的角度出发,区块链是一种解决数据信任问题的互联网协议;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区块链是一个提升合作效率的价值互联网。”也有人认为“区块链是指利用数学和技术手段记录数据信息,对达到指定大小的数据进行打包形成区块并链接进入往期区块形成统一数据链的数据记录方式。”还有人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去中心化、去中介、免信任、智能合约、时间戳等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的数据库。”简而言之,区块链就是一种多节点参与、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数据记录方式。

(二)区块链的特点。1.防篡改,保证数据真实、安全。区块链技术采用时间戳、哈希算法、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可以防止数据被篡改,保证数据的真实、安全,例如时间戳技术,可详细记录区块链上数据形成时间;哈希算法可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输入映射成固定长度的字符串,不同的数据输入产生不同的哈希值,由于哈希算法逆向困难,即便破解了哈希值,也很难快速获取输入的数据;数字签名通过非对称加密来实现,“用户将私钥保存在自己手中,将自己的公钥发布到网络节点上。用户使用私钥生成签名,其余节点可使用公钥验证签名的正确性。”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2.去中心化,保证数据齐全、完整。较传统的集中式管理,区块链采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技术,各数据形成主体在各自的节点录入新数据,利用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各节点都能参与其中,使其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当链上某个节点产生新的数据需要录入时,只要与其他节点达成共识,就可将最新的数据上链,保证数据信息实时更新,实现数据的齐全、完整,也能使各节点更好地共享数据信息。3.去信任化,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区块链由各节点共同参与,每个节点录入的新数据都必须得到其他节点的验证才有效,保证了区块链上各节点数据的真实性,这些数据信息通过共识算法、加密技术实现了不可更改、可追溯的特性,不需要第三方信用中介参与,双方的交易信息存储在彼此都能查看的区块中。区块链这种去信任化的特点,使各节点可以直接交易,大大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需求,干部人事档案作为选拔任用人才的重要考察依据,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拔任用人才的参考依据,如何让干部人事档案更好地满足单位选人、用人的利用需求,成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对此,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将人事档案数字化,使人事档案实体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能为人事档案的利用带来很多便利,但是这种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干部人事档案日益增长的利用需求,也增加了人事档案被篡改的风险。区块链技术,在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还可以满足对干部人事档案跨时空利用。高校人员众多、人员流动性大,档案利用需求大,继续寻求新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式,下面就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做如下分析。

二、必要性分析

干部人事档案作为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评判依据,详细记录了干部在思想政治、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奖惩等方面的情况,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组织人事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在高校,干部人事档案还记载着教职工科研成果、职称评聘、学习深造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对教职工本人也有着重要作用:评聘职称时需从人事档案中复印年度考核表;继续深造学习报考时需要复印学习期间的成绩表;房产过户时需要复印干部履历表证明其亲属关系等。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相对落后。随着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其利用需求越来越大,而现行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法、体制机制都有待完善,必须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及体制机制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需求。“可以借助基于区块链的先进技术克服传统管理手段的短板,加速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更好地发挥功能,为人力资源开发、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治理服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改进现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适应新时代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二)人员流动频繁,干部人事档案流转耗时耗力。高校作为学术交流圣地,人员流动频繁,以作者所在的贵州大学为例,近五年,每年引进人才都达到百人次,离职人员不低于三十人次,除了人员的辞职、调动等流动方式,教师学习深造等也需要调动人事档案,人员流动性大。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流转频繁,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需求难以满足。随着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如今国家层面对人才的引进、提拔任用、调动等实行“凡进必审”“凡提必审”“凡转必审”政策,用人单位对人事档案的利用需求大大增加。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保存着专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取得的宝贵科研、教学成果,记载着教师深造学习、培训、职称评聘的经历,也记录着其他干部成员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是党更好地管理、提拔任用干部的参考依据。因此,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不言而喻。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对个人而言,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不管是职称评聘、干部提拔任用,还是办理教职工的退休等,都需要查阅人事档案。而就现在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而言,干部人事档案集中在组织人事部门保管,这种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单位或个人对人事档案的利用需求,人事电子档案虽然越来越普及,能够满足一卷档案多主体同时利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但由于人事档案的涉密性,不能将其在网络上共享,不能满足跨时空利用。在高校这种人员流动频繁的单位,要保证对干部人事档案及时、充分地利用,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式,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恰好能满足对高校人事档案日益增长的利用需求。

