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四风建设之教风建设中的工匠精神培育

时间:2024-06-04

阳廷龙

教风问题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风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应具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应该成为学校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

各行各业都需要工匠精神,学校更需要教师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所以,对教师来说,工匠精神实质就是一种敬业精神。

二、对教风建设中工匠精神培育必要性的认识

教风是指教育机构在教学精神、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的长期而稳定的教育教学风气。教风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永恒主题,而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教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铸造的工匠精神,就是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教风。

1.国家需要,时代呼唤

工匠精神被两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也明确要求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业精神,推进工匠精神进课堂、进校园。不仅我国的经济改革需要培养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学生成才也呼唤工匠精神。轻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打磨与积淀,最终将导致教学荒芜,因此教师要重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位职业学校学生所努力和向往的一种境界。

2.教育所需,教师必备

人社部印发的《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把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重点教学内容,并且要融入就业指导、专业教学、实训实习和考核鉴定体系,贯穿全过程,使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鲜明的特征。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培训要将师德素养、工匠精神等列入必修内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要提供两个公共产品,一是通过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二是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

3.学校所需,学生所要

笔者学校在“四风”建设中,把工匠精神培育作为一项长期工程,贯穿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落实到各个关键环节,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工勤队伍,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把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校园工匠文化。

三、教风建设中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途径

1.教師工匠精神的自我培育

一是教师要解决敬业的问题。敬业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师德修养,教师的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一种德、一种善,用敬事如仪的态度,做好教学工作,才谈得上具有工匠精神。二是教师要解决学习的问题。庄子有语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诠释了学习的深刻内涵,教师必须不断探索进取、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变化和教学工作的需要,才能与工匠精神同行。三是教师要解决专注的问题。教师只有把“工匠精神”作为工作理念时,才会排除心中的不平、抱怨,才会收起疲惫和烦躁,静心做教育,耐心、真心地和每一个学生微笑对话。

2.学校工匠精神的制度土壤和文化环境的培育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构建教师培训体系,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技能素质,使教师真正成为能教会教、教得好和创造高效劳动价值的工匠型人才。学校还要重视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环境,工匠精神的天敌是浮躁,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慢慢形成,只有当工匠精神成为教师的习惯,学校才能真正培养出大国工匠。用制度培养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教师的工匠精神。

3.学校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早谋匠材储备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后备力量,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着力他们匠心的养成,早谋匠材储备,培养好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学校工匠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工业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