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金融资产减值问题探讨

时间:2024-04-24

田嫒

摘 要: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起初是为了更好地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可如今它已成为许多上市公司用来操纵利潤的手段,不仅不能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且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厘清金融资产减值概念,剖析金融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金融资产减值规范措施,对促进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资产减值;概念界定;问题;规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5-0104-0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比不断提升,作用及影响越来越大,然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使得金融资产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减轻不良金融资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和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稳定金融市场。但在逐利之心的推动下,金融资产减值却渐渐成为了企业操纵利润的手段。尽管金融业务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然而有关金融资产减值问题的探讨相对来说还很少,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也还处于初步实施阶段,会出现一系列新问题,所以金融资产减值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探讨,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待进一步地修订和完善。

一、金融资产减值相关概念界定

1.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一种以价值形式存在的,由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与实物资产相对应的资产,它不仅具有现实价格,同时还能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其未来价格进行合理的估计,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持有金融资产获利。新修订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以业务模式和现金流特征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大大降低了会计调节空间,提高了会计报表的客观性,有效地避免了企业人为调整金融资产划分以粉饰损益表的意图。

2.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的价值从初始确认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债务企业或被投资方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对企业的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计提能够客观地反映其在未来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真实收益和企业当前的盈利情况,有利于企业及时制定有关如何处理该金融资产的策略,有利于投资于该企业的投资者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做出是否继续投资的判断,也有利于政府对企业合理地征税。

二、金融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不当的金融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处理来操纵企业利润,降低了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参考价值,同时这种不合理的操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金融市场的运作。因此,对金融资产减值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1.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计提,可以反映出企业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但很多企业可能为了少缴税而多计提减值准备,同样会使得金融资产价值失真,最终使得整个财务报表缺乏可靠性和真实性;其次,对金融资产不进行减值计提或者大量转回前期已经计提的减值,一些上市公司在连续亏损两年后,会采取这种手段减少费用的计提,虚增企业利润,从而避免被退市的风险。金融资产减值在实际运用中很容易被企业用来操纵利润,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有关金融资产减值问题的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等原因造成的。

2.减值证据确认中存在的问题。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会涉及到大量相关信息或证据的获取以及会计人员自身所做出的判断。旧会计准则规定必须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才能确认减值,2017年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将其中“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修改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两者的内容基本相同。但不论是旧会计准则还是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的判断依据都缺少定量性的分析,如“发生严重的财务困难”,准则中并没有给出严重的标准,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不同时期有关严重的定义,可比性和可靠性下降。

3.减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由于两者的后续计量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所以就要考虑如何获取公允价值的问题。如果金融资产的交易是在价格信息易获取的市场上进行,则其公允价值可直接在该市场上获得,交易成本低;如果金融资产的交易是在价格信息不易获取的市场上进行,其公允价值就需要采用一定的估值方法来确定,交易成本高且获取过程复杂。同时,即使在活跃的市场中,也可能因各种定价机构制定的公允价值滞后于市场信息,导致公允价值缺乏可靠性和相关性。其次,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新修订的会计准则规定采用“预期损失模型”来核算减值损失,在对预计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时,所考虑的实际利率中应包括预期信用违约率,而对预期违约率的估计则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产生了利润操纵的空间。

4.减值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对金融资产减值进行披露是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的,虽然大多数企业也都会做到这一点,但是在披露时却没能进行充分的披露。大多数上市公司仅仅对金融资产减值的金额和缘由给予披露,而对诸如进行折现时的折现率的计算方法、未来现金流计算的依据等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披露,使得金融资产减值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甚至有些公司通过采取一些手段使得企业利润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可观,即使存在金融资产减值,也不进行披露,这大大影响了报表的真实性。

三、金融资产减值规范措施

1.明确相关判定标准。比如在确认是否发生减值时,对于“债务人发生严重的财务困难”这一标准明确严重的范围具体是多少;对于“债务人很可能破产”要明确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才能说明债务人是很可能破产了,即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判定标准不仅要定性还要定量。

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金融资产减值运用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会计人员对减值是否出现及预期违约率高低的判断等都存在着非常大的主观因素,导致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进而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判断。所以,为了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不定期地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另一方面,财政部门需要提高相关会计人员的准入考核制度。

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金融资产减值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是由相关人员的不当操作造成的,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不当操作,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规范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流程,增强对资产减值核销程序及审批权限的监管,若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价值得以恢复时,应由有关部门做出专项说明并提供可靠的依据,经相关部门查核通过后才可处置。

4.提高金融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质量。企业在进行信息披露时,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对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确认的依据、计提方法等的披露要反映企业真实所依,而非照搬相关条例所说来进行信息披露。企业披露的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所以企业必须提高金融资产的信息披露质量。

5.完善相关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虽然将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处理方法从“已发生损失模型”调整为了“预期损失模型”,可新的问题是对预期损失率的确定方法并无较为精确的划定,这也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修订,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做到清晰准确的规定,以防止有关人员利用准则的漏洞来进行利润操纵。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不是很健全,对金融资产减值的探讨也还处于一个初步的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会计制度,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实际情况去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

6.优化模型设计,强化参数管理。预期损失模型相比于已发生损失模型,在运用的过程中会涉及更多的数据运算,模型的设计也较为复杂,而处理过程越是烦琐,涉及的环节越多,企业在这些环节中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不论是从国际还是本国的实际需要来看,都还需要对预期损失模型进行优化,并且在模型中的参数设置上应该进行独立的审核,以降低利润操纵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S].2017.

[2]  邓永勤,冯晓晴,周亚丹.论金融资产减值预期损失模型的修正与实施[J].会计之友,2017,(9):43-48.

[3]  張正勇,胡言言,段文娟.金融资产减值方法应用探析——以Z商业银行为例[J].商学研究,2017,(6):65-70.

[4]  许鋆婷,周清清,田家蕊.金融资产减值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纳税,2018,(5):157-159.

[5]  徐娟.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