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赵懿清 (副教授/博士) 高韵晨 文泽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北京 10007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举措。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有高管激励、研发补贴、市场竞争、人力资本和产业机构等。员工是重要的人力资本,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并且有别于管理层的“决策者”身份,主要担当了“执行人”的角色(孟庆斌、李昕宇和张鹏,2019)。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能将学习、调适与变革等能力深植于组织文化的组织,其组织文化所涵盖的价值、政策、实务系统及结构均能支持人员进行学习(Sung et al.,2011;Honey,2001)。具有学习型组织特性的企业往往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如华为公司始终秉持“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的管理方式,通过组织学习构建了学习型组织,促使华为公司成长为有竞争实力的世界级公司。
从组织行为特征的角度看,学习型组织通常具备以下特征:(1)以描述学习型组织静态特征为主的状态观;(2)反映学习型组织顺应环境变化、主动学习、持续修正其行为等特征的适应观;(3)反映学习型组织本身发展特征的过程观;(4)反映学习型组织根据市场竞争状况而持续调适、不断提高竞争能力特征的竞争观(Senge,1990)。有关“学习型组织”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向:第一,学习型组织的计量问题研究。目前使用的学习型组织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学习型组织问卷维度工具、学习评价图、学习组织环境调查、学习组织菱形工具等。第二,学习型组织与组织行为的关系研究,例如,学习型组织与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Stirman & Beidas,2020)、组织结构(Nalani et al.,2021)、技术转型(Bogler & Somech,2019)、人员管理之间的关系等。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目前有关学习型组织与创新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组织创新或个体创新,但是组织创新与企业创新有所区别。本文将从会计角度解读学习型组织,用会计信息定义和测量学习型组织,并且探究其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对于厘清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2)现有相关文献多数利用量表,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学习型组织特性进行定量的测量,可以降低采用问卷调查法时由于回答者的主观原因导致的偏差。
学习型组织有别于一般组织结构的关键在于“学习”的内涵。一般的组织将员工视同为组织的一个因子,强调“命令-监督-反馈”的简单循环模式,通过“培训”来提高企业效率。而学习型组织致力于构建“创新”的企业环境,通过“学习”提高创造能力,从而创造“自我引导的学习者”(冯静颖,2007)。学习型组织对组织创新的作用可以通过有效的知识共享为组织成员的知识交流提供良好环境,节约组织中学习成本的耗费,促进组织知识体系的共享与更新(王士红和彭纪生,2009);依靠支持组织成员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培养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Reardon,2010);在学习型组织中成员与管理层的沟通交流机制得到重视,组织成员反馈将对组织决策产生一定合理有效的影响;同时组织成员对于组织外部环境与组织合作方的学习了解将有利于控制宏观层面上的组织决策失误可能,这个过程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学习型组织与知识创新的逻辑关系①陈江华.中国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张国梁和卢小君(2010)构建了学习型组织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模型,通过模型发现外部动机的补偿性对个体创新行为影响不强,同时揭示了组织学习型文化的作用机制。吴昊和孙健敏(2014)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创新业绩(包括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正相关关系。总而言之,学习型组织特性有望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方式的提出减少阻碍,同时也为企业创新提供了环境支撑。通过学习的社会交互效应、学习和思想模型的分享型假设及系统性思维,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团队学习、持续性学习、询问与沟通和授权对组织认同有正向影响。在学习型组织构建过程中,信息转换非常重要。
企业由个体劳动与个体智慧集结而成,个体创新能力与企业相关创新架构机制等硬件设备交互构成组织完整的创新链条,错综复杂且环环相扣。就创新水平而言,个体与企业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关系。员工个体在具有学习型组织特性的企业中可以获得学习与教育的机会与支持,收获成长进步的外驱动力,同时在企业沟通机制中更便捷地连接彼此,实现共同愿景的构建与奔赴(张国梁和卢小君,2010)。员工创新水平能够在学习型组织中得到培养,并在经营活动中完成提升与实践,顺应组织发展的趋势调整个体成长的步调,实现进一步的个体能力与智慧的更新(吴昊和孙健敏,2014)。同时企业创新离不开个体创新,员工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整体创新的基础,员工个体的创新能力将通过劳动反映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通过个体创新能力的整合与积累,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在学习型组织中,员工个体针对企业发展总结提出的反馈意见,以及员工个体对于市场环境与外部竞争的认识与反应,对于企业组织架构的更新改进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企业的学习型组织特性会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企业的学习型组织特性与创新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H2:企业的学习型组织特性与创新产出呈正相关关系。
“学习型组织”和“组织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形式,而组织学习是组织内部的行为或活动,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学习的结果。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始终在探寻新知识并将其与现有知识结合来提升自身质量的组织,它拥有促使员工持续学习的组织理念和文化,为员工搭建多元的学习系统,开拓学习途径并最终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企业发展理念。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文化理念会促使组织成员工作理念的一体感,这将促进组织成员间的信任感,进而减少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流通的成本并有效减少成员之间的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因此这将为组织成员获取与创新相关的资源和信息提供便利,从而起到对企业创新正向影响的作用。
