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古代优秀官德中廉政作风的思考与启示

时间:2024-06-04

文/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张云云 贾红莲

清正廉明是为官理政、党员自律的起码品质和能力,我党我军自建党建军以来一直重视党和军队的廉政建设。廉洁奉公得以弘扬,不仅需要依靠各级党员干部的洁身自律,更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一、中国古代优秀官德的思想底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重视“德”,并将“德”作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德”的具体实践中,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官德的修养,从政者历来提倡要有良好的官德。“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官德好坏,不仅关系到官员能否很好地履职尽责,更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立德”为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子产提出:“德,国家之基也”(《左传》)。孔子也明确提出:“为政以德”(《论语》)。子产、孔子他们共同主张为官者只有个人的灵魂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后,才能治理好国家,认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由此可见,“立德”是做人、为官、从政之基。

(二)“称位”是范。中国自古讲究规范,政治生活更是如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德”的内涵非常丰富,如为官要胸襟开阔,坦荡无私,是不逐名利的功名富贵观,是明廉知耻的道德价值观,是天下为公的高尚追求;再如修身要律己达人,即通过官员修身律己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知道、好学、尚义、至公、制欲、诚信、自律、自责等。不仅“德”的内涵非常丰富,“德要配位”的要求也很高,如生活上艰苦朴素,作风上廉洁自律,为政上务实勤勉,管理上赏罚分明,用人上举贤尚能,上对君忠诚,下对民仁爱。“德”要在位,更要配位、称位,这是儒家深邃的为人、为政之道,也是道家“人生四化”(淡化、虚化、静化、净化)的道德智慧。

(三)廉之政本。廉,是评判廉能廉政的关键德目。中国古代官员的道德建设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其中,廉洁奉公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传统官德的重要内容。“廉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廉有双重含义:一指处事方正正直,二指生活廉洁俭约。《周礼》以六计考察官吏: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考察官吏治绩是以善、能、敬、正、法、辨这六计为准,断以六事,以廉为本。因此,失廉意味着不久就失德。如官吏失德必贪利,贪利必霸权专政,乃至欺君误国、祸国殃民、丧权辱国。正所谓“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贿也”(顾炎武《日知录》)。中国历史上曾经的辉煌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任用了清官廉吏,民富国强、国泰民安。

二、清官的精神境界与追求

“清官”这个词最初指的是魏晋时期那些为士族所青睐的、推崇的官职,地位显要但是政事不繁,这与我们理解的廉洁清正、奉公守法、忠君为国、体恤民情的意义有很大距离,可以说,前者是逍遥清淡的,后者则要鞠躬尽瘁得多。大致到了南宋晚期和金、元之际,从官方到民间,“清官”就专指公正清廉之官了。

(一)核心要素是“清”。与“贪”相对的是“清”,即清廉、清正、清明;与“浊”相对的也是“清”,即清静、清雅、清通。历史上,“清廉、行教、守法”是司马迁为清官立下的标准。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唐姚崇是“开元盛世”的功勋之臣,他以“五戒”告知下属:“公平正直、以和为美、忠实公正、廉慎不贪、冰清玉洁。”宋理宗时的胡太初认为:“莅官之要,曰廉与勤”(《昼帘绪论》),以“廉”为核心的检验标准历经千年未曾褪色。

(二)做清官的大智慧。做清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韩非子》)。金代诗人元好问诗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做清官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气节、拒得了诱惑,与世俗利禄无缘、与声色犬马无关,洁身自好、两袖清风。这才有了民间佳话:“黄河清”包拯名闻天下,泽流后世;“半鸭知县”于成龙寸礼不纳,安守清贫,是为天下第一廉吏。当官为民,能得到百姓拥护,人民不会忘记他。一个清官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所需所求,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动,不需要的东西为什么要呢?更何况是本不该属于你的东西呢?清官,留给后人的虽物质清廉,却传家流芳,正所谓“寒门出英杰,纨绔少伟男。”

(三)清官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追随者。清官修养自身心性以达高尚,他们释放自己的精神力量,见之于社会政治实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社会风气,希望君明臣贤,所有人都恪守圣贤之道,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清官的追求对那些贪腐之臣构成威慑,对官场清廉之气产生积极影响。清官注重“养浩然之气”(《孟子》)、修“万民之仪表”(《管子》)、“行六正,除六邪”(《说苑》)。他们修身立德、居俭守道,爱民如子,忠君如父,坚持为民除害,与民兴利,减轻人民负担。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担当,不仅是个人追求,更是一种国家理想,他们试图通过自己挽救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危机。在民间话语里,人们称赞他们秉公执法,刚直不阿。可以说,在金钱、仕途面前,清官的内心世界里有种追求,远远高于他们自身的命运和幸福。

三、传统清官政治的廉政启示

清官不仅仅是一个属于历史的名词,清官不只是代表着封建统治的政治维系。在反贪风暴云起的当今,我们强力“打虎”,依法治国,硕鼠、巨贪、苍蝇、老虎狼狈现行,老百姓拍手叫好。“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寻根传统,以清官和清官文化为代表的传统官德会给我们的军队廉政反腐带来新的启示。

