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财务信息智能化时代会计职能发展研究

时间:2024-06-05

韩琳琳 蒋玉娟 (教授)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银川 750021)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实现我国的制造强国战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的优化升级推动了企业数字化发展,财务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新的成长机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工作的融合,财务人员更应不断地学习、应用、再创新。财务信息化发展至今经历哪些变革?财务信息智能化发展对财务工作造成怎样的影响?会计市场对财务人员的工作需求有哪些变动?会计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本文将对以上问题展开研究。

一、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一)财务基础信息化

我国早期的会计工作是手工会计,1979年财政部启动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我国开始进入会计电算化阶段,突出表现为手工工作和计算机开始结合,呈现出半人工半电算化特点。1998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召开“向ERP进军”发布会,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背景,从会计核算转向会计管理、决策,我国开始由会计电算化进入会计信息化阶段。21世纪初,以国内大型集团公司为代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继建立,其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了财务工作成本、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也存在信息数据不统一、会计数据规模有限等问题。

(二)财务信息智能化

2018年以来,信息技术发展使财务行业从“ABCD”中找到发展的路径。A(AI)是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中主要运用于管理决策、战略规划和咨询服务等领域;B是区块链,主要运用于会计记账、审计跟踪、内部控制等方面;C是云计算,会计人员可借助云计算提供的数据做出更及时、准确的管理决策;D是大数据,会计人员可以依据此类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有效提取出财务所用的数据。5G网络加快推进,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涌现。在信息化时代,财务工作在组织架构上又被分为共享财务、战略财务与业务财务三个层面。共享财务工作基于智能信息输入平台,该平台可以按照财务人员所要求的财务信息处理方式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其所收集到的信息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数据,还有人类主观感知到的信息,主观客观的相互融合形成有利于战略财务与业务财务发挥作用。战略财务基于智能核算、智能管理平台,将财务智能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领域,为业务财务工作的执行提供行动指南。业务财务具体执行战略财务的决策,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治理优势,实现企业内数据共享,业财工作将各项任务统一分配至各个部门,形成“集成再发散”的工作模式,更符合企业业务需求个性化的特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财务软件解决了会计工作中部分繁琐的基础性任务,会计人员也将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数据的获取、分析和预测。

二、财务信息化产生的影响

(一)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变动

实务界对会计人员的能力需求是会计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上求职成为最普遍的求职方式。因此,本文选取比较热门的三大招聘网站(智联招聘、58同城、前程无忧),以A城市为例,探求 2021年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薪资水准能够反映招聘职位的含金量,高薪的职业往往代表着当下用人单位紧缺的人才类型以及某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低薪则代表很容易被机械化、智能化所代替。调查得知,A城市在2021年平均工资为5 484.61元,本文以平均工资为划分依据,将A城市会计招聘信息要求划分为高于平均工资的高薪职位需求和低于平均工资的中底薪职位需求两类。通过对1 000条招聘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后发现,目前会计人才市场主要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信息技术能力、分析能力存在一定要求,而不同薪资水平又有着不同的具体能力要求。

如表1所示,在专业知识技能中,中底薪职位要求仅限于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技能,而在高薪职位中更多的是对会计、审计、法律、金融行业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这表明,在财务智能时代,会计行业的学习更倾向于多领域知识的复合。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仅限于分录编制、做账、核算等基础性专业知识,更要从宏观角度了解会计目标、宗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宏微观的经济、金融等学科角度进行学习,以满足新时期财会工作需求为目的,广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形成综合性专业知识体系。

表1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状况

从信息技术能力来看,高薪职位要求更具专业性,其所掌握的财务软件不再局限于会计工作,而是更多服务于财务数据的获取、财务风险的预测、企业管理的决策等。这表明会计职能范围不断扩大,财务工作复杂程度提高,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当下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要求高薪会计人员掌握编程也是未来会计人才应具备较强专业性的体现,会计工作的要求往往也根据企业特性制定。例如,软件技术行业和网络公司成为就业人群热门的目标,其招聘时对会计人员信息技术要求更加明确,而编程的掌握不仅是技术行业的要求,更是会计未来智能化、数据化的发展趋势,只有掌握专业计算机技术,才能依据财务需求创造合适的财务应用程序。

从分析能力上讲,中低薪职位的要求仅限于对财务工作的基本思考和判断,人才市场中大多数岗位均对此能力有着“门槛式”需求,并没有涉及财务智能时期真正所需的专业性分析能力。会计高薪职位的分析能力需求所体现的是对财务数据的敏感性和专业性的把握。例如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往往代表着对企业未来财务风险的预测,专业财务人员要通过数据波动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这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对数字的敏感性以及新时期所建立的新型思维模式。在财务智能时代,会计人员应以新时期所形成的财务工作组织架构为基础,建立服务于共享财务、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工作的共享型、战略型、协同型财务新思维。

综上所述,财务信息化导致未来会计人才市场更加倾向于能够综合掌握会计、审计、金融、法律、计算机技术的财务人员,并愿意为其提供高额薪酬,而仅掌握会计知识、拥有基础办公技能的会计人员只能囿于基础会计工作且薪酬低,更容易被新兴技术所代替。高薪会计人才往往处于企业高管职位,未来的工作重心也会从财务会计转移到管理会计,并且会逐步参与到企业计划制定、战略实施的工作中来。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中,企业内部管理重心从传统成本管控向战略管控、内部控制转移,会计管控职能重心也从成本核算转向企业内部管理。

