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期下铁军精神与高校文化融合建设研究

时间:2024-04-24

蔡云晨

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而且是校园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铁军精神是一种珍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时期,高校需要积极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打造铁军精神的现实文化形态、开展校内主题文化活动、成立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和创新网络载体的教育阵地等方面,促使校园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铁军精神;高校文化;融合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7-0157-02

铁军精神逐渐形成于烽火连天的战争中,一直传承和弘扬至今。这一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战士们坚持不懈地和敌人英勇斗争,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1],尤其对于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高校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教育培养过程中,更应将“铁军精神”内化为该群体自身的行为原则。因此,新时期下高校需要把铁军精神当作珍贵的思政教育资源,结合地方历史特色、学校发展定位以及学生特征,从内容形式和方法途径等角度创新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铁军精神与高校文化的融合建设,不断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性,进而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鲜活。

一、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高校学生正处于培育正确政治信仰和养成高尚人格的关键时期,而校园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作用。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对校园文化建设比较重视,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要求。

1.高校发展规划的忽视。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反映师生共同追求的、具有高校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以教职工为主导[2]。但是在现实的教学管理实践中,部分高校管理者着重学生成绩、教师考核与学校评估等显性业绩问题上,总是看轻或者忽视校园文化建设这种隐性力量,单纯地将校园文化建设当作一种课外活动。可想而知,这种管理认知直接制约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2.国内外不良文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加之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大量的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快速涌入,“拜金”“暴力”“色情”等低俗文化等碰撞和冲击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青年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欠缺,鉴别能力较弱,仍处于心理、生理都还不够成熟的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文化的侵蚀,进而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长期生活于社会大熔炉中,耳濡目染之下,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淡化、价值取向混乱、社会责任感缺失,一旦缺少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致使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严重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3.校园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两大部分,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核心内容要素,承载于校园物质文化[3]。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被全校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价值准则,既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本质,也反映出一个学校的个性。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持久性地影响着学生品性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倾向于粗放式、扩建式的物质文化发展模式,过于追求表面功夫的显性物质文化建设,忽视了隐性精神文化内涵的体现。从长远角度而言,这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甚至会使校园文化建设失去意义。

4.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缺乏。除却每个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相同部分,不同的高校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比如他们独特的发展历史、地理位置特色、学科构成等,从而使校园文化产生源源不断的活力,也正因为如此,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师生才有巨大的感召力[4]。众所周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对于高校文化建设而言,创新也是高校保持先进性和生机的源保障。但是就当前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来讲,许多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發展方式上千篇一律,未能结合学校本身的特点,也就无法树立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铁军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建设的途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重新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将铁军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聚合力,提升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1.打造铁军精神的现实文化形态。在高校中开展广泛的宣传“铁军精神”,必须要打造相关的现实文化形态,一方面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通过校园广播、宿舍宣传栏、校内期刊等宣传阵地,开展铁军精神宣传教育和引导。同时,可以成立铁军精神宣讲社团,积极开展铁军精神校园宣传活动,切实让每一名学生对“铁军精神”有初步认知;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内成立专门的文化园地。例如,江苏、安徽等部分地方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铁军精神文化资源,可以结合新四军在当地的抗争历史,在校内文化园地展示新四军历史照片、优秀艺术品以及安放新四军人物塑像。或者可以邀请新四军老战士做专题报告,学习他们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格,从而营造浓厚的铁军精神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文化打上具有浓厚地方特点的铁军精神文化烙印,起到环境文化育人的目的。

2.开展校内主题文化活动。针对95后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学习、情感、就业等问题,高校应当将铁军精神有机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用铁军精神的精髓教化和感染学生,再次焕发铁军精神的当代价值。因此,高校要贴近大学生的真实需求,依托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举办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可以是形式多样且生动活泼的演讲比赛、读书会、话剧表演专题报告会等,也可以利用开学典礼、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教育意义深远和吸引力强的文化活动,从而让铁军精神扎扎实实走进学生群体,真正让其落地生根。同时,主题班、团会是铁军精神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将铁军精神教育贯穿到各个班日常班会、团日活动中常态化地推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共同学习和弘扬铁军精神,增强感性认识,更加深切感悟铁军精神的教育意义,以此在校园中营造共同的、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念。

3.成立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在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的教育过程中,高校不仅要重视校内的课堂学习,也要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特别是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铁军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可以根据院系设置、专业构成和学科特色,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建大学生专项社会实践团队,使其在社会实践中体味和感悟铁军精神。例如,组织大学生走访老战士、战争地,重温新四军在战争年代的辉煌历史,让学生在调研、参观的过程中亲身体会“铁军精神”,激发爱国、爱党情怀。高校还可以积极探寻“馆校合作”的新模式,邀请新四军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培训学生志愿者充当讲解员和引导员等角色,在锻炼学生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爱国历史题材的理解,最终培养他们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让铁军精神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取得实效。

4.创新网络载体的教育阵地。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网络时代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并且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作为校园中具有活力的群体,95后大学生的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网络化的教育力量更容易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念。在铁军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建设过程中,高校要针对这些青年大学生的这些特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网络宣传载体,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通过以铁军精神为主导,开辟铁军精神网络宣传阵地,将线上宣传与线下教育相结合,落实铁军精神的内涵,创新式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树立大学生的正确政治立场、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

三、总结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只有不断提高对铁军精神的认识,用发展的眼光审视铁军精神的时代价值,才能坚持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增强校园文化活力,探索高校校園文化创新。同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创新弘扬铁军精神的方法和途径,进而推动高校办学育人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  武春霞.铁军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渊源[J].赤子(上中旬),2015,(19):44-46.

[2]  杨楠.新时期我国校园文化的问题所在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6):224.

[3]  王丽娜,郭学东.按照先进文化要求 构建大学校园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82-84.

[4]  朱默.打造新时期的文化强国——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路径选择[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126-12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