(一)私欲——不能逾越的红线。红线两端,这边是心安,那边是倾覆。人们常说,清官的快乐是心里踏实,贪官的恐惧是风险未知。大力反腐倡廉下,贪官的日子只能是惴惴不安曾经的劣迹斑斑与贪婪腐化,因为那些曾经东藏西躲的不该得的钱物房产而心理负担沉重。汉代桓宽在《盐铁论·富贵篇》中写道:“思仁义以充其位,不为权利以充其私”,为官若以官爵获取私利,甚至以权势谋不义财富,是不正确的。魏晋时期的王通被后人尊为“至人”“王孔子”,他强调官员道德品格修养应“无私无偏正其心、恭以俭、清以平”,他认为“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中说》)。只有守住初心,抑制贪欲,守住底线,才能防止倾覆。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观的本质内涵。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有一种情感可谓五味杂陈,那就是老百姓对待清官的态度。爱之,清官解忧;恨之,清官难求。草根话语、主流舆论、精英思想,它们共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融汇,孕育了属于中国人独有的清官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人们对于清官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人叫好,当官理当如此;有人驳斥,在当下谈清官不合时宜,是封建余音。我们作为由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谈清官是不是一种落后,甚至于有些封建腐朽呢?百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时刻保持最先进、最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党的各级干部的目标和追求。因此,必须时刻保持清正廉洁,这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道德本质,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这不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下政治生活的附庸的“良吏”“廉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支光荣的人民军队,必须坚决做到清正廉洁,把立党为公、廉洁为民作为自己的重要道德规范。优秀传统官德,尤其是廉洁自律的从政修养,对新时期军队领导干部加强素质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它们激励着人民军队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远大志向、坚持学习和思考的统一、善于自我监督、做到言行一致等。

(三)人民公仆廉洁奉公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需要的不是传统意义上为民请愿的清官、断案如神的清官……清官这个词在21世纪的今天的含义是“人民的公仆”。依法治国,法比人大,法是人民的法,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干部是人民的干部。公仆是一种最朴素最崇高的价值夙愿,是中国古代清官政治走过历史沧桑的积淀与新生,是中国共产党走过一条红色之路的革命经验,公仆是中国老百姓的心灵诉求,是廉政文化纯洁的心灵家园。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人民公仆理当廉洁奉公。每一名党员,每一位军队领导干部的心中,都要真诚地装着老百姓,装着官兵,只有如此,才能严于律己,守住清贫,抗住诱惑,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军队赤诚工作、无私贡献,才能政治清醒、正气在身、为政以廉、洁身自好、忧国忧民、光明磊落。

四、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反腐倡廉,加强军队廉政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如何发挥中国优秀传统官德的精神感召力,如何把中国传统清官政治的美德转化为广大官兵的一种自觉自律性行为,对于提高新时期军队廉政建设、提高军队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传统官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不仅可以为当前党员干部提升官德修养所用,更能与时俱进地创新实践党和军队的廉政理论及建设。在优秀传统官德中,首先要关注廉政文化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根植廉政文化因子,在血脉中融入文化基因,形成党员干部的坚定理想、高尚追求,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自觉将使命、风险、服从、廉洁等融入军人职业。风气正则行为正,廉政文化和风气建设的影响力是无形的、有力的、坚定的。

(二)廉政文化建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继承需要创新,创新首先源于学习,对历史的审慎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廉政文化的辩证吸收;创新需要发展,在充分论证军队廉政实际的建设中大力推进以文化为代表的廉政建设;创新既要保持传承我军优良传统,更要体现时代精神。在方法途径上要多思考多谋划,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廉政教育,讲好廉政故事、创作廉政影视、谱写廉政旋律、描绘廉政图画等等,形式上更多样、方法上更科学、手段上更先进。打造多维廉政空间,以理论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辅助,以全体官兵积极参与为主渠道,全面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增强廉政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廉政文化建设要突出“姓社为军”这个根本宗旨,构建军队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营造廉政文化“大氛围”,不断强化广大官兵对我军光荣传统、先进作风、人民军队本色的绝对认同与拥护,不负“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使命。

(三)要重视廉政文化的战斗力转化。要充分利用资源,把军队廉政文化转换为无形的战斗力。廉政作为传统文化,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优秀官德的体现;另一方面,具有提升军队战斗力的特殊功能。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将领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他们治军有方,最突出的就是不贪私利、一心为兵。如战国时的名将吴起,他“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他与普通士卒同甘共苦、衣食与俱。他带领的这支军队战绩赫赫;飞将军李广体恤士卒的故事流传更多,他领导的李家军军容严整、秋毫无犯,“乏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令匈奴不战而退。曾被金人感慨“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领军人岳飞不仅本领高强,而且“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自然赢得老百姓的拥护、敌人的敬畏。

纵观我军历史,这支人民军队始终没有放松军队廉政文化的养成。“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即后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典型代表。1936年埃德加·斯诺到陕北的时候,红军战士们守纪律、爱唱歌的特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西行漫记》中写道:“红军战士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斯诺以记者的敏锐感受到红军这支新型队伍的秘密武器,就是务必严格的纪律,从而绝对保证队伍的纯洁、绝对保证对人民的利益秋毫无犯。守规矩、讲纪律是立身固本的传家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毛主席在早期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直到晚年还指挥八大军区司令员唱这首“规矩歌”。我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党我军的政治属性和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都对廉洁自律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廉洁纪律是高压线,是“金钟罩”,既是约束,更是保护。

一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为国为民的人民军队,使命责任重大。当廉政文化内化为战斗力时,我们就能够响亮地回答“当什么样的兵、做什么样的官,官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等问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支有坚定意志的人民军队,一支心中装着百姓装着士兵的人民军队,在“两个战场”上,能打赢军事仗,更能打赢政治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