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马明博
马祖道一(709年—788年):禅宗重要宗派洪州宗的祖师。俗姓马,又称道一、洪州道一、江西道一。他主张“平常心是道”,取代了看经坐禅的传统,实现了从“如来禅”向“祖师禅”的转化。
一提起禅,人们就会想到面壁的达摩、砍柴的慧能。其实,还有一个人的贡献也不亚于这两位,他就是马祖道一。
中唐时,佛教八宗共弘,禅宗并未独领风骚。歌舞升平中,渔阳鼙鼓惊天动地,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中,佛教各宗均蛰伏自保。“安史之乱”后,朝廷致力中兴,无暇顾及佛教。马祖道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大力弘扬禅宗,惠能禅系迅速壮大起来,影响波及长安。
唐元和年间,唐宪宗先后召请马祖道一的数位弟子入京讲法,马祖禅法在皇室、士大夫、僧俗信众中传播开来,禅宗一枝独秀,成为整个中国佛教的代表。之前,达摩弘扬的是半印半中的“如来禅”(经教里的禅法,因是如来所说,后人即名之为如来禅);到惠能,中国“祖师禅”(即南宗禅法,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接由师父传给弟子)开始萌芽;而马祖道一则是“祖师禅”真正成型的代表人物。
悟道磨境台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马祖道一出生在蜀地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一个贫寒之家,俗家姓马,故后世尊称其为“马祖”。
小时候,他经常跑到家附近的罗汉寺玩耍,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晨钟暮鼓的佛门生活。12岁那年,他辞别父母,剃度出家,法号道一。
20岁时,道一前往渝州(今重庆)受具足戒,正式成为僧人。为寻找安心之法,他往返于剑南一带的寺院,云水行脚,参访善知识。后来,他听说六祖慧能的弟子怀让禅师在南岳衡山栖居,又跋山涉水,从巴蜀来到湖南。
初到衡山,道一与僧众们同住传法院。不久,道一离群别居,自己在山间搭了一间草庵,每日“唯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
怀让禅师慧眼识金,看见道一依然用传统方式习禅,决定以善巧方便来引导他。一天,道一坐禅时,怀让禅师拿来一块青砖,在庵前的石头上磨来磨去。“刺啦刺啦”的摩擦声令道一不堪其扰,好奇地问:“师父,磨砖干什么?”怀让禅师说:“我想磨一面镜子。”
道一更觉诧异,“砖怎么可能磨成镜子呢?”怀让禅师反问:“你坐禅干什么?”
道一答:“为了成佛。”怀让禅师大笑,“砖不能磨成镜子,坐禅就能成佛吗?”
道一追问:“师父,坐禅不能成佛,怎样才能成佛呢?”
怀让禅师没有回答,他说:“牛拉着车忽然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人的身体如同那辆车,人的心如同拉车的牛。能不能成佛,在于如何修自己的心,而不是在这里呆呆地坐着。”道一听了,似有所悟。
怀让禅师接着说:“若说坐禅,禅非坐卧;若说坐佛,佛非定相。于法无住,不应取舍,你该怎么办呢?你若坐佛,即是杀佛;你若执坐相,非解脱之路。”参禅悟道的关键在于善用其心;禅坐是开悟的工具,而不是禅修的目的。
道一听后,豁然开悟。他留在怀让禅师身边,继续学禅10年。
洪州树禅风
天宝元年(742年),33岁的马祖道一辞别怀让禅师,前往福建建阳佛迹岭,聚徒教化。他创造出活泼自然、机锋峻烈的教学方式,以隐语、动作、手势、符号乃至拳打脚踢来启发学禅者“认识自性”。在马祖之前,中国流传的是印度来的“如来禅”;从马祖开始,“祖师禅”始在中国生根。
马祖在佛迹岭住了两年。天宝三年(744年),他迁往江西抚州与南康一带,在龚公山创建丛林,影响越来越大。
在此之前,中国的禅宗僧人沿袭“托钵行脚”的印度传统,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然而中国的气候环境、民俗风情与印度不同,禅僧们靠乞食谋生非常困难。马祖提倡农禅并重,自耕自食,群体共修。这是中国佛教最伟大的变革,胡适认为,真正的中国禅宗,就是从马祖道一开始的。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江西观察使路嗣恭邀请马祖移住洪州(今江西南昌)附近的开元寺,四方学禅者云集洪州,来到马祖座下参学。
历来,佛教教人通过布施、持戒、坐禅、苦行等方式来修行。马祖虽没有正面批判,但却不承认这些行为对悟道能起什么作用。相比繁琐的宗教仪式,他的教化方式别具一格。
百丈怀海是马祖禅法的重要继承者。有一天,师徒两人到寺外散步,看到一群野鸭子飞了起来,马祖问:“那是什么?”百丈说:“是野鸭子。”马祖又问:“飞到哪里去?”百丈答:“飞过去了。”
这时,马祖把百丈的鼻子用力拧了一下,百丈痛得大叫,马祖问:“你说,难道又飞过去了吗?”
