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已给高校会计专业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作为培养未来会计人才的摇篮——高校,必须进行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纳税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是全国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如何上好纳税课程,使学生既能通过理论学习,顺利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又可通过实践训练,具备纳税申报、纳税筹划等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纳税课程教学亟待考虑的问题。通过岗课证赛高度融合的课堂创新,有利于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推动课程的建设,更有利于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高职纳税课程的教学大都仍停留在理论化教学,教学重心依旧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各税种的应纳税额及账务处理上,较少涉及涉税业务的网上操作。尽管也有不少高职院校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改革,但形式化的实践教学并未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起到真正的作用。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岗位,会影响其就业;对于就业企业来说,需要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技能培训,造成了时间和成本的浪费。
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消,全国初级会计师资格已成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槛。出于对自己职业发展的需要,考取全国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已被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认为是一条必经之路。在现实中,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在设计纳税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并没有将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中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得有考证需求的学生丧失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为了考证,只能参加社会上的考证培训班,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参加校外考证辅导挤占正常上课时间,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是得不偿失。
为了检验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引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方向,每年教育部会联合其他部门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各个高职院校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名次,会对参加竞赛的学生单独地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辅导准备竞赛。这样做有可能会使学校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会导致教育的短期性和功利性;从长远来看,由于忽视对大部分未参加比赛学生的教学,会使整体教学质量下滑。
所谓课岗融合是将纳税课程定位为以企业涉税人员工作岗位,根据涉税岗位的内容和能力要求,构建融岗位工作要求及学生职业发展要求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课证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资格证书的理论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帮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课赛融合是将各个技能竞赛嵌入课程教学之中,以竞赛内容作为教学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基于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调研,并听取企业专业人士的建议,我们明确了与纳税课程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岗位要求,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涉税岗位的工作内容分解成: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纳税申报、涉税业务的账务处理、纳税筹划四项典型工作任务。由于各个企业的经营项目和经营范围不同,涉及的税种也不同,我们又将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税种作为主要涉税工作领域,并将四项典型工作任务嵌入主要涉税工作领域中。而这五个主要涉税工作领域既是经济法基础考试的重点内容,又是考试的难点。所以,我们在重构课程内容时,以企业涉税人员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同时考虑到考证需求,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职业技能操作内容相结合,实现融“岗”入“课”和融“证”入“课”。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大都进行了财税信息化建设,这就要财务人员掌握互联网、金税工程三期和数据交换等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税友集团开发的税务实训平台,让学生利用实训平台进行网上开票、税种计算、网上报税等仿真实训任务,以期强化财税信息化技能的培养,实现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
各类技能竞赛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从技能竞赛反馈情况看,参与竞赛的学生不但在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还掌握了行业的最新技术。前面也提及,代表学校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为了让竞赛的成效惠及面更广,本课程将技能竞赛的内容及机制引入教学中。首先,我们把参与校内税务知识大赛和税友衡信杯税务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作为常规教学项目。其次,除挑选优秀学生参与院级税务知识大赛和税友衡信杯税务技能大赛外,还安排非参赛选手观摩比赛,从而实现参赛学生通过比赛提高了其职业技能,而非参赛选手通过观摩比赛,达到激励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学习效果的目标。
1.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各种涉税业务场景,例如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等,以及涉税工作过程中各种常见问题,进行相应的模拟训练。学生可自由组合成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每位成员都有各自的岗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业务的操作,最终由教师点评学生的成果。这样可使学生掌握纳税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将来从事纳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师生共建共享微视频库。在纳税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师生共建共享微视频的教学方法,如下图所示:
先由教师确定拍摄内容;再由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拍摄任务,自由组合成团队拍微视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修改、完善微视频,并上传至课程网站,作为学习资源供学生分享及自主学习使用。在这一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任务是将教学中的基本知识点,与实际纳税工作任务相结合,设计拍摄内容,并鼓励学生分组拍摄微视频。对于拍摄微视频的任务,学生会感觉既新鲜又刺激,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到目前,师生已共建了“手机红包需纳税吗?”“知法纳税”“微商也要纳税”等微视频,并已在教学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引“赛场”入课堂。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佳,实训效率低、上课玩手机等问题,在岗课证赛融合教学模式中,将课堂过渡到“赛场”。将课堂打造成技能竞赛的现场,打造比赛氛围和比赛环境,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团队,每组一个组长负责组内分工与协调。各个团队轮流扮演参赛队伍、专家评审组、企业观摩组、赛事组织组等角色,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一项课堂模拟竞赛,让他们参与比赛、享受比赛,实现“人人都比、人人能比、共同提高”。
以往的课程考核大都以理论考试为主,普遍存在考试前学生临时抱佛脚现象,不能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借鉴了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后,将岗课证赛的要求融入课程的考评中,确定考核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平时成绩、分段成绩、竞赛成绩、校内外实训和期末考试成绩,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1.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从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外自主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2.分阶段考核,将不同税种的讲授活动分为不同阶段,当每一阶段讲授完毕后,学生即可参加阶段测试,每次阶段测试的成绩将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
3.在学期中期,利用税务实训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模拟“税务+会计”的职业技能竞赛,将竞赛成绩直接计入总评。
4.学生可选择在校内进行实训,也可选择在校外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效率、职业道德素养等给出考评结果。
5.将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改革,为学生创业服务。教育部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开设创业的相关课程,也鼓励各个教师将创新、创业的思想融入各个课程中,帮助学生自主创业。因此,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史,即创办一个新企业,进行税务登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进行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涉税业务处理,让学生了解现实经营中的涉税情况,为学生今后自主创业出谋划策。
为了保证岗课证赛融合的纳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
众所周知,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纳税课程的知识点既繁又杂,需要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与相关涉税工作岗位内容对接。这就要求教师熟悉相关岗位要求、工作内容、企业内部控制等事项,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参与各项竞赛,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也不能对学生在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竞赛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因此,可采用多种方式,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素质,从而组建成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应将岗课证赛的要点融入教学资源的建设中。以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涉税工作任务为引领,邀请企业共同撰写教材、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共建案例资源库等,构建一个集教学、实践、考证、竞赛资源的教学资源库。
实践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训平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训平台的建设是保障课程改革的基石。因此,既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更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构建“职业技能-任务模块-能力训练项目”集基本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实训平台。
岗课证赛融合的纳税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了课程与职业岗位、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教学任务模块与职业技能竞赛的完美融合,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