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史婷 何其鑫
【摘要】作为中国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文化,是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体现,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理念,新时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发挥着重要功能。积极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功能,探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这个过程既可以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又可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这是一个双赢的文化育人过程。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信仰教育;路径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高技术人才的坚实力量,切实重视新时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推进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为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项伟大事业开展的第一步工作。红色文化作为党在中国改革建设过程中经验总结的智慧结晶。一方面红色文化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信仰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信仰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何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通过何种方式更加有效地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成为当前高校进行信仰教育的一个难题。红色文化以其特有的性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具有优势。利用多种途径将红色文化对信仰教育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凝练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结晶。
在发扬红色精神的红色文化传承过程中,作为党和国家领导核心的***同志是红色文化基因的忠实传承者,他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作出表率。推动着“红色文化热”得到全球华人甚至外国友人的青睐。
首先,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主要是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征途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活动场所,以及结束征途之后国家为了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奋斗精神而修建的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等蕴含有红色文化的场所,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红色文化的物质产品等,这些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场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奋斗精神不可或缺的物质表现载体。
其次,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精髓的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灵魂因素。一方面,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先进精神的结晶。另一方面,红色精神中所蘊含的党和国家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
二、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信仰教育在新时代大学生教育中一旦发挥作用,就会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个人的行为接受信仰的导向,成为个人行动的导航仪。在社会与国家发展进程中,都要根据历史发展的各种规律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民群众,如此使得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信仰教育中包含并指出了一个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指导着教育对象在追求和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前进。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的一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一剂良药治愈了那些抹黑红色革命英雄们的“病毒”。红色文化中所包含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的奋斗史,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备养料”。在这个吸收营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功能,感受信仰对个人潜力激发的能动性。使新时代大学生在这“吸收营养”的过程中获取满满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同时也让高校实现了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双目标,激励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于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去。
(二)助力功能。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信仰都当之无愧发挥了各种革命运动的助力功能,成为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在恩格斯晚年关于人类意志与社会发展之间关联的“合力论”中指出,人民群众及其社会活动推动社会发展的“总的合力”的凝结离不开信仰的助力功能。任何一个国家中多数人民群众信仰的价值取向都会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前进方向。红色文化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文化瑰宝,凝练了他们为真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奋斗精神,利用这些精神去推动信仰教育,使正确的信仰理念深深嵌入新时代大学生之中,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新生力量。
(三)聚合功能。聚合功能是信仰教育的一种精神聚合剂,能把人们游离的思想观念聚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毛泽东同志曾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竖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红色文化作为革命仁人志士追求理想信念的典范。必然激励新时代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将个人理想目标与国家的理想目标紧密结合,争取在实现个人理想目标的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让“中国梦”不仅仅是体现在一个国家的追求,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人人参与“中国梦”的伟大筑梦工程。
(四)保障功能。一方面,信仰教育是国家政治体系地位稳定发展的支撑;新时代“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等都为信仰教育的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信仰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保障。另一方面,信仰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保障环节。正确的信仰教育指引是形成良好精神境界的必要保障。
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发展是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红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环境而形成的,它是革命时期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结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新时代,红色文化为新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优良教育环境保障。一方面,红色文化为新时代大学生创设了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环境。红色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为人民爱国主义情怀的增进、坚定信念的培育以及创新精神的铸造过程提供了社会精神环境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也为新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物质环境。由红色文化所衍生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实践考察调研活动基地,都为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良好氛围。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教材。
三、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
(一)贯彻高校教学全过程,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现行阶段高校的信仰教育大多采用的是一种理论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得教育对象对信仰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长此以往,造成了高校信仰教育形式雷同,理论知识过于枯燥,大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信仰教育窘境。因此在将信仰教育的知识利用红色文化作为载体渗透到信仰教育的理论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调动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克服过去纯理论教学的窘境。其次,高校教师应该创新课堂组织方式,在坚持课堂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同时实现红色文化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完美结合。
第一,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信仰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环境。一件事物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把红色文化融入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應充分利用现阶段国家对红色文化研究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利用高校本地及其周边的革命遗迹、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同时主动积极地加强与这些红色文化基地的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组织一些红色文化的实践考察调研活动,从而有利于营造一个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二,创新信仰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师在信仰教育过程中的老步调——只顾教学进度,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接收教育内容。这些都是创新信仰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育过程中应该治愈的“顽疾”。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采用多种多媒体手段以及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对信仰教育的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中感受,在感受中学”,让红色文化对信仰教育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二)贯穿大学生实际生活,展现实践引领作用。大学生实际生活由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两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都应该充分重视起来,而不应该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两方面都接受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熏陶。
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借助党团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以高校党团组织为依托开展高校信仰教育活动,不荒废党团组织活动对信仰教育的渠道作用,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
另一方面,激励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而言,是检验个人能否将纯理论教育付诸实践的一个重要手段;对高校教育来说,它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十字形”人才的方法。
再者,把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融入教学楼与宿舍楼建设。教学楼与学生宿舍楼是大学生生活活动的最主要场所,应重视其文化环境的建设。首先,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硬件设施,这是大学生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前提保障。其次,重视教学楼与宿舍楼的软件设备建设——文化建设,例如在教学楼与宿舍楼设置宣传栏、公告栏,宣传一些经典红色文化,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用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正确价值理念来引导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些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彰显文化树人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每个高校在长期发展和实践过程中接受党和国家正确指导思想以及当地特色文化与各种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一个有力媒介。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重要影响,要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树人功能。
第一,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发挥本校校园文化特色,进行规范性、目标性、规划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信仰教育以及其他优秀文化融入相关理论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重视多种形式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些蕴含红色精神内涵的重大节日和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富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关于革命精神的征文活动;讲好“红色故事”,彰显“革命情怀”的文化讲坛;举办“红色”摄影展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重温红色记忆、感受红色熏陶。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取得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6.
[2]王慧.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
[3]赵华伟.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
[4]张雅楠.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
[5]郭少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04):18-22.
[6]刘芳,谢红.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教育路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3):135-13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