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苗庆显
如果你是刘备,听说有个人叫诸葛亮,在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你打算到茅庐去“顾”他,这时候三弟张飞说:“这个亮子,光把功夫用在炒作上了,一定没啥真本事,至少性价比不合理。”你一定会觉得这个豹头环眼的兄弟,当年杀猪的时候猪油吃多了。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老板,面试了一个高管,此人侃侃而谈,不但对行业了如指掌,对专业更是如数家珍,但你的HR却说这人嘴上功夫厉害,精力都用在说上了,做事肯定不靠谱,那你一定觉得自己这个队友脑袋不那么正常。
但作为消费者,我们往往没这么聪明。当销售人员跟你说:“我们家产品没有打广告,所以更便宜实惠,你买名品牌,都是替厂家交广告费。”我们听完就觉得好像很有道理。
身边有精明的朋友告诉我们,他们买的东西是多么划算和物有所值,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它没有广告宣传。一不小心,我们就貌似智商受到了碾压。
即便你是做企业的,也很容易掉到这个坑里。有专家说你把做广告的钱用来提高产品品质,并降低销售价格,买的人觉得性价比高,就会重复购买,口碑也自然就会好,这叫作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产品好了一切就都好了,这个说法一直都很有市场。
作为老板,通常会觉得我买块地、建个厂就是投资,做研发的搞个新技术,哪怕现在用不上也算是投资,哪怕花钱认识了某个大人物,花几千万元请巴菲特吃顿饭,也觉得是个投资。唯独做广告和推广,我们在直觉上就很难这么想。
虽然各种教科书告诉我们这也是投资,积累的是品牌资产,但毕竟品牌资产看不见也摸不着。广告也好,地面推广也好,你投它销量就上去,一停销量就下来,所以我们自然地就会把广告和营销推广归纳到投入上去。
教科书说得再好,自己再信任,但在我们的意识里广告和营销推广就是跟建厂房、做研发不一样,是一笔投入,而不是长期投资。所以,企业一旦效益不好,首当其冲的就会砍营销预算(实际上是推广预算)。
营销专家刘春雄老师讲过一个案例:当初某品牌味精卖不动,老板说是因为产量太小,需要继续扩产,等规模大了就可以做广告了,后来该品牌果然成了领导品牌,价格也并不比其他味精的价格高。
当年中国家电打败日本家电,靠的是广告战+价格战+渠道战。不但价格比日本产品的价格低,广告更是比日本家電打得多。娃哈哈的纯净水,当年投放了海量广告,却把价格直接做穿,卖到了零售价1元钱,彻底改变了行业格局。
类似的还有啤酒和大洗化等,大品牌都是在低价的同时大打广告,成为行业领袖,比如雪花、青啤、雕牌、立白,还有飘柔、佳洁士、舒肤佳等宝洁系产品。因为投了广告,所以有了规模;因为有了规模,所以价格更低。是不是跟我们的直觉不一样?有广告的产品不一定价格高,而价格最高的通常不打广告。比如奢侈品,不管是名车名表还是名包,都很少打广告,尤其是绝对不能打大众广告。当然,没广告的产品也可能价格很低。
很多充斥在流通市场的低价产品,还有一些靠模仿在市场立足的山寨产品,价格都普遍比一般的知名品牌低,但这些产品大都建立在品质低下甚至低劣的基础上。所以,广告跟价格并没有必然联系,跟广告最相关的是规模,就像那位味精品牌老板说的那样:“产量大了,就可以投广告了。”跟大部分经营活动一样,广告在商业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提高效率,它提高的是市场认知效率。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你的广告有效,就意味着他们的选择成本更低,购买也更加高效,企业的总成本反而降低了;对于渠道而言,如果你的广告足够多,就意味着经销商和零售终端卖你的产品动销更快、资金周转更快、资金利润率更高、更赚钱。
如果你的产品缺乏知名度和推广手段,消费者选择的机会小,也就意味着销售规模会小。因为你必须通过销售渠道来售卖,即便你给了经销商和零售商更大的利润空间,但由于担心动销风险,他们也不见得愿意推广。所以,没有广告的产品必须有更高的加价率。你必须比知名产品价格卖得更高才有活下去的机会,否则连货架都摆不上去。
而更高的价格,进一步让消费者减少对你产品的选择。所以,一个反直觉的商业常识是:我们买的产品中,并不包含广告费,没有广告的产品,通常零售价格会更高且动销会更差。当然,山寨伪劣产品不在比较之列。
大广告必须跟大规模绑定,广告必须撬动规模效应才会更加高效,小众产品不需要或者仅需要极少量广告,大规模决定了受众人群必须足够广,而能够让最多人接受的产品往往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反直觉的商业常识是:广告投放量最大的产品,往往是最大众的产品,也是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这些很简单的常识,前些年却被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营销套路玩坏了,本来经销商是提高分销效率的必备环节,却在去中间化和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喊声中,把经销商搞得人人自危。
本来广告和推广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必备环节,却被好产品就是最好的广告、极致产品、匠心精神、流量密码等似是而非的概念搞得很受鄙视,成了落后营销方式的代名词。
