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基本经验研究

时间:2024-06-04

文/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贺燕

***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新时代背景下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引导党支部党员牢记党的宗旨,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新型党建育人模式。本文旨在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研究现状、基本经验及内涵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自身党建工作实践经历,构建一套针对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在新时代党建高质量工作要求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压实落细高校党建工作责任,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最佳党日”“特色亮点”等项目,着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创新创优。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通过构建党建引领体系,健全组织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持续为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一)高校党建育人研究现状。近年来,各高校突出党建高质量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和乘数效应,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奋力推动“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各高校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汇聚成“三全育人”改革探索的协同育人路径。高校基层党支部与机关单位、企业党委三方共建党组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学科优势、学生特性等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党建联盟特色方案,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育人水平提供了支持,构建高校育人新格局体系,在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思政育人等方面进行独特探索。

(二)党支部建设基本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品格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斗争实践。运用历史眼光,坚持问题导向,发扬勇于斗争、自我革命的精神,继承我党自我革命的历史传统,才能更好地推进党的自身建设,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探索构建育人导向的党支部工作机制。国内学者分别从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革新时期、新时代的自我革命实践入手,对百年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理论基础、制度基础、组织基础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宗旨、要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探究新发展格局下新的自我革命方式。

二、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及形成机理分析

(一)职能认知不够清晰,权责意识不强,党员教师积极性有待增强。目前高职院校内教师普遍面临教学竞赛任务重科研压力大,部分党支部教师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的现象,认为党建工作是分外的硬性指标,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薄弱,参与时精力也不够聚焦。部分高校党员队伍中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比较低,虽然建立了基层党支部组织结构,但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的运作没有凸显引领作用。

(二)党建育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政治学习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载体创新不够,缺乏创新与针对性,工作没有特色,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主,只注重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立足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党建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作用不明显,党支部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党组织的凝聚力、引领力不足,直接影响高质量党建工作发展。

(三)缺乏部门协同机制,党建工作融合度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工作与学院发展“两张皮”,党建工作与行政业务性工作融合不够,党组织与党员在学院发展中作用发挥不够,未能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和党建育人同向同行,党建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四)党建考评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常态化监督机制。由于高校专业教师教学任务工作量重,部分党员满足于完成规定学习动作,谈心谈话、基层联系较少。日常党建工作缺乏常态化和政治监督,往往是年底开展年度考核,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指导性和监督性不强。

三、基层党支部建设经验研究具体路径

在理论分析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党建工作部门协同机制,进而促进学院高质量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针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境,系统分析高校高质量党建工作的基本内涵,是有效诠释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协同工作路径的重要部分,系统梳理和分析党支部建设历史基本经验,是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的基础和前提。

(一)高校高质量党建工作内涵及要素研究。针对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困境,高职院校应当将当今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特征、现状相结合,根据专业发展需求,推进高校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将党建工作放到中心工作中思考谋划,围绕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持续发力,实现“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党支部建设基本经验研究。将党支部建设基本经验进行梳理和剖析,高校党建工作要求和工作实践相结合,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提供理论支撑,为后续研究党支部建设实践对策奠定基础。