(四)干部人事档案存在安全风险。无论是传统的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目前都存在安全风险。档案安全存在的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档案实体存在风险。例如纸质档案可能受到火灾、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在频繁的人事档案流转过程中,人事档案也面临丢失的风险。其次,档案信息存在风险。电子档案由于存储在磁盘上,需要利用计算机读取,磁盘损毁或系统崩溃都会损毁人事档案信息内容。黑客的入侵也会使档案信息面临被篡改或窃取的风险。“在人事电子档案管理中,通过区块链记录每个人的任职履历,形成无法篡改的个人电子档案,从技术上彻底解决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积弊。”随着信息化、无纸化技术的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如何保证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中,可以解决档案安全的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诸多弊端,人事电子档案利用区块链技术具有其必要性。尤其在高校这种人员众多、人事档案内容繁杂、人员流动频繁的机构,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需求尤其突出,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必然能改善这种供求的不平衡,更好地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选人、用人方面的作用。

三、可行性分析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将其利用到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可行性。

(一)多节点实时记账,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区块链技术采用的是多节点实时记账方式,即每个形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主体都会参与其中,各节点通过智能合约实时上传数据信息,供链上的所有节点共享。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类型多样,内容较繁杂,除了一般的履历、自传、工作经历材料外,学籍材料最多,从贵州大学3248卷在职人员人事档案样本统计出的缺失材料类型数据来看,有2098名在职人员存在学籍材料缺失的情况,占缺失材料的64.6%,如果能够采用区块链技术,在材料形成之初,材料形成主体实时上传数据,学籍材料缺失的这种状况就可能得到改善甚至解决。此外,采用了区块链技术的人事档案管理联盟链还可将个人、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作为节点,提供有价值的个人信息,丰富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使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内容更完整、丰富。

(二)时间戳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现象频出,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的公信力,不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利用人事档案,而区块链中的时间戳技术,能有效防止人事档案信息被篡改。区块链不仅可以依靠时间戳准确无误地记录数据信息的具体形成时间,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反映数据信息节点的先后顺序。“区块链数据库中的时间戳,由共识节点共同验证和记录,不可篡改和伪装,这些特点使得区块链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数据存储的存在性证明,在人事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总而言之,时间戳保证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

(三)非对称加密保障档案的安全性。非对称加密技术是一种极难破解的加密技术,可保护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安全。“非对称性数据加密技术的使用不仅确保了人事电子档案数据来源的正确性,而且加强了人事电子档案信息的隐私保护,保证数据中间过程不会被黑客拦截。”随着科技的进步,区块链技术不断升级,随着无纸化、单套制的推进实行,实体档案面临的安全风险可能不复存在。

(四)去中心化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当发生人事变动时,依据“凡进必审”“凡提必审”“凡转必审”的原则,结合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流动性强的特点,干部人事档案利用频繁、利用需求越来越难以满足。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利用是集中式的,除了本人所在单位或人事档案代管机构外,其他机构如果想利用人事档案办理一系列繁杂的手续,加大了人事档案的利用成本,使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难以实现。在高校内部,各二级部门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也是很频繁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办理退休等都要查(借)阅人事档案。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形成主体、人事档案的利用主体众多,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很难得到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也较低,而区块链技术应用下的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的是分布式账本数据库,能够让多个业务主体参与其中,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记账、人人共享的目标,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在人才选拔、任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高校作为全国的知识高地,大量高端人才汇集于此,要想发掘、运用这些人才资源,科学、高效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