很多传统企业的营销老总,在做年度预算时已经不敢做广告预算和地面推广预算了,因为一旦提交上去,就会被批没有创新精神、落伍、被时代淘汰、不懂年轻人了。随着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渠道去中间化的歪风邪气基本消停了,但好产品就是好广告、流量思维等一些针对传播的反常识理念还在大肆流行,被很多人所接受。
不少企业都有一种幻觉,他们觉得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人们应该抢着买,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只要内容做得合适,搞个好文案、拍个好视频就一定可以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传播,于是领导们把一个个网络刷屏的案例扔给市场部或品牌部,反正市场上从来不缺乏刷屏的案例,一茬又一茬。
这些现象级案例,哪个没有巨量广告做支撑?不是只有电视广告才叫广告,终端推广、小红书种草、坑位费也都是广告,只不过时代变了,承载信息的主要载体变了,广告的形式也就变了。
对于没必要掌握商业知识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企业把所有精力放到做好产品上,无疑会让他们觉得更加安心,认为这样才能买到最高性价比的產品,于是大众和媒体对此类说法举双手欢迎,这是所谓产品主义的舆论和民意基础。对于一些因为面对市场剧烈变化而手足无措的企业来说,好产品无疑是可控的、是自己能够把握的。
在他们眼里,好产品无非就是更好的材料、更先进的技术、更好的工艺、更苛刻的产品要求,甚至是颜值更高的包装。于是他们不停地去钻研产品,就像在社会上茫然的年轻人,认为多读书可以提升自我认知能够改变一切一样。
但实际上,多数企业自认为的好产品其实是个半成品。完整的产品是一套解决方案,用户角度和渠道商角度的好产品,跟生产企业认为的好产品标准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些产品主义者,则是把它当成了营销推广工具和宣传的由头。中国家电行业的营销一姐董明珠,一直标榜自己家掌握核心科技,最抵触的就是营销,而以营销见长的段永平,声称自己最重视产品,不重视营销。就连做过背背佳、好记星、8848和小罐茶的杜国楹老板,也自称是产品主义者,宣称不看广告看疗效,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广告。不会有企业老板说自家是靠广告宣传做起来的,尽管大部分企业就是这么做起来的,不管过去还是现在。
前两年流行的所谓新消费品牌成功公式:1万篇小红书笔记+5000个抖音推广+3000个“B站”推广+2000篇知乎问答+1个头部主播+10个腰部主播=新消费成功。这些所有的要素,本质上还是打广告,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
从这些新消费产品公开的销量和财务利润来看,这些模式并没有取得比传统广告更高的效率,而从这些产品的零售价来看,大都居高不下,不但没有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有的还成了价格刺客。
营销是一个体系,是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传播价值和传递价值的体系,产品是营销的一部分,也是营销4P中最重要的那个P,但绝不能因此忽视价值的传播系统和传递系统,也就是传播、推广和分销。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是胡扯的。没有中间商,大部分产品会贵得离谱,贵到买不起而且买不到,只不过不同的时代,经销商的运营模式需要相应变化。没有广告,市场竞争会更加无序、消费品企业做不出规模、假冒伪劣横行、好产品举步维艰。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媒介形式变了,广告的形式和内容、广告从业者的经营理念和方法也都要变化。
对于消费品企业老板来说,一定要回到基本的商业常识,传播价值跟创造价值同样重要。营销是个系统,4P少了谁都不行,具体到一家企业来说,哪个要素最短板,哪个要素就最重要。当下大部分的消费品企业,传播是最短的那块板。
虽然传统媒体的价格高且效果不佳,但新的媒体形式越来越多,意味着我们能够选择的传播组合方式也越来越多,我们有更大的可能寻找到更高效的方式。
一些新消费品品牌的成功,也都是利用了新媒体和新传播的新组合。其本质跟以前央视创造的品牌奇迹是一样的,只不过面对这些全新和更加复杂的事物,所需要的专业程度也更高了。
对于广告从业者来说,广告永远不会被淘汰,但不代表你不会被淘汰,恰恰相反,现在正是淘汰大量传统广告人的时代。
传统的电视广告、电梯广告、公交广告,以及卖场的陈列、门头、海报等广告形式,信息传递效率都在进一步下降,而各种新媒体和传播组合却在不断涌现。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媒体形式决定传播内容,新广告人要适应新的媒介形式,寻找新媒介下最高效的创意表达,制定更加高效的传播组合。在这个信息社会,传播的作用不是变小而是变大了。广告人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