(二)会计人才职业技能变动

1.信息技术能力要求更高。财务信息时代越来越注重热点信息技术与会计的结合,将最初的“了解应用会计基础信息技术”发展为“精通引导会计智能信息技术”。在企业数字化的转型中,财务管理人员所提供的企业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重大决策。这要求财务人员全盘把握到数据采集、清洗、挖掘、建模、呈现、分析、决策的每一个环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对大量财务数据的挖掘能力和分析能力,专业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成为其必备技能。因此,未来的财务管理专业可以在会计、金融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添加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能等课程。

2.综合能力需求趋于全面。2003年,IFAC提出会计职责分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价值观三方面。刘玉廷(2004)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五项能力:政策理论、职业判断、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运用财务会计信息。杨政(2012)认为信息技术能力是会计人员的必备综合能力。罗映红(2020)将会计人才综合能力要求增至34项,将信息技术能力又细分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财税类软件应用能力。从最初的3项职业能力发展为至今的34项职业能力,说明财务信息化时代会计人员不仅要做到专业能力突出还要做到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同时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会计人员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要求。财务信息时代前期强调的是智力素养,随着会计工作环境的日益复杂,以沟通交往为代表的情商成为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如今在财务智能化发展的推动下,良好的数据思维能力成为会计职能转型的重要提升点。智商、情商和数据思维能力的“数商”,三“商”合一成为新时期财务人员的新型能力需求。

(三)会计职业未来发展方向明确

1.以会计技能为基础,跨专业横向发展。目前会计职能转型已成不争的事实,大多数学者认为会计职业能力将侧重于管理决策。会计工作通过参与企业战略发展、提高商业领导力等方式来创造更高的价值。但职能转变并不意味着“弃旧从新”,而是职能范围的扩大,扎实的会计专业技能仍是必不可少的。会计人才市场通常会将会计技能要求放在首位,只有具备基础的会计技能,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在专业技能领域,高薪会计和中底薪会计的区别是高薪会计有着对会计以外的金融、税务、法律、审计等知识的掌握。这表明在信息化时代会计跨领域学习的重要性。传统的会计学专业不具备宏观、微观金融结合的特点,在未来的财务教育中应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培养学生能将会计学和金融学相结合、强调运用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做出决策的能力。

2.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结合会计领域纵向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和会计职能紧密相连,主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加工财务信息,结合财务会计、资产定价、公司财务和投资组合管理知识对企业信息深入分析,为公司战略发展、日常营销等提供决策性支持,是未来财务人员的职责所在。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企业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等发展速度加快,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企业的决策也更加依赖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智能手段,目前行业现状为:基层职位整理数据,中层职位分析数据,高层职位挖掘数据。由此看出掌握数据操作的主动性、保证其真实性是未来会计人才的发展大势。

三、信息化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一)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1.划清财、会专业界限。当前,众多高校在商学院或会计学院中设置会计专业的同时还设置了财务管理专业,但无论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专业培养方面,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新型商业模式下传统的会计学模式受到影响。未来的会计学专业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财务数据的获取、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发挥大数据作用,规范化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高质量、快速度地提供财务信息。基于以上专业培养目标,在会计专业的建设中可以增设《智能会计概论》《智能会计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SQL数据库基础》《大数据供应链成本管理》等课程。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会计专业与金融专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做出商业决策的能力。为迎合财务信息化所带来的大量且复杂的信息处理工作和决策分析任务,财务管理专业应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财务决策能力,增设《大数据财务决策》《商业智能分析》《会计与金融》《数据管理与挖掘》《数据建模与数据可视化》等课程。

2.增设辅修专业。不论是会计专业还是财务管理专业,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都避免不了与计算机、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电子商务、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交叉。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不少高校也鼓励学生辅修第二学位或选择双学位的教育,但在双学位教育的提供中,高校应引导学生学习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简练、精悍的教学内容,减轻为修学分造成繁多课程的学习压力,鼓励学生接受双学位。例如,会计专业辅修法律专业,建议将每个专业核心课程控制在4门左右,即会计专业包括《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法律专业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等,其他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变为中级、高级课程。

3.选修课程多样化。财务信息时代,会计职能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控制”职能在会计工作中凸显重要性,为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方案,财务人员还需具备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商业意识等。以未来工作需求为目标,多方面、宽领域地开设选修课程,培养具有管理能力的财务人才。可开设《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生产运营管理》《公司理论与公司战略》等管理类课程,从企业角度和行业宏观角度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开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与管理哲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通过《沟通技巧》《跨文化交际》《英语口语》《心理学》《商务谈判》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沟通、谈判能力;通过《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品牌管理与消费者行为》等,可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职业道德、塑造商业意识。

(二)建立财务信息化发展思维模式

共享财务、战略财务与业务财务的划分,不仅促进了财务信息共享,也促进了企业集团管控模式、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转变等,这些都涉及到思维模式的转变。首先是共享思维,随着企业共享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以数据爬虫、专家系统、财务云等技术为基础的财务核算和财务决策系统均可以综合应用于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而财务共享思维很好地延续了财务共享服务这一理念。其次是战略思维,通过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类新技术发掘大数据背后的信息,合理管控公司财务业绩,提升企业整体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实现财务价值和经营目标。最后是协同思维,协同思维要求企业从经营活动到业财融合的工作都要借助公共信息报告和展示平台,通过此类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协同和对外信息的链接,促进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经营活动的高度融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