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与摒弃

时间:2024-06-04

王海梅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众多教学资源,有限的课时安排,我们困惑了!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我们缺一不可;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学习能力培养,我们均需兼顾。如何高效地利用课堂,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创新与摒弃,创新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大胆摒弃那些“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1.摒弃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随着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快捷方便,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变得形形色色、声情并茂、趣味盎然。可是教师讲授每篇文章依旧是作者、背景、结构、形象、主题、问题研究、艺术特色,导致了教学中的单调重复,使学生在无梯度无侧重的教学中产生厌倦心理。创新教学,应该灵活的安排和控制教学流程,每课都有合理的切入点、训练点,都有从发展学生创造力出发而确定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一些所谓的重难点内容,不进行全面扫荡,而是重点出击。如教学《土地的誓言》一课中,为了让这些农村的孩子重新认识土地、热爱土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学会抒情的表达方式。我不去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讨论问题,就连“我常常感到正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在那些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两词含义理解也摒弃不讲,而是把重点放在看记录片《九一八》,听歌曲《松花江上》和秦枚的散文《土地》,最直接地撞击学生心灵,调动学生情感。然后让学生找出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人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背一背。在学生感受作者对土地热烈情怀的同时,引出学生对生我养我的家乡,对伟大祖国领土的完整的认识。有的学生说:“我讨厌在地里干活,但现在真想去摸一摸养育他的土地和那青青的麦苗。”有的同学直斥台独,誓死力争。学生把心理话说出来,把强烈的感情写了出来,这一节课,不再是学习他人的作品,而是自己在体验,在创造。

2.创新与摒弃的原则与方法

于漪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一些生硬难懂,远离生活,学生不感兴趣的部分。多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积极讨论的话题,更要变通地利用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培养学生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如在《夸父逐日》一课,学生演绎故事,编写台词,同学们通过夸父在逐日过程中的内心的独白,表现出夸父的宏大志向、坚强品质。在《行道树》一课,放手学生讨论具有行道树精神的人。学生在歌颂边防战士、教师、护士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体会《安塞腰鼓》一课,让学生用诗歌描绘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美,歌颂生命与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在教学方法上,有意识地交替运用发现、质疑、讨论、赏析、评价、延伸、活动。课件制作力求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美妙的音乐、亮丽的文字、清晰的图示。精彩的创新课堂,是唤醒学生漠然状态的一针强心剂,是促进学生去放眼世界、关注未来的阳光大道。

3.鼓励学生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教师要用自己的创新意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语文没有太多的逻辑,他要的是灵感,是顿悟,是直觉。而这些即非轻而易举,也非神秘莫测。是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换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在课改的浪潮中,在减负的呼声下,语文课要摒弃一些冗杂,教会学生学习、创新、应用语文,才能放飞学生的思想,迈开素质教育的步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