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结合现代技术

时间:2024-06-04

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 唐刘晏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直接面向基层,服务地方,但由于经济文化发展限制,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相对落后。现代技术如民族文字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计算机、光电文字处理技术、声像处理等技术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提供支持,打造民族地区图书馆品牌,发挥资源优势。

一、现代技术在少数民族图书馆中的应用

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格局的形成使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成为亟待释放资源潜能的文化储地。

(一)应用民族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奠定数字图书馆建设基础。为了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少数民族文字电脑化处理。对蒙古文字、藏文等操作系统进行软件处理,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文字符实行国家标准,并建立多种排版系统。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处理工作取得的成就成功应用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民族文字排版问题,并取得可喜成就。

(二)数据库建设提供数字化建设物质保障。民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文献资源,其中关于民族研究、民族文字研究、民族地方研究等特色资源,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库建设根据对民族文化的揭示深度和资源的重要程度建立了索引型数据库、摘录型数据库以及全文型数据库。数据库建设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多最全的检索途径,并通过数据库检索到使用率低的古籍文献。数据库建设根据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特殊性提供多样的深度检索,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加工,便于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已经组建了可以进行资源共享的网络检索服务,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且主题凸显,在数据库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提供图书馆建设过程的物质基础。

(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服务创新。电子计算机、光电技术、声像处理技术在少数民族文献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少数民族图书馆业务工作实行全面自动化、网络化管理。一些民族馆藏机构对文献进行计算机管理,文献利用工具注入科技元素,彰显现代化。借助光学缩微技术,文献资料易于长久保存。中国民族图书馆利用微缩技术复制出十多种少数民族文字馆藏文献,供单位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此外声像技术可以将独具特色的非文字文献进行记录和保存,形成以音像作品、美术摄影、电影等为载体形式的特色民族文献。

少数民族图书馆更需要借助现代技术进行服务创新,针对民族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特殊性的特点,将通信技术、云技术使用双语馆藏,更新管理和维护技术,提升民族文化保护能力和水平。新型技术的使用使读者的体验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少数民族图书馆馆藏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可以吸引更多民众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广泛传播和交流。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古籍,通过现代技术对纸质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全文存贮可以长久保存古籍内容,并为研究、读者提供丰富的资料。少数民族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促进图书馆、高校等单位的资源共享,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深度利用。少数民族文献转化为数字形式,便于国内外学者借助互联网,查阅研究信息,资源共享,合理利用。

三、以现代技术支撑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途径

(一)民族资源数字化,保护民族文化。现代技术对民族地区特有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为读者使用图书馆丰富而有特色的馆藏民族文献资源提供便利。高品质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建设应立足于对馆藏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馆藏资源数字化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现实途径。少数民族资源数字化丰富了民族文化,且便于开发利用特色数字资源,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质量。

(二)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服务质量。若缺乏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将无法高效开发应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组织方面的优势,肩负起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重任。依据一定的衡量标准,对民族信息收集、考证,确保信息源头权威、真实、完整。

(三)外购数字资源,丰富馆藏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中首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共享优势,外购资源,加快图书馆建设进程。且购买技术操作具有便捷性,可以节约开发成本。从万方、超星、中国知网等信息资源提供商处购买富有民族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实现信息集成,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