四、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党建工作实践对策构建

考虑到当前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结合自身高职院校党务工作岗位实践,结合我国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党建工作要求现状和发展趋势,构建一套针对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一)创新开展“五学”模式,融合红色资源,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坚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推进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抓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打造以“原原本本学、线上线下学、师生共同学、理实结合学、融入四史学”为主体的党员学习“五学”模式系列活动,深入挖掘网络资源,拓展实境教学,学深学透理论,强化党史学习内涵感知力,探索党员教育培训新路径。围绕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阵地作用,做到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加强党建带团建,构建以党总支书记带头讲、辅导员老师现场讲、团支部书记登台讲为主体的党史教育宣讲团,营造党员学习教育新风气,丰富党史学习新途径,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进而将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二)构建党建合作联盟,创新“党建+”模式,双向赋能促发展。围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尚存在的瓶颈因素,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应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方式,积极思考党建工作新思路新办法,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党建工作新路径。通过党建联盟的形式搭建与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探索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不仅使双方信息有效沟通、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促进党组织之间的互帮、互学、互助,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能够共同助推区域内公共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基地共建、师资共享、理论联学、活动联办”,开展经常性党建联盟特色活动,强化校企合作,形成“三平台、两辐射”的项目运转模式,扎实推进共建项目的衔接落实,深耕“党建引领”与业务融合互促,激发组织活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双向赋能事业发展,以党建联盟助推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挖掘、整合共建双方党建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多向服务,实现基层党组织阵地、人才和信息等资源有机整合、统筹利用,切实发挥党建资源集聚效益。邀请业内专家来校进行专业讲座,协助开展学生技能竞赛,传播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将党建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发挥“双带头人”的作用,为专兼教师交流提供平台,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上实现“双赢”,形成党建服务专业、服务学生的长效机制。搭建基层党支部交流平台,主动适应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拓宽思路、创新载体、丰富内涵,落实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三)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团队保障。通过“点+面”的运行模式,着力将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打造成为基层党务干部的“孵化地”,经验成果的“分享堂”。将党建工作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提升为目的,紧紧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重点方向和研究优势,从思想引领、职业发展、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党建+队伍”模式系列活动,落实双青教师价值引领。围绕“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青年教师职业生涯指导”“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等主题组织开展书记讲座、青年教师培训、沙龙、专题研讨等活动,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时刻谨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切实履行好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义务。以高职称教师、高层次引进人才带动青年教师发展,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组织经验交流,激发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活力,实现双青教师朋辈互助。通过“书记项目”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交流平台,不仅增强了青年教师的归属感、获得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育人能力水平,提升青年教师队伍活力,同时还重塑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主体性功能,为其发展赋能,最终实现青年教师党性修养、师德师风、课程思政能力、教学模式等全方位的提升,进而提升党建工作质效,营造积极良好的学院氛围。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形成团结友爱、相互信任、协同育人的默契良好氛围,推进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是推进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落地生根的关键环节。

(四)开展党员帮扶,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定期研究部署党员教师志愿服务工作,就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分门别类,持续开展“三困学生学业帮扶”、心理困惑学生精准帮扶、党员结对帮扶就业困难为学生办实事活动、资助育人、党史学习、开学迎新设置“党员志愿服务站”系列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一个阶段多途径的结对帮扶工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搭建党员教师和困难学生间的桥梁,真正将帮扶工作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中,使得党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开展“结对帮扶”系列活动,将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相结合,调动党员教师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党员志愿者队伍,将共建支部作为主体纳入其中,形成一方牵头、党员自愿加入的良好氛围。提高学院教师育人水平,深化学习教育成果,增强教师归属感、使命感,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从而更加强化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红飘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五)创优志愿服务内涵,搭建社会服务平台,聚焦立足实践解决问题、立足长远发挥作用。高校应当通过党建工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党建引领社会服务,真正将支部党员为群众办实事落到行动中,积极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整合学校、社区教育资源,走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等地,通过开展学习访谈、调查研究、志愿服务多种形式的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将服务内容与社区群众的基本诉求进行对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指导社区老年居民更好地进行个人健康管理,帮助社区儿童心理暖阳,提升居民疾病的防范意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助力社区居民服务,以达到提升社会效益的目的,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组织生活质量,进而推动党组织建设,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共建发展,同时更好地发挥出党建引领优势,为基层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以师生志愿服务为半径,画好“同心圆”,将志愿服务作为争先创优的“加分项”。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专业优势特长,培养学生传播健康知识、科普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教师教学水平。持续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平台,通过提升学生群体对职业的认同感,全方位综合发力,从而实现党建工作在全校乃至全社会范围内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正向引领作用。践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促进党员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以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将行业最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带入校园教学一线,做到学以致用,践行使命担当。

提升专业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在鲜活的社会政治大课中,感知社会担当,淬炼党性初心。通过开展系列特色党建志愿活动,坚定党的理想信念,锻炼了党员坚强的党性,使其真正成为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路线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学院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