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练泓
【摘要】公务接待是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政务性工作,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是推动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又陆续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实施细则、条例、管理规定、意见,高校公务接待工作随之进入新时期。高校应坚持勤俭办事业的理念,深入思考公务接待工作的本质属性,把握其自身规律,有效地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全面推进高校公务接待工作的改革创新。
【關键词】新时期;高校;接待工作
高校公务接待工作作为高校行政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来校从事考察调研、出席会议、检查指导、学习交流等公务活动的专家或领导的接待与服务工作。
一、新时期高校公务接待工作现状
(一)高校公务接待跳崖式下降后平稳开展,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2013年以来,高校接待量和接待费用整体大幅下降。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2013年共接待来宾569批次,实际发生费用982616.5元;2014年共接待来宾223批次,实际发生费用414380元;2015年共接待来宾134批次,实际发生费用163615.96元;2016年共接待来宾161批次,实际发生费用169913.3元;2017年共接待来宾130批次,实际发生费用11924.96元。但同时不按规定程序接待的情况时有发生,无公函接待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有的上级主管部门到校检查时,只有电话通知或者笼统的检查文件,实际检查组成员未带联系函;地方主管部门人员陪同上级部门领导到校检查时,可能属于同城接待的;临时到访来宾,不履行事前审批手续,由领导口头交代安排接待的;邀请专家到校开展学术交流指导时,邀请函不正式或者只有口头邀请的,接待次数过多或陪同人数超标的。
(二)高校公务接待中行政接待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不少行政部门零接待现象。高校行政人员不会接待,不想接待,高校公务接待工作面临边缘化的囧境。具体表现为:兄弟高校对口交流减少,不愿走出去,也不想迎进来;部门行政人员甚至是部门领导缺少对公务接待政策的学习,产生了不接待不出错的错误认识,遇到接待事务,一律推给学校办公室安排,自己做甩手伙计或者临时抱佛脚,接待工作不到位。
(三)高校公务接待受监督力度薄弱,没有相关刚性约束。具体表现为:高校办公室牵头开展的公务接待专项督查流于形式;高校内部监督部门对于“一把手”不敢监督,对“同僚”不愿监督;外部党政监督部门力不从心,还不能主动上门监督;社会公众没有了解高校公务接待有关信息的渠道,社会监督无从入手。
二、新时期高校公务接待工作问题分析
(一)长期以来,公务接待都被简单地认为是迎来送往,吃吃喝喝,公款吃喝已经依附为我国行政文化的一部分。尽管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随着持续的违规案例的通报,让人们看到中央整顿公务接待乱象的决心,但根深蒂固的传统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不可避免地继续影响着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一些领导干部还是放不下面子,开不了口,对无公函接待说不出“NO”,害怕影响私人交情,影响学校工作成绩;一些领导干部公私不分明,出行没有计划性,认为刷脸接待是自己的能耐。
(二)规范化的制度才能有效地约束权力,但是制度规范完善需要一个过程。新时期高校公务接待中的行政接待明显下降真切地反映出中央八项规定的“动真格”,高校公务接待活动的开展也不能肆意而为,必须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开展有实质内容的交流。披着学习交流外衣,实为情感交流的接待活动大大减少。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交流学习形式也得到极大的改进,上门取经不再是取得真经的唯一途径。
(三)高校行政人员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对公务接待相关政策的深入学习和对公务接待工作的独立思考。高校行政人员对正常接待与非正常接待的界限把握困难,加上公务接待活动规定的特殊性,同行人员交流不足,系统的公务接待业务培训少之又少,严重影响公务接待的执行和效果。
(四)高校办公室作为高校公务接待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在牵头开展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X”专项督查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不能有效地发现问题。高校内部监督部门独立性不够,受限于学校领导和部门,认为公务接待都是领导参与的事,领导怎么说都是对的,不敢为领导把关;同时缺乏主动性,坐等线索上门,限于看纸质材料,事后监督。外部党政监督部门的工作能力有限,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高校开展的公务接待工作,只能宣传教育预防为主,惩治查处指导为辅。同时,高校并没有形成公务接待费详细及时地向公众公开的制度,社会公众不可能发现接待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三、新时期高校公务接待工作改进对策
(一)转变思想,按章办事。高校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党中央规范公务接待的决心和必要性,提升政治觉悟,摒弃传统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公务接待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减少灰色操作空间,让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有章可循,规范应对实际公务接待过程中遇到的不规范问题,做到有礼有节,守住纪律底线。
(二)加强学习,突出特色。新时期的高校公务接待工作对高校行政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行政人员应主动学习,熟悉掌握政策,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高校办公室应引导行政人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认识到接待能力是高校行政人员的(下转第133页)
(上接第100页)基本能力要求,同时为行政人员提供不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进而打造一支懂政策、知礼节、善沟通的接待队伍,更好地完成学校公务接待工作。高校接待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广泛深入地对外联系,加强学校与外界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方面交流,使学校的对外交往更加通畅、更加有效,从长远意义上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本身是教育文化单位,新时期的高校接待工作应在求真务实、轻车节俭中突出自身的特色。一方面,接待工作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积淀在校园参观路线中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接待工作还应吸纳积累到校专家学者给学校留下的特有印记,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内容。
(三)完善监督,防范未然。高校内部监督部门可以加强与校外党政督查部门的联系,提高自身监督业务能力,重视日常监督,随时掌握公务接待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监督层次和效力。同时,将事后检查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转变,建立接待经费报销审核专人制,由财务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审核公务接待报销凭证,对问题凭证予以事前警示;纪委、监审部门人员主动走访或明察暗访,直击接待工作现场,对接待活动予以事中震慑。
高校自觉推行公务接待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公务接待信息,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公务接待内容,激发社会公众的监督热情,把公务接待规范工作真正交给人民群众去评判。
【参考文献】
[1]贾晓光.高校公务接待及其问题治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14):41-42.
[2]付岩志,胡新晶,隋佳桐.高校接待工作再思考的三个维度:属性、路径、制度[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10):59-62+6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