回到寺院,百丈大哭,同参的僧人问他是想家了,还是受责骂了,他都一一否认,只是说:“我的鼻子被马祖拧得非常痛。”僧人们问:“你做错了什么事吗?”百丈说:“你们去问马祖吧。”僧人们去问马祖,马祖说:“他自己知道,你们去问他吧!”僧人们又回来问百丈,百丈呵呵大笑。僧人们又好笑又奇怪,问:“你刚才哭,现在为什么笑?”百丈说:“我就是刚才哭,现在笑。”
第二天,马祖上座说法时,百丈起身离开。等到马祖下座回房,百丈跟了过去。马祖问:“刚才我正要说法,你为什么走呢?”百丈说:“因为昨天我的鼻子被你拧痛了。”马祖问:“昨天你想什么?”百丈回答:“我的鼻子今天已经不痛了。”
马祖说:“好!你已经明白昨天发生了什么。”
还有一次,有位官吏问马祖:“我平时饮酒吃肉,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呢?”马祖说:“能饮酒吃肉,是你有俸禄;不饮酒吃肉,是你有福气。”这位官吏听了,深以為然。
佛门中著名的庞蕴居士前来参学,他问马祖:“不与万法做伴的人是谁?”马祖说:“等你一口吸尽西江水,我就告诉你。”听了这句话,庞蕴立刻大悟。
马祖在待人接物中,将禅的修行贯彻于日常生活,将禅的智慧融化于人的生命。从此,禅宗摆脱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走向非偶像化、非经院化、非仪律化的现实人生。中唐以后的许多禅师在接引学禅者时,都袭用了马祖这一启悟方式。
平常心是道
马祖道一没有著作传世,他禅学思想的演变,大致分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三个阶段。他主张从心而悟,认识自性,将佛教从复杂繁琐的概念简化为心学一途。
马祖道一的弟子大梅法常见到马祖时,问:“什么是佛?”马祖答:“即心即佛。”大梅言下便悟。
“即心即佛”之说,指出禅修的关键在于觉照自己的心,而不是向外驰求。当这句话成为僵化的概念后,马祖又提出“非心非佛”之说,用来打破禅修者的思维惯性,把对概念的执着都放弃。《景德传灯录》记录了一段有趣的对话。有僧人问:“你为什么说‘即心即佛?”马祖说:“为了不让小孩子哭。”僧人又问:“小孩子不哭之后呢?”马祖说:“非心非佛。”
提出“非心非佛”后,马祖派了一个僧人去考验住山的大梅。僧人问:“你在马祖门下,学到些什么?”大梅答:“马祖教我即心即佛。”
僧人说:“但是现在马祖开始说‘非心非佛了。”大梅说:“管他说什么‘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僧人把这一结果告诉马祖,马祖高兴地说:“梅子熟了!”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马祖从“肯定”到“否定”,运用辩证逻辑的方法,最终提出了他的根本禅法——“平常心是道”。他对僧众们说:“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平常心是道”,抛弃了形而上的概念,让禅彻底生活化。马祖以眼前随意可拈的日常事物,让学禅者迅速领会禅的精神,消除了修行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人与佛之间的距离。
为道莫还乡
马祖在江西弘扬禅法40余年(744年—788年),创建48处道场,弟子众多。《古尊宿语录》及《景德传灯录》称,“师入室弟子139人,各为一方宗主,转化无穷”。
众多弟子中,大珠慧海在理论上多有发挥,系统整理了马祖的禅学思想;百丈怀海在实践上大有创新,提倡农禅并重;南泉普愿弘扬“平常心是道”,培养出著名的赵州禅师;鹅湖大义、章敬怀晖等先后被诏入京,在皇室、士大夫、僧俗信众中传播祖师禅,确立了禅宗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禅宗史上著名的临济禅师,也是马祖的法裔。
马祖少年出家,久住江西,难免对故乡生起眷念。回乡小住时,乡人热情招待他,隔壁的一位老婆婆说:“我以为发生了什么奇特的事呢,原来是马家的那个小子回来了。”马祖听后哈哈大笑,随即写了一首诗:“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不久,他又返回江西。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年近八十的马祖道一登建昌石门山,漫步山林间,见到一处平坦之地,便对侍者说:“下个月,把我这把老骨头送到这里来。”回到寺院不久,他就病倒了。
临终前,有人问:“和尚這几天尊候如何?”马祖说:“日面佛,月面佛。”次日,马祖道一沐浴之后,跏趺而逝。
日为白日,月为黑夜。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马祖都能面对着心中的佛,保持心的清澈。这正是禅者真正的解脱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