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育之路任重道远 行则将至

时间:2024-06-05

记者_刘煜 编辑_杨冬妮 设计_李阳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自人类历史有记载以来,教育的形态便已开始形成。经历千年历史变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建设教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基础工程,同时,也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只有国民受到良好的完整的教育,整个国家、社会才能进步。

循历史轨迹 看我国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古国之一,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后人不断从甲骨文、铭文和史书中了解前人的历史与文化,并不断地书写新的文明。中国广袤而富饶的生态环境是承载大量人口农耕的保障,不断促进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为学校这一教育载体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古代,教育机构是国家用来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与知识分子的地方。

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就已制定了“以射造士”的教育政策。《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学校在夏朝国都中名为“序”,所谓“序者,射也”,它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当时贵族的公共活动场所,比如议政、祭祀等,也是贵族教育子弟的地方。除了在国都有学校外,在地方也有类似的场所,名为“校”,所谓“校者,教也”,最开始是作为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利用这宽广的场所进行军事训练。夏朝为了巩固统治,镇压反抗者,此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射善战的武士,因此其教育内容主要是军事训练。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传统的领主贵族统治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没有了经济基础,也就失去了彼时官学教育的根基,私学开始兴起。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百家争鸣,列子各有主张,广收学生,社会教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其中以儒家、墨家两家的私学尤为显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规模最大,孔子作为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贤者之一被冠以“天纵之圣”,至今仍影响着中华文化。

教育并非突然出现,而是一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教育”一词在汉语中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而“教师”一词则最早出自《学记》:“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学记》一书更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到了唐宋时期,教育模式逐渐固定下来,形成私学和官学并行发展的局面。被称为“四书”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除了官办学校外,宋朝时还兴起书院,其中包括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冠的岳麓书院,以及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经常有文人志士来此讲学,是当时社会培养人才的优秀教育场所。

而“科举”则是从隋唐到清代的一种考试制度,是朝廷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方式。明代时,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同时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完备的阶段教育体制由清代开始建立,并在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将一贯提倡的“崇儒重道”精神贯彻其中,延续了儒家思想。康有为曾在《大同书》中倡导“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自慈幼院之教至小学、中学、大学,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人人皆无家累,人人皆无恶习,图书器物既备,语言文字同一,日力既省,养生又备,道德一而教化同,其学人之进化过今不止千万倍矣。”梁启超也曾在《教育政策私议》中提倡设立幼稚园,收5岁以下儿童,保育年限为两年。但这些提议由于“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未能真正落地。时至1905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72年教育发展与时俱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年来,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努力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推动下,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得到彻底改变。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在中国教育史和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篇章。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贡献,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的教育基础很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1.6年,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以上,读不起书与落后的旧式教育成为一大问题。为此,党中央迅速作出决策部署,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发布政府公告,确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施政方针。这一纲领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并明确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导向。同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12月23日至31日,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政策基点。

1951年政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立了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学龄人口、劳动人民、工农干部服务的途径,在实施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展大规模扫盲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教育,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在学制中的适当地位。1952年教育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进行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同时新建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重视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从1961年到1963年,党中央先后颁布《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提出了大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我国开始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数十万名工农干部、劳动模范和产业工人相继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向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素质较好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新中国工业化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至1965年,全国年均扫盲600多万人,显著提高了工农群众文化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倡导全党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教育工作重点是恢复正规学校学历教育,兴起补文化补学历热潮,加快扭转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劳动力素质偏低局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49年全国并未有学前教育相关数据,到1950年统计数据,全国共有1799所学前教育学校。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适龄幼儿人数不断增加以及对幼儿教育越发重视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越来越快,至2018年全国学前教育学校数量已经达到26.67万所,比上年增长4.6%。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8.29万所,比上年增长11.14%,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的比重为68.57%。

