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大学历史建筑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时间:2024-06-04

文/陕西理工大学档案馆 王君

能够展示和证明大学历史的,最直观的莫过于校园里的建筑。近年来,各地高校大多对有历史价值的校园建筑进行了积极的保护。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存在着重视建筑实物,轻视建筑伴生、衍生档案的倾向。为此,有必要对高校历史建筑档案在相关建筑物保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相应的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讨,以期为这一宝贵档案资源的利用提供更有指导性的参考。

一、中国大学历史建筑档案的现状

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2019版)中,对历史建筑有这样的定义:“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中国大学校园里的一批建筑物,已经被列入了国家或省市的文物保护名录。它们所记录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成为大学身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国高校中,代表性历史建筑留存较多且保护较为完好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大都对建筑实物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与此同时,这些建筑物相关档案的保存和利用的状况,却参差不齐。据董慧介绍,华南理工大学“现存有27处,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其中有15处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档案馆内收藏的1949年之前的基建档案68卷,“最早基建档案是1910年的,有6卷;其余的为1934~1938年期间的基建档案。”这个数量不到该校基建档案总数的1%。有些灭失的建筑物,根本没有基建档案留存下来。

当代中国大学的档案馆里,各类建筑档案占了库房的很大一部分。它们占用的空间也非常可观,往往一栋楼的档案就会装满多节档案柜。这些材料从设计图到施工图,从立项审批文件到验收报告,基本上涵盖了整个建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基建档案,因为常常需要迎接严格的后续审计工作,应该说,肯定是大学档案中最完备和最规范的一个种类了。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各种历史建筑物的档案,在总的基建档案里,占比不高,案卷数量也不如新建筑物的增速快。这些建筑档案,只有维修或升级、扩建时才会被相关部门查阅或利用一段时间,平时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历史建筑档案的主要形态和新建建筑有相通的地方,如设计图、施工图等基本要素,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因为历史建筑档案形成于不同时期,它们可能缺少某些新基建档案的要素,如项目计划立项阶段的决策立项、勘察设计阶段的勘察、测绘及设计文件、工程管理及配套的电子档案、备考表等。这些历史建筑物档案的主要形态是纸质材料,也包括少量照片、模型等。这些大学的历史建筑档案,大都保存在所在学校的档案馆,也有的保存在当地的市政档案馆或建筑博物馆里。

二、中国大学历史建筑档案的作用

大学历史建筑档案,不仅是一堆休眠建筑档案。和建筑物本身相比,历史建筑档案有其自身的长处,如更丰富的建筑设计、建筑理念等背景信息,更详细的和建筑物有关的人物、功能变化信息,更精确时间、数字信息。而且,因为它以纸张、模型、磁带、光盘等为存储介质,它所记载的建筑物信息,占用的空间一般比建筑物实体要小很多。对于它们的查阅、编辑、复制,简便得多。作为大学档案的一个重要种类,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中,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历史建筑档案可以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生动教材。各个大学,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安排新生入学教育,除了介绍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之外,学校沿革也往往是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历史的了解,最直观、最简便的途径当然是参观校史馆。校史馆历史时期建筑的文字说明、照片、模型、设计图以及修建过程的场景照片,都会增加学生对学校历史感知以及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些历史建筑档案有助于学生了解学校建筑的功能、各单位的具体分布和他们今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

(二)大学历史建筑档案,可以为校史甚至教育史的撰写提供重要的素材。大学历史建筑物是高校“风骨”和“神韵”的重要载体。某些具有辨识度的历史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大学名片的作用,如北京大学的博雅塔、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武汉大学图书馆和工学楼、华南理工大学的百步梯等,都是如此。与这些历史建筑有关的各种档案,是大学撰写或编纂校史时的重要参考资料。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有《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一书。大学历史建筑往往是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面镜子,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地方和国家教育发展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教育经费的充裕与紧张、校园建造的风格与质量。它们的宏观状况当然可以从建筑物反映出来,也可以从建筑档案的翔实记录中反映出来。

(三)从历史建筑本身价值认定的角度来看,高校历史建筑档案是评估历史建筑使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重要文献依据,也是这些建筑维护、利用、升级的重要依据。高校历史建筑,能够被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毕竟是少数,还有大量的一般建筑,也同样承载着所在校园变迁的历史和不同时期师生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普通建筑中的一部分,可能具有进入保护名录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建筑档案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是建筑物历史信息最权威的载体。

三、中国大学历史建筑档案优化利用的主要路径

(一)想改进高校历史建筑物档案工作,需要对指导思想和观念作出调整。一方面,从承载大学历史的角度来看,建筑档案和历史建筑本身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很容易认识到历史建筑物的重要性,却比较轻视或忽视历史建筑档案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对于某些历史建筑来说,如果丢失了它们的档案,这些建筑的身份和血统都会变得模糊甚至可疑起来。另一方面,历史建筑档案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历史建筑档案不等同于基建档案。也就是说,基建档案是历史建筑档案的重要甚至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却不会是历史建筑档案的全部。如近年来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宣传工作中形成的研究论文、研讨资料、活动照片、纪录片等,它们虽不是基建资料,却同样具有档案价值,应该作为历史建筑档案的组成部分。

(二)历史建筑档案的保管和利用,需要尽快实现数字化。大学的历史建筑档案,大多年代久远,它们的材质和保存环境对于其中的一部分来说,想要实现真正的永久保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一些设计图、施工图之类的建筑档案,因为幅面较大,归档时只好折叠保存。这一类档案无法经受多次翻阅带来的磨损。本身查阅起来也不是很方便。因此,对历史建筑档案的数字化势在必行。数字化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档案,对于编目、查询、复制等管理和利用环节也会带来极大的便利。数字化的历史建筑档案,也会为大学的对外展示和宣传工作提供更多素材。

(三)提高大学历史建筑档案的编研能力。要更好地发挥大学历史建筑档案的作用,必须提高存放这些档案的机构如档案馆的编研能力。一般高校档案馆里,未配备专职的历史建筑档案编研人员。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主要任务是保存并利用好这些历史建筑档案。但是历史建筑档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保存和记录信息,还可以为以下课题如:历史建筑的设计理念、变迁原因探究,历史建筑在大学传统形成中的地位等,提供坚实的资料支撑。目前大学的历史建筑档案管理,有必要从日常保管为中心的状态,转变为日常保管与各种专题研究并重的格局。这就需要加强档案馆从事历史建筑档案的专业力量,如增加有建筑学背景的档案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历史建筑档案研究课题,鼓励包括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对大学历史建筑档案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对这些历史建筑档案进行深度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