我国将专利划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三大类(苑泽明等,2019),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更倾向于对于配色、图案等对现有产品的升级改造,该种创新产出更加关注企业的短期收益,无法在长期经营中获取更高的经营优势,而发明专利往往是对产品的功能、方法等根本性的创新成果,该层面的专利往往蕴含更高层次的技术,更需要企业凸显其创新能力。根据现有研究,学者会将发明专利称为实质性创新,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称为策略性创新。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会促使企业去进行实质性创新,生产更具特色的产品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技术更新来形成壁垒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牟琪和吴柏钧,2018),同时实质性创新产出可以用来降低产品成本或提高产品价格,这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巩固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钟廷勇等,2021),因此管理层会更倾向于进行实质性创新。构建“学习型”企业则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从而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企业的学习型组织特性与实质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
H4:企业的学习型组织特性与策略性创新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以下原则对样本进行选取:(1)选取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的企业,以保证企业运营相对成熟,包括企业学习型组织特性在内的各方面发展成熟;(2)剔除2016年以后上市的企业,避免出现财务数据缺失的情况;(3)剔除退市或者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4)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5)剔除ST类和PT类上市公司。最终筛选出2 920家样本公司,共计13 674条数据。学习型组织借助Python软件对2016—2020年企业年报进行分词处理,其他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CNRDS数据库、RESSET数据库。
1.企业创新的衡量。
企业创新投入(Innovation)通过研发投入的自然对数来进行测定。在进行稳健性检验时,采用企业研发强度予以测试,即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创新产出(Patent)通过本年专利申请数+1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并进一步根据专利类型,用发明专利来衡量实质性创新(PatentSY),用非发明专利来衡量策略性创新(PatentWG)。
2.企业学习型特性的衡量。学习型组织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一个研究主题,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衡量,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被调查者对企业相关情况的了解及认知程度不同,对于问卷的回答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倾向性;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习型组织特性进行计量,多集中于个别研究主体,难以调研全体上市公司。因此,本文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学习型特性的程度(Learning)进行定量的测量。作为一种非结构化数据研究方法,文本数据分析深刻影响着会计学和金融学领域的研究。除了财务报表以外,企业公开的文本中也含有不可忽视的信息。已有研究认为,这些文本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某些特性与潜在的组织属性(胡楠等,2021)。
参考现有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文献,企业普遍采用制定并执行相关人才计划、为员工提供学习资源和时间、提高员工的教育水平提升技能、同步学习和业务目标、设定长远的发展目标等步骤来强调企业为员工提供终身学习所发挥的作用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选取了以下能够表明学习型组织特性及程度的关键词 (见表1)。
表1 学习型组织关键词
本文将使用Python对上市公司2016—2020年度报告进行分词抓取,在关键词爬取过程中,参考谢陈昕等(2022)的做法构建了否定词词库,去除由于否定词前置带来意思偏差的影响。此外,为减少无用词可能对总词数失真的影响,借鉴“哈工大停用词词库”构建停用词词库,保证文本总词数的可比性。最后通过jieba分词来统计关键词词频和经过清洗后的企业年度报告总词数。本文采用与学习型组织相关的关键词在企业年度报告中出现的词频数,来判断企业是否为学习型组织以及程度(Learning)。为减少不同企业年度报告长度对研究分析的影响,将对关键词的频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方法为关键词频总数除以年报总词数(百词为单位),将每百词中包含的关键词个数作为衡量企业学习型组织特性的标准。
3.控制变量。参考蔡竞和董艳(2016)的研究,本文主要控制了企业和行业层面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企业年龄、董事会规模、产权性质和市场集中度。
具体变量定义详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与说明
为了研究企业学习型组织特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下二者之间的差别,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考虑到学习型组织特性对企业行为影响的滞后性,以上模型设计中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将滞后一期。模型中的变量定义与说明如表2所示。
由下页表3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创新水平的标准差为6.4042,说明上市公司创新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习型组织的均值为0.0417,标准差为0.02,表明学习型组织特性不存在严重的偏态分布,即成立10年以上的上市公司对于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普遍达成发展与改进的共识,并且在报表中也有相关学习型组织关键词的体现,当然也存在部分企业对此尤为重视,使得企业学习型组织特性在披露的信息中较其他企业更为明显。观察其余控制变量未存在异常。
表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为初步检验假设和变量选择的合理性,本文还对变量进行了Person相关性分析(见表4)。其中,被解释变量Innovation与Learning的相关系数为0.177,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学习型特征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企业是学习型组织,会增加企业创新投入,与预期一致。
表4 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关于研究假设1,样本各变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1)组为不控制其他变量影响,可以看出学习型组织与创新投入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初步验证了假设1。从(2)组结果可知,控制各变量并对年份与行业进行控制后,学习型组织与创新水平在1%的水平上仍显著为正,假设1成立。
