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张国华
广州怎么了?
看待中国大城市的胜利和失败,关键是三个方面:第一,大城市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也就是与中央商务区CBD的关系;第二,大城市和新区发展的关系;第三,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关系。
关于一线城市,以前叫“北、上、广、深”。最近这两年社会上热议的是,未来叫“北、上、深、杭”还是“北、上、深、成”。
广州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对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找寻它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应该找制造业,而应该找以金融产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
广州提出发展的天河CBD。本来是希望通过天河CBD,把原来生产性服务业的东西集聚过来。但从人口的变化来看,这个集聚不是很成功:二环里边是传统的中心,在2 000年每平方千米2.4万人,到2005年达到2.9万人,到2010年达到每平方千米3.4万人。
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其他CBD的例子。
北京无疑集聚了全国绝大多数的世界500强、民企500强。这些企业在北京南二环以南一家都没有,98.5%以上在长安街以北,主要布局与机场高速公路走廊和五环、四环、三环、二环的国贸CBD、金融街、中关村和亚运村等地区。
而上海的空间布局,最西边是虹桥机场,向东依次为人民广场的传统城市中心,再次是陆家嘴的CBD,最东侧是浦东国际机场,无疑这是上海最具价值的经济要素集聚走廊。
CBD是一个大城市的“大脑”,是从事城市最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部分,它存在于大城市但服务于全国甚至全球,所以对机场的需求度非常高。这个产业在空间上的选址,应该是处于传统中心城市与机场的中间区位,其组织效率是最高的。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广州的产业和空间的关系出了问题—广州机场在北边,老城在中间,东边才是天河CBD。
我们再来看新区。为什么有的新区发展的渐入佳境,有的却困难重重?
首先看湖南湘江新区。湖南省基础设施投资已超过万亿元,截止到2016年10月份,湘江新区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6家。这和新区追求的服务业主导目标不相符。
在其对面的城市是郑州。郑东新区2015年建成区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115万,金融企业247家,金融产业增加值达到110亿元,财政收入185亿元,税收165亿元。为什么郑东新区会取得这样的成绩,湘江新区会是那样一个情况?
显然,郑东新区跟这个地区的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和市场的空间区位高度趋同。而长沙的市场区位,在长沙的东南角,湘江新区被放到了相反的方向。
我们再接着看城市群。
世界上成功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就是人口、产业、资本等经济要素高度集聚,产业分工特征非常明显。空间发展阶段特征是城市到都市区到城市群,有发达的市场协同机制,还有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发达的国际航运体系做支撑,发达的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城市群多层次轨道网。
目前,我国中心城市功能过度集聚,城市群内产业结构同质化、效益低下。过去传统的土地城镇化的模式依然在冲击着我们,城市群的协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从CBD的案例到新区案例到城市群的案例,说明我们的城市发展都面临“交通、生态、产业”如何协同发展的问题。
交通、产业与空间
产业、交通和空间,有什么基本规律?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告诉我们,农业在空间上的布局,是沿着铁路、河流和城市展开的,距离城市距离越近,附加值越高;工业在空间布局方面,交通区位决定了工业区位的基本格局,产业集聚和劳动力集聚带来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偏移;商业、服务业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点,市场原则适合低等级中心地,比如理发店和菜市场;行政原则适合中等级中心地,比如医疗、教育这些产业;按行政区划来配置,交通原则适合高等级中心地,比如CBD、大型的商贸中心。
产业集聚、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之间,是有紧密关系的。按照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对应产业,大概可以分成三种关系:
第一種产业是资源能源型的产业,这类产业的基本特点,运输成本通常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达30%以上,所以需要低成本的运输方式,就是港口、水运、货运铁路,我们国家的钢铁化工代表着资源能源产业,基本就是沿海沿江。在别的地区布局这类产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第二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它以资本为代表的产品快速流通,流通的效率越高,资本利润率越高。对产品要求能快速实现从工厂门口到客户门口,能实现门到门运输的,就是汽车、公路运输。
所以我们国家这么多地方搞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搞得成功的,都是在高速公路沿线布局。有经济学家统计过,长三角上海到南京300千米长的沪宁高速公路两侧20千米空间中,集中了上海市和江苏省工业制造产值的60%以上。
第三类就是信息密集型产业,需要信息快速流通。但对信息经济来讲,仅仅有信息的快速流通是不够的。因为对信息产业来讲,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没有哪种方式能取代,信息的载体就是人,更要快速流通。所以它对应的就是航空和高铁。
有了产业交通空间协同理论,城市将来的成败主要看两部分:一是能否构建发达货运枢纽体系支撑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布局,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客运疏运体系契合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中心体系。二是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镇体系结构,能否高效协同。协同好了再看城市内部,城市交通网络和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这个再协同起来,城市才能高效运转。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