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1949年的20%提高到2018年的99.95%。1949年我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2439.1万人,当年毕业学生仅64.6万人。到2017年全国小学在校人数已经超过1亿,义务教育的普及基本保障了适龄儿童人人有学上。1949——1951年统计局并未收录学前教育教师数据,1952年时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仅有1万人,2009年这一数据达到了近100万人。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在校生2.89亿人,专任教师1792.18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08万所,招生3440.19万人,在校生1.56亿人,专任教师1029.4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6所(本科1270所、专科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其中有12个省市高校数量超过100所。

普及义务教育 百年梦想终实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到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1993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提到“素质教育”概念。

2001年1月1日,迈入21世纪的第一天,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在党和政府、人民的不断努力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普及。在人类社会迈进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历史时刻,2011年11月,中国用事实再次向世界宣告:已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

实现义务教育是中国的百年梦想,始终是贯穿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从一个文盲大国、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为迈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普及义务教育并非只是一句空话,事实证明中国教育一直在不断发展进步着,不断书写着人类的教育史诗,中国教育事业创造了世界奇迹。

2022全国两会热点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承载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在2022年3月举办的全国“两会”上,与往年一样,“教育”依然是广受代表委员关注的民生议题。***总书记在本次两会上也对教育问题给予相当的重视:“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总书记在谈及社会关切的“教育公平”话题时,这样说道:“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关键词,这将继续指引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

在本次“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双减”“课后服务质量”“家庭教育促进法”“乡村教育振兴”“职业教育”“加强体育教育”等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其中“双减”“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等话题备受关注。

自“双减”2021年7月颁布已半年有余,目前线下培训机构已压减92.14%,线上培训机构已压减87.07%,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2022年教育部将继续把“双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关于“双减”,人大代表们向外传递着多种思路: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认为,“双减”给当代教育的推动作用是强劲的、具有时代性的:“‘双减’给学校、给家庭、给社会突然按下了暂停键,让大家停下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对孩子们好。”谈及学生对课后辅导的需求依然客观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校长陈一璐认为,很多培训机构转型,富余出不少专业能力较强的辅导教师,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引导这部分教师参与学校的课后服务,解决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关于课后托管服务,山东省临沂市政协委员、临沂一小教师杨竹贵呼吁,把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实行课程化运作。积极动员学生家长、志愿者、高校优秀大学生、“五老”人员、文体工作者、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艺人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托管服 务。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扩招、职教“双高”计划的开展,职业教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对于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议积极探索“普职融合”发展新模式,逐步把更多高中办成综合高中,同时在每所高中学校开设普高课程和技能课程,并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逐步推行综合高中学分制教学,将来对高中阶段在校生“普职相当”的要求,可改为要求综合高中开设普通学术性课程与技能课程的比例要大体相当。稳步推进普高与中职合并重组。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先行先试,推进现有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的合并与重组工作,加快发展新型综合高中。

职教热也体现在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精准施策。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职业教育“双高”“双优”计划,推动部区共建“技能内蒙古”,对接重点产业和市场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将加快建设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19所职业教育“双高”学校,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拓宽职校毕业生职业上升渠道。浙江则明确,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深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再创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是此次两会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建议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各高校充实就业辅导队伍,帮助应届生对个人能力进行评估,在应届生入职后1——3年进行跟踪辅导,持续指导帮助。四川省人大代表、泸州市政协副主席刘旭晴呼吁,建立高校毕业生需求预测发布机制,逐步建立就业对教育的反馈机制,推动高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计划。谈及新职业、新业态带来的灵活就业机会,江苏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爱蓓建议尽早考虑从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地方立法先行先试,完善不同业态的劳动保障。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2021年工作,介绍了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报告中提到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2022年在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方面,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2022年的教育工作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以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人才乃国之重器,育才为国之根本。“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很多新形势、新理念、新格局、新目标、新要求,时代极速发展的当下,共谋教育发展之路需要每位教育行业工作者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通过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共同实现优质教育、公平教育、真正为人民、为全体学生的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