表5 学习型组织特性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
关于研究假设2,其实证结果如表6所示,其中(1)组为剔除控制变量并取消对年份与行业控制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学习型组织与创新产出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加入控制变量后,学习型组织与创新产出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为1.047,验证了学习型组织会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假设2成立。
表6 学习型组织特性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
进一步验证本文的假设3和4,将创新产出划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实证结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出,学习型组织与两种创新产出的相关系数存在差异,其中与实质性创新的相关系数为正,与策略性创新的相关系数为负,但仅有实质性创新的系数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验证了假设3和假设4的成立。
表7 学习型组织特性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
为检验前文研究结论是否可信,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将被解释变量创新水平(Innovation)定义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投入/营业收入(%)。将重新定义后的被解释变量代入各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由表8可以看出,解释变量学习型组织(Learning)与被解释变量创新水平(Innovation)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证明主假设的稳定性。
表8 学习型组织特性与企业创新水平各假设的稳定性检验
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各行为、能力与产出的对比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由于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激励监督制度等方面不尽相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各项指标上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就学习型组织特性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而言,学习型组织作为组织新形态,其特性对于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应该是无差别的,即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能因为其具备学习型组织特性而获得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其创新绩效有一部分得益于企业对员工持续学习的支持、团队沟通和团队学习的环境形成、沟通与学习平台的搭建、共同愿景的构想、对外部环境反馈的重视以及全局战略的布置(王晓晖,2007)。国有企业肩负着社会责任,它们以完善的福利待遇、先进的科研设施吸引和集聚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仲为国等,2017)。国有企业对于创新人才招聘和管理也更注重学历层次及教育培训;而且,国有企业在履行政府职责方面面临着较大的监管压力。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践行者,国有企业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研发活动中投入大量资源。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由于组织架构的稳定与各项机制的完善,其学习型组织特性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也许会更深刻,即不同产权性质下学习型组织特性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不同产权性质下学习型组织特性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
从表9可以看出,国有样本组与非国有样本组中解释变量学习型组织的系数不相同,国有和非国有样本组中学习型组织与创新投入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不同产权下学习型组织特性均会对创新投入产生促进作用。在分组回归的组间系数差异检验中,确定分组系数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表明国有样本组系数大于非国有样本组的学习型组织的系数检验的卡方值为8.24,因此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国有企业对于学习型组织特性的反馈能力要强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由于组织规模、结构稳定性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自我构建与外部约束,对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可能要比非国有企业更成熟。
本文研究表明,企业学习型组织特性对创新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学习型组织特性与创新水平正相关。无论是企业对于员工培训及教育的支持、学习平台的搭建、沟通渠道的创建升级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视,都从内部角度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企业注重外部发展需求,客观审视客户及市场关系,制定发展战略,从外部汲取了有利于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养分,从而由内发到外延为企业创新的发现与实现创造了完整流程并实现价值创造。同时对于不同产权性质下的学习型组织而言,由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学习型组织特性在企业中对于创新水平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学习型组织特性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正相关影响更大,相同单位的学习型组织特性能激发更多的企业创新行为,这对于非国有企业如何增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情况变化莫测,诸多企业认识到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然而学习型组织是需要组织自上而下、从意识到行为、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制度的共同改变中逐渐构建而成的。因此在实践中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更具学习激励性的企业价值观以及规章制度来从精神层面驱动员工进行自主学习,激励员工将所学转化为实际的创新性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依靠更为全面并具有公司特性的培训体系和学习通道为员工提供支持,促使持续学习的氛围从员工个人推广到企业组织,实现个人智慧转化为团队智慧。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也应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在工作中开发运用内化知识,在学习中了解提升日常工作能力,激发自身创造性,努力进行自我超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